(二十)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3分)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通过测量学校旗杆影子长度的变化,探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并绘制了示意图(图1),其中OAB为地平面,PE 为太阳光线, AEB所在弧为杆影端点轨迹。
50.图1中能指示当地经线的线段是 ,地方时正午时刻的旗杆影长是 ,其长度为
一天中 。若旗杆的长度为L,用函数式表示当天正午太阳高度H的大小。(4分) 51.图1中,若地平面上α与β角度相等,用地理语言表述旗杆影子端点A、B分别出现
的两个时刻有何关系?(1分)
52.今年北京时间6月19日12时18分,该小组同学发现旗杆在阳光下瞬间失去黑影,
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由此可知,该现象年内可能出现 次,该校所在地的经度是 ,在图2中绘制此时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黑夜,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和太阳光线)(6分)
53.若冬至日测得正午旗杆影长为OEˊ,推导该学校地理纬度φ的计算公式(2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调研地理试卷 第 11 页 共 15 页 2013年1月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2013.1
(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C B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十五)(20分)
31、位置: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全境位于热带;东南濒临印度洋;北与
埃塞俄比亚、东北与索马里交界,西与乌干达、西南与坦桑尼亚接壤。 (4分)
意义:地处赤道附近,水热充足,有利于作物生长;与多国接壤利于与邻国的交往和
合作;东南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3分)
32、热带稀树草原气候(1分) 成因:境内多高原,地势高(1分) 33、分布:西(南)部,维多利亚湖东侧。(1分)
成因:印度洋暖湿偏东风受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地形雨;赤道地区对流旺盛。
(2分)
34、东非大裂谷为板块的张裂地区,地壳不稳定,多地层陷落湖及火山(2分) 35、自然:高原地势起伏较小;气候暖热;降水丰富;土质较好。(3分)
人文:农业劳动力价格成本低;欧盟市场需求量大;航空运输便利等。
(3分)
(十六)(14分)
36、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A地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1分)
B地地处缓坡,土层相对较厚,土质较好,A地地处陡坡,土层相对较薄,土质较劣(1分)
37、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径流量较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落差
2 D B 3 D A 4 D C 5 D 20 B 6 A D 7 C B 8 D D 9 D B 10 C 25 C 11 12 C B A B 26 27 13 14 A B C A 28 29 15 D 30 A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012学年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调研地理试卷 第 12 页 共 15 页 2013年1月
大(2分)
原因:位于峡谷建坝工程量小;上游盆地集水区域较广;落差较大(3分) 38、可行。(1分)该区域西北部山区分布有黄铜矿,是工业生产重要的金属资源,其冶
炼属于高耗能产业,而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分) 或:不行??
加强管理,保护水、大气、生物、土地资源 资源利用要有规划,避免无节制开发 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技术水平,制止破坏性开采和浪费型开采(四点,4分) (十七)(14分)
39、 61(1分);29(1分);经济城市化水平(1分) 40、经济城市化水平(1分);英国(1分);我国(1分)
41、图3显示,20世纪4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3分)
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2分) 42、第三产业。(1分)
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的提高。(2分) (十八)(11分)
43、A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 B为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 44、位置:各类植被整体向北推移(1分);
范围:寒温带针叶林缩减几乎从我国区域消失;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面积明显缩小;热
带季雨林面积扩大。(每点1分,共3分,其它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5、全球气候变暖(1分) 台湾岛面积变小(1分)台湾海峡将变宽(1分)
海平面升高,沿海生态环境的变化,加剧沿海地区海洋灾害发生;影响全球水循环,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台风频度和强度增加,台风源地扩展;加剧霍乱、脑炎、黄热病等传染病流行等(答出二点即可,2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调研地理试卷 第 13 页 共 15 页 2013年1月
(十九)(18分)
46、有利: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暖热,降水充足;华北平原地势地平,耕地面积大;土
壤肥沃 (3分)
不利:季风气候区,易发生旱涝灾害(1分)
47、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地价便宜;周边市场潜力大;中部陆上交通枢纽;
位置适中,便于与沿海经济区及海外的联系;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国家政策有利等 (答出三点即可,3分 )
48、第一产业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第二、第三产业除个别年份稍有波动外,基本保持
上涨的趋势;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发展较慢。(3分) 49、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水平,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低于全国水平;产业结构
有待升级优化(2分)
充分认识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核心基地第一产业的重要作用,但应积极利用现有条件,革新技术,发展高效、高质农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合理规划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接沿海及海外产业转移;在传统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制造业的基础上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积极重视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中原自然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促进经济增长。(6分) (二十)(13分)
50、OE(1分) OE(1分) 最短(1分) H=arc cot(OE / L )(1分) 51、两时刻与杆影最短时即当地地方时12时的时差相等(1分) 52、两(1分) 东经115.5°(1分)
作图(如下)(4分)
53、当地纬度: φ=90°— 23°26′—arc cot(OEˊ/ L ) (2分)
=66°34′—arc cot(OEˊ/ L)
O
2012学年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调研地理试卷 第 14 页 共 15 页 2013年1月
2012学年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调研地理试卷
第 15 页 共 15 页年1月 201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陀区高三质量调研地理试卷和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