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2014新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水资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2、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世界水日等知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水资源建设事业发展史、文化等。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评价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相互欣赏并进行评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材料

第二课时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1) 什么是招贴画?

(2) 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招贴画通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来表现;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贴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2砖石上的雕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2、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之一),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作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制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展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

3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五、教学设计:

1、解释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材料的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那个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 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 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 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11、 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欣赏并进行个别评价 12、 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4、家乡的古塔

—、教学目标

1. 了解家乡古塔的特征、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纸版画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塔,提高造型能力。 3.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编与思路。

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它承载了东方各国的历 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 遗产,也是探索和了解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它雄伟壮观、 结构精美,在辽阔的大地上,随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这些 古塔虽然历经沧桑,但魅力依旧,直到今天仍受人敬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本课以《家乡的古塔》为题,目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环 境出发,通过搜集、了解家乡古塔的历史与文化,使学生进 一步认识古塔这一建筑形式。在感受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同 时,引导学生尝试从美术角度、美术表现方式上进行一系列 的探究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塔、表现塔的能力,书中提供了大量 的祖国各地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古塔,既有不同材料建造的 古塔全景图,也有放大了的木塔局部的图片。这些均体现了 古塔的一般特点和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特性。通过观察、 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塔的建筑特点。

教科书中选用的同龄人作品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用纸

版画方式表现的,但因印制的工具材料不同,出现了迥然不 同的画面效果。教科书中提供的步骤图简洁明了,有助于学 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纸版画制作的步骤和方法,为学生的造型 活动奠定了基础。

在创作中要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进 行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感受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学习用美 术的手段记录传统历史文化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 了解和热爱。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一般纸版画或单色粉印版画的制作原理和方 法,观察分析古塔的结构特征,用纸版画完成家乡古塔的创 作。 难点:理解并掌握纸版画底版制作中古塔的拼摆、粘贴 顺序和古塔特征的表现。

三、课前准备

(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 和滚筒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或彩色铅笔等)。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 (油墨和滚筒及玻璃板或水粉颜料和水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

1. 欣赏杭州著名的古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古 塔的传说与故事? 一起与同学分享。

2.出示课题:家乡的古塔。提问:你的家乡有古塔 吗?说说它的特点。 3.欣赏古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塔的文化。 (1)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 (2 )塔的材质有哪些变化?

(3)塔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研究纸版画表现古塔的步骤。 5、同龄人作品欣赏,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 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 8、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

5、美术档案袋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美术档案袋的意义,初步学习装帧设计。

2.完成美术学习资料搜集、标签制作、分类编号、展 示作品等整个学习过程。 3. 了解设计与学习生活的联系,感受美术设计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美术档案袋主要是用来搜集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生成 的各种作品,用以展现学生的成就与进步,描述学生学习的过 程与方法,反映学生学习态度与情感的一种良好习惯养成。设 计和制作美术档案袋,能培养学生自己保留优秀作品的习惯,

从这个“积累”的过程中学会取优除劣,能够自己客观地认识 到自己的作品怎样是好的,怎样是不太好的,这也是学生对自 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从整理一搜集一交流一出 成果一自我愉悦,产生自豪感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 们的收获后的喜悦及成就感是来自于自己所积累的作品,但实 际上,是孩子们在不断积累搜集的过程中逐渐地体验到成功的 快感,因而对孩子来说,档案袋评价是过程与结果相辅相成 的。小小一个美术档案袋,虽然不是很精美,却都是独一无二 的,无不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忠实地记录下了他们 成长的历程,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2.重点、难点。

重点:美术档案袋的制作过程。

难点:如何制作能突出个性的美术档案袋。

三、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优秀的美术作业、制作美术档案袋的工具 与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美术档案袋的示范作业,以及教 学示范演示的课件及其他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1.导人。

教师展示一个未经装饰的档案袋,提问:这个袋子有

什么用途?(装文件等)再展示一个已装饰好的美术档案袋 (专门装美术作品,特征鲜明),两者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美术档案袋的作用。

2.探究。

(1)欣赏一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课件) (2)学生谈谈自己的制作想法。

(3)提问:如何设计制作一个美术档案袋?(小组讨论) 3.制作步骤。

(1)选择自己满意的作业。

(2 )将作业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编号或分类。 (3)选用文件袋,作为美术档案袋。

(4)制作标签,注明姓名、班级、学号、建档日期。

(5)搜集自己的评语、同学的评语、老师的评语或者 家长的评语。 (6)美术作业和各种评语按编号或分类,放进美术档 案袋中。 4.布置作业。

设计制作一个体现个性和美观的美术档案袋封面。 5.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组员讨论,共同拟订和完善各自的美术学习档案袋设计 方案,并补充一些学生互评工作。

学生分头按设计方案进行标签设计制作、选择作品、分 类编号、汇总作业等工作。

6.作业讲评。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运用实物投影),开 展欣赏评述。 7.课后拓展。

欣赏各类电脑档案袋作品及各类设计优美的档案袋,并 鼓励学生积极设计制作其他学科的学习记录袋,不断提高美 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6、眼睛的设计

—、教学目的

1. 了解眼镜的基本结构,尝试学习眼镜创意设计。

2.体验眼镜欣赏、手绘草图、材质与制作方法创新等 过程,学习设计制作一副有趣的眼镜。

3.养成勤于观察、严于计划、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 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生活的愿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眼镜是非常广泛实用、美观的大众生活用品,它走人了 许多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在实用的同时,也为我们凸显 了时尚与个性。眼镜产品从形状、色彩与功能性上来说,精 彩纷呈,但始终保留了它的基本要素——镜片与镜架,使之区别于面具与头饰等。眼镜的欣赏与自主创作,同样传达了 人们的一种情感、修养与兴趣。

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 学生了解眼镜的基本构造等知识,欣赏有趣的眼镜造型,使 学生们在制作技巧上保留很大的创作空间,感受纸材特性, 以纸为主并加人相关综合材料,在一堂美术课中,欣赏并体 验创意与设计过程,学会在镜架与镜框中,重点选择一个部 分,利用多种方法,创意设计制作出一副新颖独特的眼镜。 学生通过欣赏与动手实践,感悟身边日常物品的艺术美,体 验设计应用的快乐。在设计眼镜的过程中,时刻要让学生体 会设计的原则,必须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美观与创意。

2.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眼镜的对称形的折、剪方法。 难点:设计制作造型有趣的创意眼镜。

三、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毛线、纽扣、小珠 子等综合材料,旧眼镜。 (教师)各种眼镜图片、实物游泳镜、太阳镜、挡风 镜、装饰空镜架等。

四、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谈话导入。

(1 )教师讲解漫画故事《莫林的眼镜》。

高度近视的初中生莫林回家迷路,进人一个眼镜店,古 怪的店长给他一副古怪的圆黑框眼镜,从此开始了一段神奇 惊险的冒险之旅。 (2)角色扮演法。(图示课题:眼镜的设计) 今天我们也要进人一段神奇的眼镜设计之旅!

在我们的故事开始之前,大家得马上担当一下造型师, 替图中的这两位解决一

下眼镜选择的问题。首先根据你观察 到的两位主人公的服饰等,猜猜他们的性格,然后为他们量 身选择一副你认为最适合他们的眼镜?只要你理由充分,主 人公不仅采用你的推荐,而且一定会大加赞赏!

(设计分析:奇幻故事与角色扮演都是小学中年级段学

生最喜欢的情境方式,这一环节,学生情感百分百投人,体现了设计为人所用的理念,个 性独特,又带着那么新奇有趣的任务与责任感,这是学生非常乐意尝试的。)

2.观察分析,自主探究。

(1)学生从最简单的眼镜图中,观察分析眼镜的基本结构(镜架与镜框)。

教师提问:眼镜的镜架用怎样的材料做比较合适?(较硬,但又方便操作的) 镜框与镜片呢?(镜片的透明性和有无镜片与镜框等问题。) 鼻梁处的宽度多少合适呢?(鼻梁一半的宽度。)

(设计分析:学生了解基本结构,通过师生简单的问答交流,从实物迁移到创意作 品的材料分析,这一环节简单也是必不可少的。)

(2)以概括抽象出基本形的快速读图方式,欣赏镜架形状的丰富性。

(设计分析:镜框表现,画出一个独立基本形是学生的难点,在画、剪的过程中学 生很容易受第一设计灵感的影响,进人一种过分注重琐碎细节的状态,造成眼镜创意主题 反而不突出、造型成形困难、大小难掌握等问题。所以这一组以单独几何形、组合几何 形、仿生与拟物等方法成形的眼镜,给学生一个读图、练眼的机会,养成学生从整体大处 着手、小处修改细节的方法。学习从较复杂的事物中抽离出物像的基本形,便于镜框的大 结构成型。) 3.学习步骤,掌握方法。

(1 )创意手绘稿欣赏—欣赏评述(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说说理由)—对比欣赏。 (前后两稿中,他们是如何改进自己的设计稿的?你能发现什么细节对于配戴是不 合理的设计吗?怎样改进?)

(2)同类欣赏法:以上面的流程,以欣赏评述关键词等非常简洁的方式,同桌相互 交流镜架的设计方法。 (设计分析:这一欣赏环节比较前面正面镜框设计的欣赏,是一个强化递进层次, 可以一笔带过,但为学生制作又提供了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新的创意角度。个别的同学 就尤其喜欢把重点放在这个侧面镜架的设计上。) 4.欣赏练习,表现创新。 (1)对折、画、剪重点指导。

对折后画的方向性尤为关键,鼻支撑由闭合线上开始画。剪时先里后外,注意剜剪 的安全问题。并强调一个创意的眼镜的重点是它的外形,当然颜色、装饰搭配会使它变得 更出彩,要充分地把自己带来的小物品利用起来。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 )材料创新大改造。

教师:为突破同学们的想象,老师又多准备了些旧眼镜 供你们改造、参考,提供给速度较快的同学。 5.集体展示,共享快乐。 趣味眼镜发布会。

教师:让我们一起举办一个趣味眼镜发布会,请我们的 小设计师们戴上自己设计的眼镜上场吧!

(学生摆造型,激发乐趣。)

(设计分析:通过走时装秀展示学生做的眼镜,学生既 体验了成功,又体现了评价的多样性与有效性,更体现了评 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6.课外延伸,创意生活。 (1)功能眼镜的拓展了解。 (2)各类实物眼镜的欣赏。

(设计分析:在这一节课中,拓展延伸恰恰体现了 “科 技改变未来,创意改变生活”的主旨。)

教学反思

7、椅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椅子的创意设计,学习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椅子赏析、创意联想、设计体验的学习过程,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体验设计制作带来的乐趣。 3.善于学会借鉴设计的方法,养成精心制作的态度, 体会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单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创意设计 就是把再简单不过的东西或想法,不断延伸给予另一种表现 方式的设计。本课通过对椅子的趣味赏析,让学生对椅子的 创意产生浓厚的兴趣,用联想创意的方法,启发学生从各类 物品上产生灵感,进行有关联的创意。椅子的造型来自物品 的主要形体特征,在制作方法的多样性上,也是对前一课的 《眼镜的设计》的延伸。设计椅子运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 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设计练习,养成学生独立思考、 精心制作的学习态度,大胆、自由地表达所想所感的事物, 体验设计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2.重点、难点。

重点:对椅子造型特征的把握。

难点:根据椅子的用途特点,通过制作表达自己的创意 与构想。

三、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双面胶、尺子。

(教师)多媒体课件、剪刀、美工刀等用具。

四、教学过程 1.视频导入。

欣赏相关视频“神奇的椅子”,引出课题。教师提问: 这段视频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教师小结:设计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创意,这节课就让 我们走进创意的椅子世界。板书课题:椅子的设计。 2.问题探究。 (1)欣赏启发。

问题1:设计一把独特的椅子,创作素材来源于哪 里?——大自然。 问题2:椅子的设计除了新颖,还应该注意些什 么?——舒适、美观。 问题3:椅子的创作素材往往还会来自于哪里?——生活。

问题4:你会把书设计成一把怎样的椅子?用什么方法 制作?——折叠法。 3.实践探究。

(1)体验一:构建椅子造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类椅子的主要制作技法,学生根据 自身的理解能力用折、刻、卷等方法制作一把稳固、美观的

椅子。在椅子的造型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制作。 (2)体验二:完善椅子设计。

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新的制作方法,使用多种制作方 法,美化椅子的设计。 ②教师强调作业的要求:以自己身边的物品为题材,设 计一款有创意、造型美观的椅子。 4.评价展示。

从创意、造型等方面进行评价,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并 给予展示。

教学反思

8、水墨画鱼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鱼的基本知识与特征,学习水墨画鱼的表现方法。

2.欣赏分析鱼不同的水墨表现技巧与方法,运用水墨 的方式进行表现。

3.在笔情墨趣中,发现水墨魅力,体验水墨意趣,大 胆地亲近水墨,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和艺术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与思路。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历史悠久,博大精 深,文化内涵深厚,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作为 东方绘画的代表,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画独特的笔墨纸砚及其表现手段、奇妙的视觉效果,可以使学 生获得乐趣。 ?

第四册《水墨游戏》让学生了解了水墨画用具的使用 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认识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能控制 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用水墨的基本 技法做自由的造型练习。《水墨画鱼》要求学生在之前基础 上,主要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鱼,了解鱼的基本知识与特征, 欣赏分析画家作品的水墨表现技巧与方法,用水墨创作出具 有情趣的画面。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欣赏、了解、掌握祖国 传统水墨画的特性及表现力,感受水墨画独特的韵味之美。

2.重点、难点。

重点:在欣赏、分析、认知鱼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用水墨的技巧与方法来表现鱼。

难点:探究水墨表现方法,用水墨创作出具有情趣的画面。

三、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宣纸、笔洗、调色盘、毛毡等水 墨画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及常规的水墨画工具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感知特征。

(1 )请学生猜一猜鱼的继语,感受鱼的外形特征。 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 (打一■动物)

(2)请学生说说了解哪些鱼的知识,交流鱼的种类、 鱼的结构等。 (3)教师实物展示鱼,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交流感受。 2.分析探究,示范引领。 (1 )分析鱼的基本特征。

教师引导:要画鱼,先要了解鱼的基本特征。无论鱼的 外形怎样变化,它的基本特征都是一致的。教师用简笔画的 方式画出鱼的基本特征。

鱼的结构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头上有嘴、眼 睛、鳃;身上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布满鱗片。

(2)欣赏齐白石水墨作品《年年有余》,并分析其所 用的表现方法。 (3 )教师示范水墨鲢鱼的画法。

①用有变化的墨色以侧锋画鱼的背部。 ②中锋为主,墨线勾形,侧锋画鱼鳍。

③浓墨点眼睛,勾画鳍里的刺,题款,完成画面。 (4)请学生讲解小鱼的画法步骤和笔墨技法。

(5)师生共同探究墨破色的画法,教师作局部示范。 3.掌握方法,尝试体验。

(1)出示鲢鱼的画法步骤图,学生用水墨进行表现, 体现出笔趣、墨趣、水趣、情趣。

(2)学生进行绘画表现,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笔 墨的使用、画面的安排。 4.作品欣赏,鼓励创新。

(1 )欣赏同龄人作品不同的表现方法,感知用笔用 墨。学生通过借鉴、启发,敢于对老师的范画、对别人的画 法有所探究、创新。

(2)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现,能画出自己心中的鱼。 5.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1)采用师生互评的方式围绕笔趣、墨趣、水趣、情 趣,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新的发现。

(2)课后去搜集鱼的水墨作品进行欣赏与临摹,尝试 用不同表现方法进行体验。

教学反思

9、毛茸茸的动物

一、教学目的

1.欣赏、了解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的独特表现方法 和魅力。

2.通过临摹或创作学会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的技 法,在造型中体会笔触与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 力。

3.感受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的乐趣,激发对传统艺 术的热爱和保护自然、动物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 生通过水墨基本技法的练习,在造型中体会笔触与墨色的变

化,学会用水墨技法表现出自己喜爱的毛茸茸的动物,从而 提高观察与水墨造型表现能力。

学生普遍对生动活泼、毛茸茸的小动物比较喜欢,它 们有的憨态可掬;有的机灵敏捷;有的优雅恬静;有的威武 雄壮,很能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而且创作小动物作品时, 学生常常会用拟人化的方法把自己也融人到所表现的对象当 中,因此也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与情感的表达。

用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可以充分发挥水墨浓淡干 湿的特点,以墨塑形,以墨提神,水墨淋漓、韵味十足的效 果,颇受学生喜爱。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水墨画已 有了一定的实践体验,掌握了一定的水墨技法。教学时,对 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搭建阶梯,通过步骤示

范、作品临摹等形式使学生体会笔触与墨色的变化,提高观 察、表现能力。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先请他们结合已有 经验自主研究分析,尝试用水墨表现毛茸茸的效果,以提高 学生的分析与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必要的示范 启发,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水墨表现技法。

教材中,画家作品和同伴作品的欣赏分析拓宽了学生的 创作思路,丰富了表现技法。小动物形态多样,变化多端, 创作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小动物的特征表现出情趣生动的作 品。对于创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临摹练习以掌握基本 的水墨技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学习水墨表现毛茸茸的动物 的技法。

难点:探究水墨表现技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毛茸茸质 感的水墨动物画。

三、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有关水墨画技法的资料,毛笔、 墨汁、宣纸、笔洗、调色盘、毛毡等水墨画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及常规的水墨画工具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 1. 欣赏感受。

(1)教师课件展示各种毛茸茸的动物的照片。学生欣 赏并谈谈这些动物带给自己怎样的感受。

(2)请学生说说这些动物为什么看起来特别可爱,了 解这些动物毛茸茸的特征。 (3)教师拿出毛绒玩具(如泰迪熊、小狗等)请学生 摸一摸,感受毛茸茸的质感。 2.探究体验。 (1)尝试体验。

①请学生结合已学的水墨技法思考,如何用水墨来表现 出毛茸茸的感觉? ②根据自己的思考,在练习宣纸上尝试用水墨表现出毛 茸茸的感觉。 ③小组相互交流,评一评谁的水墨效果更具毛茸茸的感觉。 (2)演示启发。

①请练习作业效果较好的学生上台示范展示。 ②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教师做必要的示范启发。 ③小结用水墨表现毛茸茸的感觉的一般技法。

a.可以用枯笔、散锋进行皴、擦、撮、揉、丝等来表 现出毛茸茸的感觉。

b.可以用笔饱蘸墨水进行点虱,利用生宣的渗化性能 来表现出毛茸茸的感觉。 c.可以在画好的墨痕上再用清水或墨去冲、破来表现 出毛茸茸的感觉。 3.欣赏分析。

(1)课件展示画家作品,请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幅,并 分析其所用的表现技法。 (2)课件展示同学作品,请学生欣赏并分析所用的表 现技法。 (3 )思考:如何才能使画面更富有情趣? 4.创作练习。 ⑴作业要求:

①请选择合适的水墨表现手法表现出自己喜爱的毛茸茸 的动物。 ②可以适当添加背景,使画面更富有情趣。 ③根据自己情况也可以选择临摹一幅作品。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5.交流展示。

(1 )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以自我推荐的形式介绍自 己的创作思路和所用的水墨表现技法。 (2)学生互相评价。评价要点是看画面是否表现出了 动物毛茸茸的感觉和富有情趣。

(3)教师小结。 6.拓展延伸。

(1 )引导学生课后去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或它们的图 像资料,搜集相关的动物水墨画作品。

(2 )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去创作或临摹名家水墨动 物作品,提高水墨表现能力。

教学反思

10、花鸟小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讲解,初步了解中国画写意花鸟小品的 基本知识,体会小品画的笔情墨趣,提高对中国画花鸟小品 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通过练习,基本掌握花鸟小品画的表现技法,运用 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 品。

3.通过欣赏和表现花鸟小品,促进对祖国优秀传统文 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素质。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

中国花鸟在我国传统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

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 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得到了空前的繁 荣和发展。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 绘画。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 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写意花鸟以其痛快酣畅,水墨淋漓 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人们。花鸟小品画更是以少胜多,言简意 赅、借物抒情的艺术特点广受喜爱。

花鸟小品,画幅虽小,乾坤乃大,在不同形状的宣纸间 挥洒云烟、表达情感,表现出一片生机盘然的世界,给人不 同的美感熏陶!情感的表达必须借助一定的笔墨,为此教材 还列举了如何用笔、用墨的方法,介绍了小品画的立意、选 材、构图、画面组成的方法以及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

手法。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大量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采用交互式的动态影音画面、静态图像等教学资源一 起探讨、学习花鸟小品。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欣 赏引领和作品示范能使学生更好地表现花鸟小品;小品画立 意、选材、构图、注重留白的知识要点能使学生更好地表达 情感、把握画面;画家作品和同伴作品的欣赏分析更是拓宽 了学生的创作思路;对于创作仍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临 摹练习以掌握基本的花鸟画技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花鸟小品画的独特魅力,初步掌握画花鸟小 品的表现技法。 难点: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 美感的花鸟小品。

三、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宣纸、笔洗、调色盘、毛毡等中 国画工具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教师范作及常规的中国画工具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 )欣赏音乐(可选古筝曲等),进入教室。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谈话导人。

(1)教师出示一幅花鸟小品画,提问:这幅画你看了 有什么想法?与大幅作品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件作品画幅较小,表现手法相对简练,却耐人 寻味、意趣鲜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花鸟小品的世界,感 受花鸟小品的独特魅力! (2)引出课题:花鸟小品。 3.欣赏感受。

(1 )分小组交流各自搜集和准备的有关花鸟小品的资 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教师小结有关花鸟小品的知识。

(3)教师课件展示名家作品,学生欣赏并谈谈:喜欢 哪幅作品?为什么? 4.演示启发。

(1 )小品画的表现离不开用笔、用墨,回顾一下学过 的用笔、用墨的知识,请学生说一说。

(2)教师进行简单的创作演示,学生观看。(教师通 过示范一幅小品,从立意、选材、构图讲起,并且把写意画 的笔法,如中锋、侧锋、逆锋等;墨法:焦、浓、重、淡、 清、干湿、浓淡泼墨、积墨等技法融于这幅画中,提示学生 教师是怎么用笔、用墨的。并且结合课件,帮助学生更直观 地理解这些用笔、用墨的方法,最后题款盖章,将整个创作 过程展示给学生。)

(3)小组讨论:你能分析美术教科书中的其他花鸟小 品是怎么画的吗? 5.创作练习。

(1)现在你是否也想画一画?想好画什么了吗?师生交流。

(2)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用你喜欢的笔 墨技法,临摹或创作一幅花鸟小品。能表达一定的情趣,注 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钤印。 6.评价延伸。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2)学生互相评价。评价要点围绕“画面是否富有情 趣,画面构图是否美观?用笔、用墨是否有变化”三方面展 开。

(3)教师小结。希望大家利用本课所学知识,大胆尝 试各种不同的题材,画出更多的作品。

教学反思

11、漫画与生活

一、教学目标

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 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2.通过欣赏、感受、实践,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 关系,并能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3.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形成开朗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在二至三年级已经学过《动漫宝宝》、《夸张的脸》 等。在《动漫宝宝》一课中,学习设计动漫形象;《夸张的 脸》是画头像。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学习画独幅漫画或多格 漫画,为初中阶段学习动漫打基础。漫画是一种“笑的艺

术”,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人民喜爱。被称之为没有 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 漫画的题材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抑或小到生活题材的 幽默漫画,它们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从而 总结出,大凡漫画都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 三大特质,这三大特质就是漫画的基本特征。漫画是视觉艺 术,与其他绘画有着同样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 其他绘画,它与其他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提出看法并 加以评论,同时还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讽剌和幽默构成了 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 逆向思维艺术。

学生对于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

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在教 学中可以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明白是非,感受漫 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同时也学习基本的漫画 语言来简单地进行漫画创作。

2.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漫画,学习漫画的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选材立意、构思巧妙、夸张、幽默、发人深思。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漫画图片或漫画书,了解喜爱的漫画家和 漫画故事。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张乐平漫画作品欣赏,你知道张乐平爷爷和三毛 的故事吗?张乐平和他创作的三毛形象。

(2)学生思考:张乐平爷爷和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人物形象简单有趣。“三毛之父”张 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是漫画来自于生活

(4)揭示课题:漫画与生活。 2.问题探究。 (1)什么是漫画?

①学生探究:欣赏教材图片作品、翻看搜集回来的漫画 图片或漫画书等,探究什么是漫画。

②教师小结:漫画是一种用简练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生 活或时事的图画,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 (2)如何欣赏漫画。 ①学生讨论,问题1:漫画的画面有哪些组成部分?问 题2:用什么工具来画的? ②教师小结:漫画的欣赏方法是:a.看标题;b.品画 面;c.读文字;d.悟寓意。画漫画的工具,可以是铅笔、 钢笔、记号笔、彩色笔等任何工具。“漫”字,与漫笔、漫 谈的“漫”字用意相似。漫笔、漫谈在文学中是随笔、小 品,而漫画则是绘画中的随笔、小品。

③师生分析:漫画作品一《小猫屁股摸不得》和作品二《难以忍受》有哪些令人发笑的地方?从内容、形式与寓意 上有哪些地方有幽默感,能引人开怀和发人深思?

画中有话,寓意深刻。 作品一《小猫屁股摸不得》:老虎屁股摸不得,猫虎同 源同宗。既然老虎屁股摸不得,小猫屁股也不能摸!比喻听 不得别人的批评意见,一触即跳的人。 作品二《难以忍受》:游客乱涂乱写的不文明行为,连 好脾性的弥勒佛也难以忍受了 !

④教师小结:漫画作品寓意深刻,富有现实教育意义。 (3)漫画的特点。

①读画明理:学生品读漫画家方唐的《回想》和王治华 的《难以忍受》,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画面内容及含义。

②师生总结:漫画的特点有针对性;运用变形、夸张、 比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漫画作品往往 是“画中有话”,漫画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 3.学生作业。

(1)说一说:欣赏自己搜集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说说你喜欢的作品及理由。 (2)找一找:在你身边有哪些内容可以用来作为创作漫画的素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水笔、水彩笔、蜡笔等绘画工具。 (教师)纸张、课件、范画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漫画的分类。

①观察分析:出示课件,学生观察、分析,漫画可以怎样分类。

②教师小结:漫画按照篇幅来分:有独幅漫画、多格漫画(两格、三格、四格)、 连环漫画等。

教师: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 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 鼎是青铜器种的重器,也是礼器。古人普遍崇敬神灵,希望 能和他们沟通。祭祀是件不可马虎的事,因此有身份的人选 择当时贵重的青铜器。

①权利与地位的象征——鼎(出示后母戊鼎、毛公鼎、 大克鼎的图片)。

鼎,代表拥有者的身份与地位。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 同数目的鼎:古代的天子最尊贵,所以有他用九鼎,其他官 员依次减少。鼎还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具有崇高的意义。老 师介绍的这三鼎可都是“鼎鼎”大名的哦! ②国之重宝——后母戊鼎。

教师:它出现在3000多年前,是现存商代最重的青铜 器。从发现、出土到收归国有、到完整修复,后母戊鼎历经 了沧桑岁月,命运坎坷。铸造这么巨大的青铜器,需要的 金属原料至少在1000千克以上,浇铸它必须有非常巨大的熔 炉。请同学先说说它的颜色和外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它造型为长方形,深腹平底,有粗壮的圆柱足, 鼎耳外有双虎食人头纹,鼎上有饕餮纹和虎嗜纹,造型厚重 典雅,纹饰庄重。腹内壁有铭文“后母戊”三字。根据这三 字,结合此器物的规模,有人就认为:这是商王为祭祀他那 已经去世的名叫戊的母亲而铸造的鼎。

你看,如果没有这腹内壁的铭文,我们就不会知道这鼎 的作用呢! ③“一字千金”——“大克鼎”和“毛公鼎”(出示毛 公鼎、大克鼎的图片)。 你们知道成语“一字千金”吗?这个词用在“大克鼎” 和“毛公鼎”上一点都不为过。(列表比较)

鼎名 铭文数量 局 重 现藏博物馆

毛公鼎 499字 53.8厘米 34.7千克 台北故宫博物院 大克鼎 290字 93.1厘米 201千克 上海博物馆 毛公鼎。

请同学说说它的外形、纹饰和色彩的特点。

教师总结:毛公鼎比起后母戊鼎体积、重量小了许多, 且装饰简朴。请同学想想,它为什么如此珍贵呢?

教师解说:周朝以前,人们把铜称作金,刻在铜器上的 铭文叫作金文,作为贵族权威的体现。毛公鼎是目前所见商 周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一件。这些铭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共 有499字。(简单介绍铭文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大克鼎。

教师介绍外形、纹饰。大克鼎与毛公鼎一样,它的价值 还在于腹部内壁上的290字的铭文。(简单介绍铭文的内容和 艺术价值。) ④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的比较。

教师总结:毛公鼎、大克鼎铭文文辞典雅,字迹优美, 笔道圆润,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相当有名!这些铭文是研究当 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铜铸 的史书” ! 这样的“史书”还很多!如利簋。

教师:这是已知西周最早的一件青铜器。老师觉得它很 像现在的奖杯,说不定奖杯设计灵感就来自这些簋呢!这件 器物是武王伐商牧野之战的实物证明。它的器物底部也有铭 文32字。

总结:这些铭文作为西周时期的金文书法,是学习大篆 的极好范本,与“毛公鼎”、“大克鼎”并称为金文瑰宝。 正是有了这些记录历史的青铜器,今天的人

们可以透过每一 个f,去了解祖先的生活片段和曾经发生的许多事情。 (3)四羊方尊与莲鹤方壶。

教师:如果说后母戊鼎、毛公鼎、大克鼎是以器物重 量、体积或铭文字数来取胜的话,接下来,老师要着重介绍 的这两件可是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真正将器物的造型设计 与艺术装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着重介绍这两座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它们体现了当时 非凡的铸造水平和精美绝伦的艺术装饰。

(4)青铜器众多的种类。

今天我们欣赏了青铜器中的礼器尊、鼎、壶、簋。请同 学们翻开课本,文中还向同学们推荐了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 重的打击乐器曾侯钟(湖北省博物馆)、兵器等,其实我们 的祖先留给我们的青铜器还有许多。 (5)纹饰欣赏。

青铜器不仅种类众多,而且器物上的纹饰更是神秘、独特。 利簋——饕餮纹。

鼎和簋是食器的一种。许多食器上面都装饰着兽面纹。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饕餮纹、夔龙 纹、凤鸟纹?? (6)总结青铜器的艺术特色。

造型——繁复;铭文一典雅;纹饰一精美(神秘、 独特)。 3.课堂小练习。

设计一款青铜器。要求:①一定的造型;②适当的纹饰。 4.拓展。

青铜器是绿色的吗?其实铜器刚刚铸造出来时,并不是 绿色的,在地底下埋藏数千年后,铜器的表面发生氧化,才 呈现出青绿的颜色。如今,这些古老的青铜器已经远离它们 曾经存在的年代。在历经战火后,被置放于现代博物馆中。 这节课,我们只是往青铜器的艺术长河中瞟了一眼,还有许 许多多优秀的作品等着大家去博物馆一睹芳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2014新版)在线全文阅读。

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2014新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62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