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开拓疆土与对外交流》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历史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重要的介绍秦汉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史实的课文,主要讲述“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内容。在本单元中,这节课是在继对秦汉政治制度加以介绍后,从民族关系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对秦汉两朝的内容作了补充。从而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秦汉两朝的历史。
学情分析
学生在对秦汉大一统措施的具体学习后,对此时期的民族交往、经济发展的学习易于接受。另外,初二学生感性认识是较强烈的,授课过程中应把更多理性的东西,转化为学生们易接受的、明白的知识来教授。可通过多媒体投影演示大量的路线图、示意图和人物肖像图,帮助学生有趣而有效的学习。
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历史交流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知道西域的概念。
讲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了解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情况。 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
通过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能正确认识张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和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
课前要求学生搜集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故事以及收集中原王朝通西域互相输出的物品、技术、艺术等史实,以此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通西域史实的学习培养克服困难、坚定信念、勇于进取的精神。
通过对丝绸之路内容的学习,认识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各国各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要充分遵循课程改革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发挥其主体作用,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要发展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力求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研讨关系。
本节课采用图片问题式的教学方式,力求提高学生们的学史读图的能力以及培养学习中较强的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制作辅助教学的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教材第一子目“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的内容导入。 教师:提问: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在军事上是如何做的? 学生回答:修筑长城。
教师:筑长城的目的就是要抵御匈奴的进攻。匈奴民族自兴起之时,就与中原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无外乎就是战与和。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如何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小字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同学们“战”与“和”,哪种交流方式更能促进双方发展呢? 学生:“和”。
教师:是的。在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中我们更多的愿意看到以“和”促发展的历史出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正是这样的史实。
学习新课 张骞通西域
教师:通过大屏幕出示古代西域范围示意图,给学生解释清楚何谓“西域”。
在西汉开拓西域的过程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就是张骞。
学生:展示事先查阅的有关张骞通西域的资料。(可让学生从出使西域的目的上以及路途中的艰难险阻上入手讲述故事。)
教师:通过大屏幕出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经过、结果的对比表格。 学生思考:(1)张骞通西域有什么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与西域的联系;奠定了西汉对西域的管理与开发的基础。公元前60年,细雨督护府设立,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统辖的开始。)
(2)从张骞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丝绸之路
教师:正是在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一条贯欧亚大陆的古老商路也随着开通。这条商路就是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出示大屏幕:丝绸之路的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 新疆 中亚 西亚 欧洲) 以及介绍丝路名城的由来。
那么,沿着这条商路东西方都有哪些技术、食品或文化艺术互相传播呢?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材料或图片。 教师:补充适当的材料、图片。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绸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西传,西方的汗血马、瓜果、佛教、音乐、雕塑等也纷纷东来。这条商路成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这部分知识可与现实联系:介绍当代的“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 学生了解西汉时期政府对南方的经营,以及中原与朝鲜的关系,日本与中国交往的历史。
课堂小结
依照板书内容进行小结。 布置作业
将你所知道的西域传来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的名称整理成学习卡片。 评价
要积极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既要注意在教学过
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跟踪评价,不吝啬鼓励的语言,又要注意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给予适当评价。
练习题的设置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可以分组回答,对于表现良好的集体给予充分肯定,课后可让学生对自己的当堂课表现填表做出评价。
过程评价 课前准备 课堂表现 练习掌握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 等级(ABC) 教学自我反思
本节课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课程三维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力求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找到切实有效的学习途径。教学
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始终落实学生在课堂中是主体, 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组织者、促进者和欣赏者,要与学生共同分享学习中的各种体验,共同进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开拓疆土与对外交流》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