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角的度量》教学计划(第一稿)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角的度量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1、初步认识角和直角; 2、知道角的各部分名 称; 3、会用直尺画角;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前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在二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角,对射线、直线和角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于现改用的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在二年级已编排了《线段的认识》,而北师大版的之前未做安排,所以,本单元增加了对线段的认识。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让学生获得一些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3、认识直角、平角、钝角、锐角和周角。
3、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获得初步的
4、根据直角判断角的分类。 直线、射线、线段 角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角的度量 角的分类 角的画法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1、认识直线,射线和角的定义; 2、认识角的分类和特点; 3、学会角的度量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1、三角形的认识; 2、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认识; 3、画垂线与平行线。 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加深对角的认识,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作图能力。
难点:理解周角的含义,正确使用量角器内外刻度圈,进行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六、单元评价要点
1、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 2、知道角的定义和各部分名称;
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4、能判断出直角、平角、钝角、锐角和周角。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节 教学内容 直线、射线和角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明确知道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认识角及角的符号表示。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计划 课时 1 授课 日期 备注 1 角的分类 认识直角、平角、钝角、锐角和周角。 在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和度量的基础上,掌握角的画法,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和了解掌握情况 1 1 单元测试 测试情况 反馈 合 计 1 6 角的画法 1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培养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角的意义。
2、教学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二) 新知学习 1、认识线段。 ⑴课件显示一条线段
⑵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个内容—线段(板书) ⑶画一条线段,线段有什么特点?
【小结】线段的特点:直的,有两个端点,可测量长度。 2、认识射线。
(1)课件显示:射灯光线抽象出一条射线。 (2)画一条射线,射线有什么特点? (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
【小结】射线的特点:直的,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3、认识直线。
(1)课件显示: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2)画一条直线,直线有什么特点?
【小结】直线的特点: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区别 名称 图例 联系 端点 直线 射线 线段 长度 (2)学生汇报。 5、角的认识。
(1)课件演示:从射灯光线抽象出角。 (2)学生说说什么叫做角。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4)学生画一个角。
(5)认识角的表示方法和读法。
注意:让学生区分角的符号“∠”和小于号“<”。 6、指导学生看书,解决疑问。
【小结】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读作:角。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P39第1题。
2、P39第2题。
【提高练习】
3、P36“做一做”第1题。
4、P36“做一做”第2题。
5、数一数,下图中有( )条线段。
【拓展练习】 6、P40第8题。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 )是直线,( )是射线,( )是线段。 2、判断题。
①射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 ) ②小明画一条长4厘米的射线。( )
③直线不能量出长度。 ( ) ④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 ) 3、选择题。
①一条( )长5分米。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②直线和射线相比较( )。
a、一样长 b、射线长 c、直线长 d、无法比较 ③角的两条边都是( )
a、线段 b、射线 c、直线
第2节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2、了解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角的大小原理。
3、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正确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或外圈的刻度。 三、预计教学时间: 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1、过A点画一条直线、一条射线和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 A
2、画两个角,并用角的符号表示出这两个角。 (二) 新知学习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学生画角,同桌之间比较角的大小。
引出:怎样知道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或少)多少?即本节课所学内容—角的度量(板
书)。
2、线段可以测量出大小,那角如何测量?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2、角的计量单位:度,用符号“°”表示。 3、建立1°角的观念。
(1)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即为1°。 (2)让学生感受1°角的大小 4、认识几度角。
利用活动角在量角器上从左到右或是从右到左摆出10°,30°,45°,60°,90°,110°,135°,150°,165°,180°的角,并感受它们的大小。 三、尝试量角,探索方法。 【典型例题】
1、学生尝试用量角器测量,说说怎样测量。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3、理解什么情况下读内圈或外圈的刻度。
(1)学生思考:为什么∠1要读内圈的60°,而∠2要读外圈的120°?
(2)引导学生归纳:∠1与零刻度线重合的一条边指向内圈的0°,所以,读内圈的60°;而∠2与零刻度线重合的一条边指向外圈的0°,所以,读外圈的120°。
(3)直观理解:利用活动角,先把两条边合拢成0°放在量角器上,旋转其中一条边成∠1和∠2两种情况,引导学生观察。 【小结】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注意:与零刻度线重合的一条边指向哪个圈的0°,就读那个圈的刻度。 四、比较角的大小。 【典型例题】
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P38“做一做”的第1、2、3题。
2、P39第3题。
※通过练习突出强调:测量角时,角的一条边不够长不能准确读数时,可以适当延长边来测量,因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提高练习】
3、P40第5、6、7题。
【拓展练习】
4、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的角。有几种画法?
5、小强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角,而纸不小心被破了,只剩下一半(如图),你能量出小强原来所画的角的度数吗?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
∠1=( ) ∠2=( ) ∠3=( ) ∠4=( ) ∠5=( ) 2、量出下图中各角的度数。
2 3 4 5
第3节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角、周角的概念。
2、能依据角的度数正确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3、掌握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依据角的度数正确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教学难点:周角的概念,能运用平角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图形问题。 三、预计教学时间:1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并说出是什么角。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认识平角。
(1)用活动角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并用扇子演示。(教师画出一个平角)
(2)观察平角,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3)学生画出一个平角,用三角板或量角器量出度数。 【小结】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平角=180°。 二、认识周角。
(1)用活动角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并用团扇子演示。(教师画出一个周角) (2)观察周角,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3)小组讨论周角的度数是多少,有什么方法验证。 【小结】周角的两条边重合在一起。周角=360°。 【典型例题】
三、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1、小组合作交流,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等活动进行探究。 2、小组代表汇报。
【小结】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 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典型例题】
四、运用平角的概念解决问题。
1、学生先尝试独立解决,再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加以引导纠正。 3、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小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4个角中,一条直线同一侧上的两个角相加等于180°(平角),相对的两个角度数相等(对顶角相等)。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P42“做一做”第1题。
2、P43第1、4题。
【提高练习】 3、P43第4题。
4、P43第5题。
5、看图填空。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 )个锐角 ( )个锐角 ( )个钝角 ( )个钝角
【拓展练习】 6、P43第7题。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圆里。 99° 20° 179° 38° 116° 89° 14° 57°
锐角 钝角
2、下面的角各是哪一种角?
( ) ( ) ( )
3、填空。
1平角=( )直角 1周角=( )平角=( )直角
4、看图填空。 已知∠1=135° ,
∠2=( ), ∠3=( ), ∠4=( )。
第4节 《角的画法》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 2、教学难点:正确的画角技能。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1、自己画一个角,量出度数,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2、同桌利用量角器比划出30°,75°,110°,135°的角。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2
3 1
4
一、尝试练习。 1、学生尝试画角。
2、同桌或4人小组交流画角的过程,互相检验所画的角。 3、反馈交流结果。 二、讲解并示范画角步骤。
在讲解过程中,突出强调:要准确使用内刻度圈或外刻度圈点上一点。 【小结】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上找到指定度数的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P42“做一做”第2题。
2、P43第2题。
【提高练习】
3、P44第6题,并说说有几种画法。
【拓展练习】
4、
【提示】 用量角器可测量出五角星每个角是36°。 画五角星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先画一个36°的角,在角的两边取等长(如3厘米); ②在两边另一端各在角内画一个36°角,仍取等长(3厘米) ③连接另一端就组成一个五角星。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画出下列各角。
20° 35° 102° 130° 148°
【提示】 用量角器可测量出五角星每个角是36°。 画五角星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先画一个36°的角,在角的两边取等长(如3厘米); ②在两边另一端各在角内画一个36°角,仍取等长(3厘米) ③连接另一端就组成一个五角星。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画出下列各角。
20° 35° 102° 130° 14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