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入世十年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
摘要:
我国的汽车工业总体处于成长期,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落后15~20年,尤其是轿车尚属幼稚工业。 加入WTO会给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何化解风险、把握机遇是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在中国入世的大环境下,吉林省出台的一系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下,“十一五”期间,长春市、吉林市、公主岭市等为代表的汽车工业园区实现快速发展,大量国内外企业向园区聚集,已成为该省承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重要平台。在融入国际市场的同时,吉林省的汽车工业也正在激烈的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经过十年的蓬勃发展,吉林省的汽车工业正在蓬勃发展。 汽车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规模效益、高附加值、强关联度等特点。本文综合考虑了加入WTO后,我国汽车产业关税税率的变化,以及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等因素,利用多因素协调预测模型预测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市场需求。根据加入WTO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汽车工业;整车;零部件;入世 正文:
一、 中国加入WTO对吉林省汽车产业的影响
吉林省作为汽车大省,中国“入世”为我省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
1
有的机遇和挑战,回顾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我省汽车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 “入世”促进了汽车产销增长。加入WTO后,汽车业被认为是受加入WTO冲击最厉害的行业之一。国家保护程度的大幅降低,汽车业界内外普遍存在一种担忧。然而,加入WTO后,我国的汽车工业不但没有被冲垮,反而加快了发展速度,出现了产销两旺、高速增长的局面,吉林省亦如此。入世给吉林省汽车市场带来的是更加开放、相互促进的局面,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从汽车的产量大幅提高、价格大幅下降、投资大幅增加。不仅有更多的外国资本进入省内汽车市场,而且大量的民营资本也流入汽车行业,多种资本类型进入汽车行业,使吉林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强大的支撑。产业得以快速壮大,产量从“入世”前的年产39万辆到去年的168万辆,十年之间翻了二番还多。
(二)
“入世”使汽车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WTO带给吉林省的不
仅是国外著名品牌汽车及零配件的先进生产技术,同时也带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和经营观念。入世以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吉林省汽车企业加大了汽车新成品的开发力度,新款汽车上市节奏加快。自主品牌汽车和高端零部件配套产品得到发展。一汽集团先后完成了J5、J6D大吨位卡车和“奔腾”系列轿车等自主品牌汽车的开发,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第二轿车工厂一期、二期建成投产,完成了一汽吉林微型车老厂区扩建,新厂区开工建设,自主品牌汽车由2001年的年产不足3万辆发展到2010年的年产60多万辆,占全年整车产量的36%以上,到目前为止,自主品牌汽车产能接近80万辆。轿车比重大幅提高。从2001年的不到40%提高到现在的68.8%。
2
(三) 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入世”后,国内汽车市场价格逐步降低,从而刺激了消费,引爆了车市快速发展。由于汽车企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产能得到大幅扩张,在汽车价格降低的同时企业利润得到了快速提升,2010年全省汽车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66亿元,销售收入3849亿元,利润380亿元,税金227亿元,同比增长31.2%、35.9%、67.8%和21.1%,利润增幅最高。
(四) 推动了合资合作。“入世”以来,省内以一汽为代表的企业,不断加强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一汽集团在与德国大众加强深度合作的同时,加快了与日本丰田、美国通用的合作,整车扩能步伐得到了加快。一汽大众完成了第二工厂和10万辆奥迪系列轿车生产线的建设,由原来的年产30万辆提升到年产80万辆,实现了产能翻番。一汽丰越和一汽通用合资项目开始建设,为下一步的产能扩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主机厂合资合作步伐加快,合资合作零部件企业也不断增多,吸引了德国博士、大陆,美国江森、德尔福、采埃孚、李尔,法国佛吉亚、法雷奥、加拿大麦格纳、韩国锦湖等16家世界500强汽车零部件企业到我省投资,合资和外方独资大型零部件优势企业所占比重明显增加,配套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0年底,全省现有中外合资、独资企业82户,占省内规模以上配套企业的21%,完成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占全行业的33%和35%。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时候,吉林省汽车产业在世界贸易市场这个大背景下,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瓶颈。第一,从产业规模、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等方面看,吉林省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第二,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分工体系中,吉林省汽车产品特别是自主品牌和零部件这两块,总体处于弱势;第三、吉林省内汽车行业企业普遍存在开发能力弱,缺少高附加
3
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 吉林省汽车产业总体情况
吉林省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汽车产业是吉林省最大的支柱产业。截止到2010年末,全省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73户,其中,整车企业2户(一汽和大众),专用车企业22户,零部件企业449户。全行业从业人员18.4万人,资产总额246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966亿元,销售收入3849亿元,利润380亿元,税金227亿元,同比增长31.2%、35.9%、67.8%和21.1%,分别占全省工业的30%、30.9%、47.8%和37.8%。其中,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分别比2001年入世前同比增长4.6倍、4.5倍和6.3倍。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交易额完成35亿元,同比增长87.2%。
(一)整车发展情况
入世以来,我省整车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整车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目前,吉林省整车品种已达7大类、200余种产品。合资或合作品牌主要有一汽大众奥迪A6L/A4L、奥迪Q5、迈腾、速腾、高尔夫、新宝来、捷达;一汽马自达睿翼、马自达6;一汽丰越兰德酷路泽SUV、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一汽通用皮卡及SUV等。自主品牌主要有一汽解放J5/J6;一汽轿股奔腾B70/B50;一汽吉林佳宝、森雅等。我省整车已形成了以重、中、微型卡车,中、高级轿车、交叉型乘用车为主,大中型客车、SUV、皮卡等车型为辅的全系列发展、较为齐全的整车工业体系。
4
2、整车总量显著提高。2010年,吉林省整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68万辆和166万辆,同比增长35.7%和36.0%,占国内汽车市场份额的9.2%,比2001年入世前分别同比增长了330.8 %和330.1%。全省整车完成工业总产值2980亿元,销售收入2839亿元,利润295亿元,同比增长31.2%、35.9%、67.8%。省内现有整车产能180万辆。其中,生产轿车86.2万辆,销售85.8万辆,比2001年分别同比增长543.3%和555%。
2011年1~6月份,吉林省整车实现产值1554亿元,增长了7.7%;完成出口交货值16.7亿元,同比增长58.8%。
3、自主研发实力大幅提高。吉林省拥有雄厚的研发基础和汽车人才资源。一汽集团技术中心是国家级技术中心,已形成商用车全系列、经济型轿车、中级和高级轿车的自主开发、试验、试制能力,填补了国内高端重型商用车底盘、柴油共轨等技术空白。初步掌握了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总成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子等核心技术。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也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带动了国内整车技术及相关零部件技术的发展。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是国家重点汽车人才培养基地,汽车动态模拟实验室是国家级实验室,承担着国家多项重要课题,已经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重要的整车及零部件研发、人才培养和产品创新基地。
4、产业承载基础更加牢固。吉林省的长春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吉林市和四平市是中国最早的微型车生产基地和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具有良好的汽车工业基础、人才资源和丰富的汽车文化底蕴。近年来经过加大对长春西新经济开发区和吉林市汽车工业园区的建设,我省以长春西新经济开发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吉林市汽车工业园区以及四平专用车园区为核心,已经形成了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集群区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浅析十年来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