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报告编写提纲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工作的目的任务
应按规范规定的该阶段任务,结合设计的要求编写。
第二节 位置、交通 第三节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第四节 以往工作评述 第五节 本次工作情况
一、本次工作投入
写清2010年~2012年先后采用何种技术方法、手段开展工作,并列表阐述完成的实物工作量(一定要填写全)
××普查区历年完成实物工作量表 工作项目名称
计量 单位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包括地质填图、物化探测量、异常查证、槽探和钻探等分别概述。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有1:5万矿调成果的地区应依据最新矿调成果编写(附图1)。(1:5万地质图)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第二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插图
第三节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节 区域矿产(或成矿条件分析)
第三章 普查区地质
第一节 地层
说明地层时代、层序、分布、岩性、岩相、产状、厚度、接触关系及与矿化体的关系(附图2) (综合地质图)。
第二节 侵入岩
说明侵入岩形成时代、种类、分布、岩体形态、产状、相互关系及与矿化的成生联系(附综合地质图)。
第三节 变质作用
说明区内变质岩类型及变质作用和蚀变情况。
第四节 构造
说明区内褶皱、断裂和破碎带构造的性质、特征、分布和对成矿的作用(附综合地质图?)。
第五节 地球物理特征
一、磁法
主要介绍磁异常特征及解释推断(高精度磁测(△T)等值线平面图? )。 二、电法
主要介绍磁异常特征,要与地质异常、化探异常及电测深结果联系起来进行异常解释推断(附视极化率、视电阻率等值线平面图??)。(插入电测深断面图)
第六节 地球化学特征
结合地质、物探异常逐一进行化探异常解释(附组合异常图???)。
第四章 矿(化)体特征
对区内所发现的矿(化)体或矿化蚀变带逐条(带)进行详细介绍,内容包括分布、形态、规模、产状、矿化特征、控矿因素、与物化探异常关系、围岩蚀变特征等,进一步总结找矿标志、探讨矿床成因。如一条矿(化)体或矿化蚀变带地表有多条探槽控制,应附1:1000或1:2000采样平面图;如有钻孔深部验证的,应附钻孔剖面图或勘探线剖面图(附图?)。
第五章 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对所有方法及手段的工作质量均进行概述及质量评述。
第六章 经费概算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普查区内工作程度和工作成果 第二节 普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进一步工作意见、方案、建议
附 图
1. 1:5万区域地质图 2. 1:1万普查区综合地质图 3. 1:1万土壤组合异常图
4. 1:1万高精度磁测(△T)等值线平面图 5. 1:1万激电中梯测量视极化率ηs等值线平面图 6. 1:1万激电中梯测量视极化率ρs等值线平面图
7. 1:5千地质、土壤、激电中梯、高精度磁法测量综合剖面图 8. 1:1千或1:2千采样平面图 9. 1:1千钻孔剖面图或勘探线剖面图 10. 1:200钻孔柱状图 11. 1:100探槽素描图
附 件
1. 物探(磁法、电法)测量工作报告及相应附图 2. 土壤测量工作报告及相应附图 3. 项目野外质量检查验收意见 4. 报告初审意见
附 表
1. 项目组三级质量检查表 2. 物化探异常查证结果表
3. 各类样品分析结果表(包括土壤、拣块样光谱分析结果,探槽样化学分析结果,岩心样化学分析结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普查报告编写提纲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