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观后感
—— “你到底要什么?”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建党伟业》中杨昌济老先生对毛润之的一问:“你到底要什么?”让我非常有感触,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对当时迷惑的毛润之提的,也是对当时迷途中的各个有着救国心的爱国人士提的,更是对当时的中国所有四万万同胞提的。
“你到底要什么?”我觉得,身为中国人的袁世凯,并不缺乏一颗爱国的心。然而,等到他从孙中山手中接过“中国民国大总统”之后,他才发现自己到底要什么。袁世凯真正想要的不是救国,而是登上权力的巅峰,这也让他不惜与日本人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是自私、有野心的,他想得到的是违背了四万万人民意志的,所以也导致他的“帝国皇帝梦”悲哀地走向了破灭。袁世凯死时身穿龙袍,安静地躺在那里的这一幕场景,让我为他感到可悲,他不缺才干、不缺保家卫国的能力,可是,他却选择错了一条道路,死后也只能遗臭万年。
当蔡锷深情离别小凤仙的时候,蔡锷对小凤仙说:“爱美人不要江山;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我才顿时感受到“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的真理。那时候,蔡锷已经病重,完全可以满足自己这短短剩下时光,让自己陪在爱人身边,享受快乐与幸福。不过,他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他愿意背叛袁世凯,抛下荣华富贵,抛下儿女情长??蔡锷是爱国的,他想要的就是国家的复兴,所以宁愿带着病重的身躯,也要与袁世凯斗争。他,宁愿战死在拼搏的战场上,也不愿生活在罪恶的官邸中,这才是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将领应该有的精神。
剧情有这样一幕:“小皇帝随便赏了臣子一个官爵,并赏他绕紫禁城跑着放风筝。当他高兴得叫着“放起来咯,放起来咯”时,两架飞机横空飞过,让小皇帝和大臣们目瞪口呆,让飞起来的风筝黯然失色。随后,两架飞机在皇城附近投掷了炸弹,让在场所有大臣都不顾宣召落荒而逃,小皇帝更是扑到妃子怀里。”这段剧情,让我深切感到对保皇派的愤怒。大臣落荒而逃后,妃子抱着小皇帝说:“不要再逼他做皇帝了。”而那位放风筝的臣子还在破口大骂:“成何体统。”让我深恶痛绝,这群旧思想的封建保皇派根本就是一群只顾及自身利益,完全不管国家存亡的奴隶。他们逼着年幼的小孩做皇帝,这是他们固封千年的奴化封建思想在作祟,或者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国不将国,而这群迂腐的人还在同一个不过10岁大的孩子在朝堂上所谓的上朝参政、议政,这是多么可笑、可悲、可怜的一幕啊!这也难怪清末的中国会不断遭受列强的侵辱。对于他们来说,国家的繁荣富强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想要的只是如何才能保护住自己封建的统治地位。
孙中山台词:“民国的精神是自由、平等、博爱!然则成立以来,平等被无视,自由被蹂躏,博爱精神荡然无存!以先烈无量之鲜血、无量之头颅所换来的“共和”之空名;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切,法律不答应,四万万民众更不会答应!” 当孙中山说这句话时,连续的两个“无量”将我深深地震撼了。孙中山等人的革命道路是先辈们无量的鲜血和头颅换来的,是先辈们用一具具躯体铺成的。革命者们想要的是什么?我觉得那群自以为是的统治者们都为此感到疑惑。革命,需要抛头颅洒热血,却不需要什么回报。孙中山这些革命者,想要的就是每个人都自由、平等、博爱,达到“共和”。他们爱国,他们也爱惜生命,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为了国家而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放弃自己
的一切的一切,这样的人是值得仰视的!谭嗣同说过:各国变法无有不流血牺牲者,今中国变法,流血牺牲,自我辈始。不错,没有什么革命是不需要流血和牺牲的,那群带头闹革命,敢拼搏、奋斗的人,是最值得骄傲的,他们一个个都会被历史铭记。
清楚的记得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时的那句“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我清晰的明白了“弱国无外交这个道理”,虽然同为战胜国,但是中国的待遇却不如人意,不仅没有一点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反而还要被逼迫去签那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合约》。这也让他们明白祖国复兴是多么迫在眉睫的事情。
陈独秀说过:“美国也好,法国也好,日本也好,俄国也好,哪个能就中国,我们就应该学哪个。”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就应该如此,而不该从始至终沉溺在那腐朽的旧文化中不能自拔。十一月革命的炮声响起,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林主义,中国出现了一批追随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然而,革命就是有那么多波澜,当共产主义开始传播时,反动政府就开始打压、迫害,他们对学生动武,将学生定义成暴徒。毛泽东说:“纵观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可曾听说过学生杀人放火的典故,这是被逼无奈的反抗!大骂学生是暴徒是野蛮,大义何在?” “政府为何要查封《湘江评论》?因为我们说了真话,他们害怕我们将真相大白于天下。”学生难道是暴徒是野蛮?其实是反动政府在害怕,害怕真的有思想能救国救民,害怕用他们罪恶的脸来面对世人。他们想要的是国家动乱不安,然后他们便可以从中取利,过着自我安逸的日子而至同胞们于水深火热于不顾。
“工人的工字怎么写,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结合起来就是个天字,这个天,是天下的天!工农大众就应该是天下的主人。我们中国的工友们,应该起而效仿,推翻我们中国黑暗的、腐朽的、只会欺压、压榨我们的反动政府!”“ 大家拼命干活儿,却吃不饱,穿不暖,住不踏实,这合理吗?”那时候的工农阶级占全国人民的大部分,然而就是这样一群人,却是生活在最底层、最黑暗的环境中,有的只是无尽的压迫和欺侮。其实,中国的百姓是最淳朴、最善良的,他们没有什么野心,想要的只是能在和谐的国家里安安定定地过生活。然而,一批又一批的统治者逼迫着中国的百姓不得不奋起反抗,一批又一批的侵略者压迫着中国的百姓不得不拿起武器来保卫自己的家园和同胞。陈独秀说“积压了近百年的民族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我们应该顺乎潮流,推波助澜。彻底改变这个世界!”是啊,中国的人民群众不是病夫,就像是静默的火山,沉默,沉默,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在为爆发储蓄真正强大的力量。一旦这股力量爆发,无论什么困难、折磨,都会被推倒、战胜。
《建党伟业》的结尾片段便是讲述这样一个伟大的时刻——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嘉兴南湖一艘船上。
这是一个阴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游人渐渐离去,秀丽的南湖显得格外清静优雅。11时许,一大会议在缓缓划行的画舫上开始了。 南湖会议继续着上海30日未能进行的议题,先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
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并要求与其他政党关系上保持独立政策,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下午5时,天气转晴,湖面上一艘汽艇向画舫急驰而来。大家因有上海的经历而提高了警惕,立即藏起文件,桌上摆出麻将牌,装扮成游客。后来打听到这是当地士绅的私人游艇,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会议仍继续进行。
最后,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代表们认为目前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所有人都在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流下了兴奋的眼泪,会议在齐呼“第三国际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声中闭幕。
一部《建党伟业》,让我看到了中国近代史的灾难时光下一群爱国者想要救国的迫切的
心,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2012年4月21日,我们一行人去了嘉兴南湖,想要身临其境地体味一下红色精神的震撼。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一篇寂静、美丽的湖上诞生的。虽然已经过去了那么久那么久,但我们站在湖边,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革命的气息在飘荡,我们内心顿时波涛澎湃。南湖,很小,却在此孕育了伟大的党;一大,人很少,却将那星星之火燃遍了这片土地。不得不说,那一刻,是历史性的,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们一代代子孙都会将此铭记。
这篆刻着的就是入党誓词!每一名党员都将铭记这每一个字,每一个字都让我们这一行人感到气势磅礴!
“南湖革命纪念馆”,静静地伫立在这里,默默地向人们阐述着那一段革命的历史。
中国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繁荣富强,这是当年四万万人民群众想要的,如今我们十三亿人也将传承,我相信,祖国会走向成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党伟业》观后感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