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仔细一看,呀,喇叭花发芽了!
( ) 到了暑假,喇叭花开花了,它的花可真漂亮啊,就像一个个小喇叭。 ( ) 我们给它搭了个架子,让花蔓攀在架子上。 七、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登 山 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他说:“我是( )。” 第二个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通往直前。几次跌倒,他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他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标序号) A、适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适可而止: 3、用“ ”画出写前两个人登山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 4、在文中找出描写第三个人勇于攀登的词句,用“ ”画出来。 5、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2)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做事不能知难而退。 B、说明只有勇于攀登,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 八、作文。
在生活中,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可能给人以启示。联系生活谈谈令自己深受启发的故事。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汉字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对汉字的兴趣。 2、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3、认识其中的生字。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我能把下面的生字注音并组词。
甥( ) 舅( ) 锥( ) 鸿( ) 剖( ) 迂( ) 典( ) 蛀( ) 恭( ) 瀚 ( ) 搁( ) 诣( )殷( ) 挫( ) 抑( ) 隶 ( ) 拘 ( ) 韵 ( ) 魅 ( ) 撇 ( ) 捺 ( ) 脂 ( ) 骋 ( ) 2、同学们,你猜出书中的七个字谜了吗?
(1) (2) (3) (4)
(5) (6) (7) 3、我能给你们讲我知道的歇后语和笑话。
歇后语:1) 笑话:1)
2) 2)
3) 3)
二、有趣的汉字
1、读了《仓颉造字》,让我知道汉字是怎么来的。
2、我们中国的汉字演变到今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知道一些字最初的字形。
册: 典: 删: . 我知道的还有:
3、什么是甲骨文? “日、月、车、马”的甲骨文是什么样子?
4、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们是不是经常写错别字呢?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改一改吧!
哀声叹气 ( ) 藉贯 ( ) 按装 ( ) 不记其数 ( ) 金璧辉煌 ( ) 老奸剧猾 ( ) 家俱 ( ) 歪门斜( ) 决对服从( ) 形势严竣 ( )
5、和老师同学一起欣赏书中的两幅书法作品的局部图。
资料:王羲之 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可惜真迹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柳公权( 778-865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
6、同学们,对中国的汉字,你还了解哪些呢?与同桌交流讨论。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汉字的特点有哪些?
三、有感情地朗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把文章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四、作业:
1、在你们的生活中,你发现哪些地方有错别字,(比如:标语、广告牌等)把它记录下来。
2、通过综合性学习,你一定有很大感受和收获吧?你可以把它写下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正确书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有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一、 预习导学 1、我会拼拼音、写词语
Fai xū wǎ lì jiān dìng chàn dǒu ju? wàng ( ) ( ) ( ) ( ) ( ) xī rì huān shēng xiào yǔ p? làn bù kān
( ) ( ) ( ) 2、预习了课文,我能填空。
.●不断有孩子的父母( )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 )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 )地离开了。
●他满脸( ),双眼( ),衣服( ),到处是血迹。这句话说明父亲( )。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颤抖——( ) 失常——( ) 悲痛——( ) 绝望——( ) 伤害——( ) 昔日——( )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课文资料:,1994年1月17日4时31分,美国洛杉矶发生6.6级地震。据统计,这次地震造成62人
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毁坏建筑物2500余座,累计经济损失高达300亿美元。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5.12汶川大地震吗?(回忆一下)
2、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你能用横线勾画出父亲就阿曼达的过程吗? 2、仔细朗读勾出的句子,体会感受。
(1)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
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当时父亲的心情是 (2)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从这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多么 的父亲,多么的 父亲,多么 的父亲!
(3)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的。儿子把 的希望给了他的同学,他是一个 的人。
3、 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创造出奇迹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吗?把它抄下来。
(1)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 )次?这句话对父亲和儿子分别有什么意义?
父亲因为这句话: 儿子因为这句话: 4、从这对父子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东西,对身边爱我们、关心我们的人,
我们一定要 他们。 四、拓展训练
1、文中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非常生动、具体,我也能描写一个我非常熟悉的人。 2、当他们父子拥抱在一起时,可能会说什么?
父亲说: 儿子说: 3、同学们,送你们一句话,爱能创造奇迹!
4、学了这篇课文,我不懂的地方还有: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1、窃 读 记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2、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3、能从中受到读书的感染,提高阅读兴趣。 一、课前导学。
当我们看到课题时,不由得想起鲁迅笔下孔乙己窃书的事,而本文则是“窃”读;情趣大相经庭,在读课文时,我们会随着这个怯怯地藏身在大小中间、匆忙而贪婪地读书的小女孩,体会到腿酸腰麻,饥肠辘辘的劳苦,经历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这种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复杂感受,正是窃读的白般滋味。
读了本文之后,你也会受上读书吗? 二、基础练习。
1、边读课文边勾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完成下列练习。(在括号里注音并在横线上组词) 窃( ) 炒( ) 锅( ) 踮( ) 哟( ) 穷( ) 吵( ) 窝( ) 掂( ) 约( ) 饿( ) 惧( ) 檐( ) 皱( ) 碗( ) 蛾( ) 俱( ) 詹( ) 疲( ) 婉( ) 酸( ) 撑( ) 柜( ) 竣( ) 掌( ) 拒( ) 二、考考你的概括能力。
用一句话简单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可多读几遍再完成)本文主要讲了: 。 三、感情朗读课文,探索新知。
1、“窃”是 意思,本文具体指的是 。 2、作者放学后不急于吃饭,反而急于去书店,为什么?突出了小作者什么样的兴趣? 。
3、找出小作者刚进入书店时的动作。
我( )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 )脚尖,从大人的腋下( )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 )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 )地寻找,却我不到那本书。这一系列的动作体现了作者 的心情。
4、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 。 这是一个 句,把 比作 ,你能仿写一句吗? 仿写: 。
5、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 )! 这每话是本文的 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觉,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文中具体写了她的哪些感受呢?
6、这时,我总会想起周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 !”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我的理解是: 。 四、回味体验。
1、你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说给同学听听。 2、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或启发,写一写。
。 五、巩固新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书词。
近义词:惧怕 贪婪 知趣 反义词:饥饿 充足 匆匆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不懂的可问问老师哟。 六、完成综合性学习(课外完成、老师指导)。 七、写一段话,加上动作和心理描写。
(你可以写“放学路上,受到批评或表扬过后,第一次??等)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2、小苗和大树的对话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自己读懂课文,读至少5遍以上; 2、正确、流利、分角色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能从中受到启示,并写下来。 一、课前导学。
李羡林,文学翻译家、学者,1930年就读清华西语系,1935年留学德国哥 根大学,学习梵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位化大东方语言文学 授,一生翻译多部书籍,能懂许多外国语言,是我国著名的语言书学和翻译家。
当看到一株小苗和大树时,我们可能都会感到它们的差别与悬殊,但殊不知,大树它也是小苗成长起来的,只要你能刻苦学习,慢慢你还棵小苗也会变成大树的。 二、课文梳理。
1、本文是略读文,可能老师会了解得更少,你自己就得多读多思考了,所以,在学本文之前,你必须得把课文多读几遍,读流利后才能理解。
2、读准字音,你能正确选择下列字的读音吗?(查一查字典)
绿( )林好汉 水浒( )传 嗯( ) ...滚瓜烂( )熟 济( )公传 ..
3、本文中小苗指 ,大树指 ,为什么用这样的比喻?
4、本文是访淡录,他们交谈的话题是关于 的闲书是指 ,正课指 ,文章在怎样才能写好? 。怎样才能写通顺呢?
5、李老师提到“三贯通”是指 、 、 李老还要求一个孩子应该要背 首诗, 篇古文。《 》这本书是是李老的建议,你可去图书宣借来看看。
6、你对看“闲书”的有什么想法,写一写。
三、知识链接。
1、我国四大名著你知道吗?
《红楼梦》 施耐庵 《猴王出世》 《水浒传》 罗贯中 《草船借箭》 《西游记》 曹雪芹 《军阴冈》 《三国演义》 吴承恩 《黛玉葬花》 四、分别写出它们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困难( )( ) 主张( )( ) 曾经( )( ) 鼓励( )( ) 五、你能说出“一百单八将”中的多少个,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你能说出几个: 讲出一个故事: 六、名家谈课外阅读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苏东坡)
(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老舍
问语文学的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吕叔湘 七、《古文观止》精彩语言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八、分角色朗读课文,谈谈感想。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3、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及新词;
2、正确流利感情朗读课文,并能记下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把据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一、课前导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也是我们熟记于心的名言了,然而,你真正又去读过多少书呢?同学们,学完本课后,你应该会有更新的认识了吧!
本文以假设问题开头,让我们产生了一幅生幼的画面:一个人独自写舟旅行,在苍茫的大海上,以书为伴,共离其乐,在孤寂的旅途中,作者以书为伴,书如友,书以家,可以想象,其乐在哪里?同时,学完本课,你也应该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了,认真读课文吧! 二、基础巩固。
1、在“——”上注音、在“( )”中组词。然后多读几遍
侣 ( ) 娱 ( ) 盒 ( ) 豫 ( ) 趟 ( ) 诵 ( ) 零 ( ) 编 ( ) 某 ( ) 2、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在书上做上记号。
三、梳理课文,探索新知。
1、作者以假设开头,直抒胸怀,他为什么选书不选其它呢?(读1—6自然完成)
。
2、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直到把它读背得,你知道他的原因为方法吗?(读第7自然段完成)
原因:
方法:
3、你喜爱的书就像 ,就像 ,作者将书比喻为 和 ,的确是妙喻,你能仿写一个句子吗?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15、落花生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浑刻的句子,学习落花生的品格; 3、背育课文的重点句,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一、课前导学。
对于我们而言,落花生是熟悉不过的食物了,不过你观察过落花生吗?本文作者许地山,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土家庭,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在许地山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常以落花生事教育他们,所以他对落花生印象深刻,便对落花生的品质了解很深,他曾以“落华生”以笔名来勉励自己可想而之,落花生对他有多深的情,结下多深的缘,那么在作者的笔下,落花生究竟怎样呢?
二、课前预习,我有习惯。
1、我能为下列生字组词。
茅( ) 亩( ) 尝( ) 咐( ) 窄( ) 矛( ) 苗( ) 赏( ) 吩( ) 榨( )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几句优美句子。 三、边读边思考,我很快乐。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
这句话中父亲以 、 、 同花生相比,突出了花生 的品格,但并非说其它 果子没有用处。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由落花生的特点联系
到 ,强调人应注意 而不应只去追求 。不过
在现代社会里,更应该是 。
3、文章采用 的写作方法,具体而言、以落在生比喻 这类
人,伟达了人应该 的道理。
4、本文按 种花生 的顺序事记叙的。文章重点写
了 。 四、课文巩固,增长知识。
1、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开辟——( ) 居然——( )
爱慕——( ) 吩咐——( ) 2、我能用“居然”造句。
居然: 。 3、我们学习了落花生,你还知道以下事物比喻哪一类人吗? 竹子—— 梅花——
4、我能力下列词语找亲戚。
买种 ─ ( 种地 ) 便宜—( ) 散会—( )
答应 — ( ) 空地—( ) 好处—( ) 5、小练笔。(在横线上填上你想写的事物,再写一写你赞颂它的理由,学习借物写人的写法。)
我赞美你 ,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16﹡珍珠鸟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能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感情。
一、课前导学。
在前面几篇课文中,我们都体会到了一些相应的道理,说明在生活中处都蕴含有道理,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体会,你也会体会到独特的生活道理的,不信你看,从一只鸟都体会了一种道理,本文是一篇描生动、富有侍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读起来很有味道,我们一起去品读品读吧!
二、课前预习,我有习惯。
1、珍珠鸟在我心中是一只 的
鸟,本文主要写了
。
2、我能正确读出下列字词。
瞅瞅(chǒu) 雏(chú)儿 画框(kuàng) 细腻(nì) 眼脸(jiǎn) 流泻(xia) 眸(m?u)子 蜡(là)烛
三、自读自悟,我很快乐。
1、朋友送一对珍珠鸟后,我是怎样对侍它们的?
。
2、珍珠鸟从小到大,它和“我”的感情也有变化,先
慢慢这种怕人的鸟居然非但不怕我,而且还很亲近了。
3、珍珠鸟雏儿是什么样子的?
。
4、从珍珠鸟的故事中,作者感悟到了 。
我认为人与人的相处之间,应该:
。 四、课后巩固,我会做。
1、找朋友,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信赖( ) 索性( ) 居然( ) 舒适( ) 繁茂( ) 立即( )
2、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藤萝 ( )的绒毛
( )的境界 ( )的鸟巢
( )的丛林 ( )的叫声 3、课解“信赖”一仿写句子。 例:信赖,是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
4、假如你就是那只小珍珠鸟,你想对作者说什么?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第四单元训练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一、读拼音,写词语。
zuǐ chún jǔ sànɡ jiǎo ji? lǚ tú ( ) ( ) ( ) ( ) yín ɡuānɡ shǎn shǎn xiǎo xīn yì yì yī yī bù shě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不绝 轻松( )( ) 心灵( )( ) 小心( )( ) 依依( )( ) 不容( )( ) 三、请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说读后感受。
1、世上无难事, 。 2、 ,处处细留心。
3、虚心 ,自满 。 4、滴水能把石穿透, 。 5、 ,梅花香自苦寒来。
读后感受 四、选词填空。
耸立 矗立 直立 站立 屹立
1、一座八角宝塔形的建筑( )在半山腰。 2、我们伟大的祖国( )在世界的东方。 3、一排士兵持枪( )。
4、珠穆朗玛峰( )在青藏高原。
5、望着( )的桅杆,他想起了当年那次危险的航行。 五、多音字组词。
liū ( ) qiánɡ ( )
溜
liù ( ) qiǎnɡ ( )
六、把下面几句话排成意思连贯的一段话。
( ) 春天,我和伙伴们在花坛里种下一些喇叭花籽。
( )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突然发现花坛里拱出一些绿色的小芽。 ( ) 我们天天浇水,盼着它快发芽。 ( ) 又过了一段时间,喇叭花渐渐长大了。
强
3、你最喜欢哪一种或几种?为什么?你还想发明哪种玻璃?
四、课后巩固。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半占(zhān nián)贴 划(huá huà)破 唱 和(h? ha) ...调(diào tiáo)动 处(chú chù)理 尽(jìn jǐn)管 ...
2、我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平安,没有遭到一点损害。 ( ) 2)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 ( ) 3)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 4)有的横,有的坚,杂乱元章。 ( )
3、我能为不同句子的中引号选择合适的解释。
A、用对话或文章的文字 B、表示反语、讽刺 C、表示特定称谓
1)噪音这位“隐身人”很难对付。( ) 2)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
3)这种玻璃质量如此低劣,也叫“新型玻璃”( ) 4)展览馆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这里的玻璃可多哩”。( )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12﹡假如没有灰尘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掌握本课生字及词语。
2、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会运用。 4、从文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一、课前导学。
假如人间没有灾难,我们将幸福的生活,假如人们没有烦恼,我们将是快乐的,假如大家都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太多的假如,这一切都是假如,但不管怎样,假如过后都有一种结果。
灰尘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既熟悉又讨厌,它几乎都在我们心中脏的代名词了,都不愿看到它、上它,但假如没灰尘了,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呢?都真能是一尘不染吗?学习了今天这篇课文之后,你将会有更多的收获,打开书吧!
二、我助脑,我能学。
1、我能读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削(xuā xiāo)弱 朝晖(zhāo cháo) 调(tiáo diào)节 2、我能利用工具书为下列词语组词。
勿( ) 埃( ) 漉( ) 晕( )
匆( ) 挨( ) 辘( ) 晖( )
3、我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三、边读课文思考,快乐学习。
1、灰尘对人类有什么坏处!
2、灰法颗粒的直径一般在 到 之间,这里运用
说明方法,它主要来源是 、 、 。
3、阳光经过灰尘的 、强度大大 ,因而 ,作文如大
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 。
4、灰尘它散射 光,假如大钟没有灰尘,由于 , 整个天空将 。
5、灰尘大多具有 性能,空气中的 必须依附,在 ,
这样,当空气中的 , 。假如空中
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将是 。更严重的是, 。
6、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这句话写出了灰尘在我们平时心中的另一种功能看来,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时,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看先待事物必须得 。
四、课后巩固。 1、多音字。
zhāo( ) yūn( ) 朝 晕
cháo( ) yùn( )
xuē( ) sǎn( ) 削 散
xiān( ) sàn( )
2、仿写词句。
湿漉漉 、 、 、
假如 ,
。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第三单元训练
学校: 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一、我会拼,还会规范漂亮地写出词语来!(8分)
yán zhì pàn duàn bǔ rǔ xián yí zào yīn ( ) ( ) ( ) ( ) ( ) dào qìe bào jǐng ān rán wú yàng ( ) ( ) ( ) 二、我会用“﹨”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5分)
朝(晖 辉) (狭 峡)窄 依(付 附) 削弱(xuē xiāo) 较短(jiào jiǎo) (驯 训)良 (娇 矫)健 (免 勉)强 调节(tiáo diào) 勉强(miǎn mián) 三、我会把下列成语、诗句补充完整。(4分)
( )然大( ) ( )然无( ) ( )( )丝连 无( )无 ( ) 古( )今( ) 气( )万( ) ( ),和煦催耕种。 ( ),生机自欣欣。 四、组词(6分)
噪( ) 胎( ) 判( ) 粘( ) 哺( ) 猎( ) 澡( ) 抬( ) 叛( ) 沾( ) 捕( ) 猪( ) 五、近义词、反义词。(4分)
近义词:干涸 ( ) 生存 ( ) 反义词:坚硬 ( ) 安然无恙 (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缩句)
2、在现代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改反问句)
3、我们一定要发挥优点,改正缺点。(修改病句)
4、同学们把不正确错题改正过来。(修改病句)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新型玻璃》一文介绍了 、 、 、 、 等五中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2、《松鼠》这篇课文采用了 、 等修辞方法。
3、《鲸》这篇课文介绍了鲸的 、 、 和 等方面的知识。
4、第三单元的这几篇课文的体裁均是 。 三、 排序(6分)
( )一天,鲁班看见几个孩子在烈日下顶着荷叶玩,很受启发。 ( )鲁班一心想为人们做一个既能挡雨又能遮阳的东西。 ( )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
( )于是,他仿照荷叶,用竹条扎成架子??
( ) 鲁班的妻子瞧着丈夫,说:“要能让它收起来就好了。” ( )后来,鲁班想出了好办法,造出了现在这样的伞。 四、阅读《新型玻璃》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5分)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起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kàn kān)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huà huá)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jiā jiá)丝网防盗玻璃 博物馆可以采用 银行可以采用 珠宝店可以采用 存放重要图纸 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 既)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nián zhān)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需 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我能用“﹨”划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字。(3分) 2、我能给画线的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近义词:珍贵( ) 企图( ) 反义词:坚硬( ) 安全( )
4、这两段主要讲 和 两种新型玻璃的 和 。(2分) 5、在介绍“夹丝玻璃”时,作者运用 和 这两个词形象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2分)
6、读了这两段后你一定对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而振憾,请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吧。(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海水浸没了,沙滩和岸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出来。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xī)”。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臵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做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有人曾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得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州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1、我读懂了,我会给文章加上一个适当的题目。(2分)
2、 “浸没”中的“浸”用音序查字法查( ),音节是( )。“浸没”中“浸”字的意思正确的是( ):1、液体渗入或渗出。2、逐渐 3、泡在液体里。(3分) 3、我能照样子写词语。(2分)
一涨一落 一 一 一 一 无影无踪 无 无 无 无 4、我会用直线画出本文的设问句,用双横线画出本文的过渡句。(2分) 5、我会用“﹋”画出描述“潮汐”的句子。(1分) 6、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填写在括号里。(2分) (1)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 )
(2) 有人曾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得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州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
7、这是一篇很生动的介绍大海的说明文,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或启发。(3分)
第三部分:作文(23分)
一、通过学习《新型玻璃》,相信你也能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设计出一种新型玻璃,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请用几句话介绍出来。(3分)
二、习作:(25分)
同学们你最喜欢的商品或物品是什么?能不能写下来和大家交流,并把物品的颜色、样子、用途等介绍清楚。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13、钓鱼的启示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抄写描写腋美景的句子;
2、读懂课文,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体会文中“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
一、课前导学。
同学们,对于钓鱼事说我们都很熟悉吧!在钓鱼的时候,谁都想得到又大又多的鱼,当看着可爱的鱼的时候,有几个人愿把钓起事的鱼放回去呢?虽然同是钓鱼,而我们本文的作者都不同,他在钓鱼时得到了终身难忘的启示,奇怪吧,打开书,你也能从作者的启示中得到启发的。
二、课前预习,我的习惯。
1、我们为形近字组词。
捞( ) 饵( ) 溅( ) 钩( ) 抉( )
涝( ) 茸( ) 贱( ) 钓( ) 决( )
皎( ) 沮( ) 诱( ) 诫( ) 翕( )
绞( ) 咀( ) 绣( ) 械( ) 盒( )
2、我能为下列生字注音。
鲈( )鱼 鱼饵( ) 操纵( ) 鱼鳃( )
翕( )动 皎( )洁 嘴唇( ) 沮( )丧
抉( )择 告诫( ) 实践( )
3、我能说出本文的大概意思。
三、我喜欢边读边动脑思考。
1、根据“我”的心情变化,请填空。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 ,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 , 但因为爸爸的话沿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 。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 我从中得到了浑刻的启示: 。
2、归纳出作者的心理变化。 得意
3、三十四年前的那个夜晚是怎样的夜晚呢?写一写,可写月色,可写事,还可写启示。 四、课后巩固。
1、选补充词语,再选择填空。
月光如( ) 筋( )力( )
( )( )不舍 小心( )( )
1)爸爸干了一天的活,累得已经( )了
2)山路很滑,游客们一个一个( )地进行。
3)一直玩到天黑,我们几个小伙伴才( )地离开公园。
2、用关联词合并以下这两句话。
没有人看到我是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父亲坚持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3、缩句。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体会文中含义浑刻的语句。
一、课前导学。
同学们,你们都是怎样来学校的呢?是走路来的吧!当有一天这条路不通了,你会怎样来学校呢? 行走有路,生活更有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有喜有忧,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也要像本文的主人翁一样,学会生活,走好自己的路,相信今后我们都能选择好自己该起的路。
二、我预习,我快乐。 1、给形近字组词。
黛( ) 宴( ) 纫( ) 绎( )
袋( ) 宾( ) 忍( ) 译( ) 2、我能理解下列词语,并用它写一句话。
挑拨:
络绎不绝: 三、难句分析,提升阅读能力。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这两句话的意思不一样,前一句写的是真
正的道路,后一句指的是 。
2、从此,一条时装的词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我“进入时装订业之后的收获。
3、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通往广场的路不上一条,这是父亲教导“我”的话,他教导“我”
。
四、课后辅导,我能做。
1、多音字积累。
tiāo( ) f?ng( ) 挑 缝 tiǎo( ) fang( )
2、补充词语,并能对号入座。
( )( )不同 ( )头( )气 ( )( )不绝
( )罗( )布 大喜( )( ) 心( )手( )
1)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
2)指有自己的特色,与大多数都不相同。( )
3)形容多而密集。( )
4)形容过往人、马、车等前后相接,连续不间断。( )
3、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
2)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
4、学了这篇课文,我得到了
的道理。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18*《慈母情深》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我能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 预习导学
1、读了课文,我知道下列词语的意思,并能把它们正确连起来。
龟 裂 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震耳欲聋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裂开。
失魂落魄 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2、我能给多音字组词
gu? ( ) āi ( ) gān( ) 龟 挨 干
jūn ( ) ?i ( ) gàn( ) 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我知道
●课文讲述了( )很想买一本( ),书价( ),但因为( ),我的愿望不能够实现。( )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了“我”钱,让“我”( ),“我”最终有了第一本( )。
●想象一下,文中的一元五角对这贫困的一家人可以( )。
2、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能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抄写一句最喜欢的吗?
外貌:
语言:
动作:
3、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母亲是一个这样的母亲呢?(同桌交流讨论)
4、这篇课文非常感人,你能将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三、拓展练笔
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写一写自己与母亲的小故事,注意要表达真情实感哟。)
四、巩固训练
1、这几个生字我又会认、又会写,还能注音组词。
陷( ) 碌( ) 攥( ) 2、读一读、深入体会。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妈妈在那儿,那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母爱是世界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
世界上一切都可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爱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3、再背一背或唱一唱孟郊的《游子吟》吧!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从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中理解、体会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所饱含的爱,感受不同方式表达的爱。
一、 预习了课文,我能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1、我会拼,我会写
zāogāo cí xi?ng miǎn tiǎn qí tú t?ng xi? ( ) ( ) ( ) ( ) ( ) j?n shan zì h?o chū bǎn yì rú jì wǎng ( ) ( ) ( ) ( )
2、我会组词
楼( ) 歧( ) 誊( ) 豪( ) 搂 ( ) 枝 ( ) 誉( ) 毫( ) 妙( ) 慈( ) 洋( ) 秒 ( ) 滋 ( ) 祥( )
3、我会记住下面词语的意思。 腼腆:本课指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得意扬扬:称心如意,感到非常的满意的样子。 一如既往:跟过去一样。 歧途:错误的道路。
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找两个最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
二、 课堂研讨
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简要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谈一谈,作者写了一首小诗,母亲和父亲分别是怎么评价他的呢?
父亲的态度: 母亲的态度: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同桌交流一下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4、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母亲评价我的诗是精彩极了,这让我( ),而父亲
却评价我的诗糟糕透了,这又让我( ),这时候我对父亲( ),但后来我认识到,父母用不同的方式给了我( ),让我明白了( )。
5、同学们,你们能从课文中勾画出作者心理变化的句子吗?认真体会作者的心情,是由
( )——( )。
6、学习课文写法,课堂进行小练笔。
我们能通过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已感受到了人物的内心,这种写法真不错,我们也来练习一下这种写法。
(1)听到这个好消息,我 。 (2)看到妈妈买生日蛋糕,我 。 (3)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 。 (4)等了半天,他也不来,我 。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语言,辨析人物的心情,读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 三、联系自己生活,体会父母的教育方式
确实如此,生活的每一个人都需要父母的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师长鼓励、赞扬、批评、训斥,甚至打骂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真实故事,讲一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厉要求? 四、完成课后习题
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册)讲学案
课 题:20*、学会看病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预习准备:
1.读熟课文。
2.回顾在生活中母亲关心自己的事一两件。(整理在笔记上) 二、识字写字、积词用词。
1.学法指导:读通读顺课文,找出生新词,注上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达标训练:
(1)正确读准下列的词语,并给生字标上拼音:
打蔫儿( ) 怔住( ) 喋喋不休( ) 雪上加霜( ) 按图索骥( ) 艰涩 ( ) 坠入( ) 忐忑不安( ) 拖沓( ) 磨炼( ) 冷漠( ) 聊胜于无( )
(2)文中易写错的生字是:
(3)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蔫 niān 骥 jì 沓 tà 倚 yǐ (4)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雪上加霜:
喋喋不休:
按图索骥:
忐忑不安:
聊胜于无:
三、初读感知
1.学法指导:带着以下的问题,认真默读,边读边想。
2.达标训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花坪镇五年级语文(上)讲学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