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 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②向上述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气泡生成;
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上述浓度的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上述浓度的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③、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
解析:③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实质上是Zn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传到了铜片上,由H得到电子生成了H2,而铜并没有参加反应.
答案:C
2.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Fe、Cu和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
+
B.由Al、Cu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
C.由Al、Mg和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
+2H2O
D.由Al、Cu和浓HNO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
+
---
解析:前两项都按常规,应该是活泼金属作负极;C项中Al能与NaOH溶液反应,作负极.D项中Al在浓HNO3中钝化,而构不成原电池.
答案:C
3.如图所示,铜片、锌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番茄里,电流计中有电流通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负极
B.两个铜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是阴极
D.两个蕃茄都形成原电池
解析:由于蕃茄汁显酸性,Zn和Cu的活泼性不同,且Zn能与H反应,因此左侧为原电池,右侧为电解池.在左侧,Zn作负极,Cu作正极,在右侧C作阳极,Cu作阴极,故A正确.
答案:A
4.世博会中国馆、主题馆等建筑所使用的光伏电池,总功率达4兆瓦,是历届世博会之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光伏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 B.光伏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C.电流从a流向b
D.图中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
解析:根据图示,光伏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A正确,B错误.外电路中,电流从b流向a,C错误.由于电流从P型半导体流出,因而P型半导体为正极,D错误.
答案:A
5.(2010·新课标全国卷)根据下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2Ag(s)+Cd2(aq)===2Ag(aq)+Cd(s)
+
+
B.Co2(aq)+Cd(s)===Co(s)+Cd2(aq)
+
+
C.2Ag(aq)+Cd(s)===2Ag(s)+Cd2(aq)
+
+
D.2Ag(aq)+Co(s)===2Ag(s)+Co2(aq)
+
+
解析:第一图中Cd:Cd(s)-2e===Cd2(aq),Co:Co2(aq)+2e===Co(s),故B正
-
+
+
-
确;第二图中Co:Co(s)-2e===Co2(aq),Ag:2Ag(aq)+2e===2Ag(s),故C、D正确,
-
+
+
-
A错.
答案:A
6.(2011·南通月考)下列有关电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其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某原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C.因为铁的活泼性强于铜,所以将铁、铜用导线连接后放入浓硝酸中,若能组成原电池,必是铁作负极,铜作正极
D.理论上说,任何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
解析:A项,CaO+H2O===Ca(OH)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B项,会发生反应:KCl+AgNO3===AgCl↓+KNO3,生成的AgCl会使盐桥的导电性减弱,所以不能使用KCl溶液,可换成KNO3溶液,B项错误;C项,由于铁遇到浓硝酸会发生钝化而生成致密氧化膜,故该组合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7.(2011·汕头模拟)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
??反应为xMg+Mo3S4??????MgxMo3S4;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充电放电A.Mg2向正极迁移
+
xB.正极反应为:Mo3S4+2xe===Mo3S24
-
-
C.Mo3S4发生氧化反应
D.负极反应为:xMg-2xe===xMg2
-
+
2x解析:正极反应为Mo3S4+2xe===Mo3S4,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反应为xMg-2xe
-
-
-
===xMg2,负极产生的Mg2移向正极参加反应,C选项错误.
+
+
答案:C
8.(2010·安徽高考)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的H2
-
-
+
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解析:该原电池的化学原理是H2被氧化,在负极(a极)发生反应:H2-2e===2H,H
+
-
+
+
由a极转移到b极,D项正确;O2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b极)发生反应:O2+4H+4e===2H2O,则电子从a极流向b极,A、B两项不正确;C项因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
+
-
压强,不正确.
答案:D
9.上海世博会期间,氢氧燃料电池车进入世博园,园区内实现了公共交通“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H4燃料电池车也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B.燃料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燃料电池的负极
D.氢氧燃料电池把H2和O2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CH4燃料电池工作时能够生成CO2,A项错误;在燃料电池正极,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把贮存在H2和O2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了电能,D项错误.
答案:C
10.(2011·海淀高三期末)高功率Ni/MH(M表示储氢合金)电池已经用于混合动力汽
??车.总反应方程式如下:Ni(OH)2+M??????NiOOH+M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充电放电A.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M+H2O+e===MH+OH
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D.放电时每转移1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NiOOH被氧化
解析: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正极附近c(OH)增大,溶液碱性增强,A对;放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e===M+H2O,B错;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C错;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放电时每转移1 mol电子,正极上有1 mol NiOOH被还原,D错.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2分)(2010·宝鸡市高三质检)金属铜不溶于稀硫酸,可溶于铁盐溶液生成铜盐与亚铁盐.现将一定量的铜片加入到100 mL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不考虑盐的水解及溶液体积的变化)
(1)写出铜溶解于上述混合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铜完全溶解时,溶液中的Fe3、Cu2、H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测得
+
+
+
-
-
-
-
-
-
-
-
-
-
-
溶液的pH=1,则溶解铜的质量是________g,溶液中的c(SO24)=________mol/L.
-
(3)若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1)中的反应,请判断图中的正、负极,并选出适当的物质作电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填在相应的表格中.
X极 Y极 解析:(1)Cu与Fe2(SO4)3反应生成CuSO4和FeSO4,可知离子方程式Cu+2Fe3===Cu2
+
+
正、负极判断 电极材料 电极反应式 +2Fe2;(2)溶液中的Fe3、Cu2、H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测得溶液的pH
+
+
+
+
+
+
+
=1,故c(H)=c(Cu2)=0.1 mol/L,故n(Cu2)=0.1 mol/L×0.1 L=0.01 mol,溶解铜的质量为0.01 mol×64 g/mol=0.64 g;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为:Fe3、Fe2、Cu2、H,而
+
+
+
+
Cu+2Fe3===Cu2+2Fe2,可见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u2的两倍,依据溶液中的电荷
+
+
+
+
+
守恒规律,故0.1 mol/L×3+0.2 mol/L×2+0.1 mol/L×2+0.1 mol/L×1=c(SO2解得4)×2,
-
c(SO24)=0.5 mol/L.
-
答案:(1)Cu+2Fe3===Cu2+2Fe2
+
+
+
(2)0.64 0.5 (3)
X极 Y极
12.(12分)(1)氢氧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上海世博园中的交通工具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气比电解水气氢气更为科学 B.氢氧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更能保护环境
C.以稀H2SO4、KOH为介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相同 D.以稀H2SO4、KOH为介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相同
(2)纯电动车采用了高效耐用的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该电
正、负极判断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铜 碳 电极反应式 Cu-2e===Cu2 -+2Fe3+2e===2Fe2 +-+??池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充电放电
3Zn(OH)2+2Fe(OH)3+4KOH.
①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________ mol K2FeO4被还原.
(3)锰酸锂离子电池在混合动力车等大型蓄电池应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电池反应式为:
??Li1-xMnO4+Lix?正确的是________. ?????LiMnO4,下列有关说法不.
充电放电A.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Li1-xMnO4+xLi+xe===LiMnO4 B.放电过程中,石墨没有得失电子
C.该电池也能在KOH溶液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D.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解析:(1)选项A,电解获得H2消耗较多的能量,而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来分解H2O获得H2更为科学.选项B,氢氧燃料电池中生成物为H2O,对环境无污染.选项C,以稀H2SO4为介质的电池负极反应式为:H2-2e===2H,以KOH为介质的电池负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选项D,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均为:2H2+O2===2H2O.
(2)①放电时,在碱性条件下,负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
②根据电池总反应式可知,2 mol K2FeO4被还原时有6 mol电子转移,所以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有1 mol K2FeO4被还原.
(3)选项A,根据总反应式可知Li失去电子,电池负极反应式为:xLi-xe===xLi,由总反应式减去负极反应式可得放电时的正极反应式为Li1-xMnO4+xLi+xe===LiMnO4.选项B,根据总反应式可判断石墨没有得失电子.选项C,Li能与KOH溶液中的H2O反应,导致电池无法正常工作.选项D,充电过程是放电的逆向过程,外界电源的负极提供的电子使原电池负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标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答案:(1)C (2)①Zn-2e+2OH===Zn(OH)2 ②1 (3)C
13.(12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氧化还原反应:2KMnO4+10FeSO4+8H2SO4===2MnSO4+5Fe2(SO4)3+K2SO4+8H2O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盐桥中装有饱和K2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
-
-
-
+
+-
(1)发生氧化反应的烧杯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从________到________.(填“a”或“b”) (3)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24移向________(填“甲”或“乙”)烧杯.
-
(4)甲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可知:甲烧杯中石墨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MnO4+8H+5e===Mn2+4H2O;乙烧杯中石墨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Fe2
+
-
+
+
-e===Fe3,外电路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a到b.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离
-
+
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即SO24移向乙烧杯.
-
答案:(1)乙 (2)a b (3)乙 (4)MnO4+8H+5e===Mn2+4H2O
-
+
-
+
14.(14分)(2011·东北高三联考)锌银电池比能量大、电压平稳,广泛用于电子手表、照相机、计算器和其他微型电子仪器.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电池总反应为Zn+Ag2O===ZnO+2A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正极材料是________;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移动;负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①电极材料锌可由闪锌矿在空气中煅烧成氧化锌,然后用碳还原来制取,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O+C=====Zn+CO↑,此法为________.
A.电解法 B.热还原法 C.热分解法
②电极材料氧化银可回收利用得到银,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提纯氢氧化钾电解液.电解池内的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②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________(填“A”或“B”)导出.
③在相同条件下,a处与b处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依据电池总反应式:Zn+Ag2O===ZnO+2Ag,锌为活泼金属,故锌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O;Ag2O为正极;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2)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O+C=====Zn+CO↑,说明碳还原氧化锌,故此法为 热还原法,选B.②氧化银不稳定,受热会分解得到银,其化学方程式为2Ag2O=====4Ag+ O2↑.
(3)①电解池的阴极是H放电,故电极反应式为2H+2e===H2↑;②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B导出;③a为电解池的阳极,放出的是氧气,b为电解池的阴极,放出的是氢气,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
O2↑,所以相同条件下a处与b处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答案:(1)Ag2O 正极
Zn-2e+2OH===ZnO+H2O (2)①B ②2Ag2O=====4Ag+O2↑ (3)①2H+2e===H2↑ ②B ③1∶2
+
-
-
-
+
+
-
-
-
高温
高温
△
电解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九章 第一节 针对训练 测与评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