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 82—91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为使在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1.0.2条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1.0.3条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Jl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l8)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的有关规定。

设计在特殊环境(如高温或腐蚀作用)中应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标准的要求。

第1.0.4条 本规程采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分别符合《钢结构用大六角头螺栓》(GBl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型式与尺寸))(GBl229)、《钢结梅用高强度垫圈型式与尺寸》(GBl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l231)或《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形式尺寸))(GB3632)和《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GB3633)的规定。

第1,0.5条 在设计图、施工图中均应注明所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规格、连接型式、预拉力、摩擦面抗滑移系数以及连接后的防锈要求。当设计中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直径的高强度螺栓时,还应注明所选定的需进行抗滑移系数检验的螺栓直径。

第1.0.6条 在高强度螺栓施拧、构件摩擦面处理及安装过程中,应遵守国家劳动保护和安全技术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 连接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1

第2.1.1条 本规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按其不同类型分别考虑下列极限状态:

一、摩擦型连接 在荷载设计值下,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二、承压型连接 在荷载设计值下,螺栓或连接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荷载标准值下,连接件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第2.1.2条 高强度螺栓连接宜按构件的内力设计值进行设计。必要时(如需与构件等强度连接),也可按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设计。

第2.1.3条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得用于下列各种构件连接中: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连接; 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构件连接; 冷弯薄壁型钢构件连接。

第2.1.4条 对壁厚小于4mm的冷弯薄壁型钢,其连接摩擦面处理宜只采用清除油垢或钢丝刷清除浮锈的方法。

第2,1.5条 在同一设计项目中,所选用的高强度螺栓直径,不宜多于两种;用于冷弯薄壁型钢连接的高强度螺栓直径,不宜大于16mm。

第2.1.6条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环境温度高于150℃时,应采取隔热的措施予以防护。摩擦型连接的环境温度为100~150℃时,其设计承载力应降低10%。

第二节 摩搞型连接的计算

第2,2.1条 抗剪连接(承受垂直于螺栓杆轴方向内力的连接)中,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Nvb应按下式计算:

b Nv?k?nf???P (2.2.1)

式中 k——系数,对普通钢结构构件k=0.9,对冷弯薄壁型钢构件k=0.8; nf——传力摩擦面数;

? ——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按表2.2.1—1采用;

2

P--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按表2.2.1—2采用。 Nvb值亦可由表2.2.3查得。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值 表2.2.1-1

连接处构件摩擦面 的处理方法 构 件 的 钢 号 3号钢 16Mn钢或 16Mnq钢 普 喷砂(丸) 0.45 0.55 0.35 0.40 0.45 0.55 0.30 0.35 15MnV钢或 15MnVq钢 0.55 0.40 0.55 0.25 通 喷砂(丸)后潦无机富锌漆 钢 喷砂(丸)后生赤锈 结 钢丝刷清除浮锈或未经处理的 构 干净轧制表面 冷 喷 砂 弯 壁 型 钢 结 构 热轧钢材轧制表面清除浮锈 薄 冷轧钢材轧制表面清除浮锈 镀锌表面 0.4 0.45 0.3 0.35 0.25 0.17 注:当连接构件采用不同钢号时,?值应按相应的较低值取用。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P(kN) 表2.2.1—2

螺栓性能 等 级 8.8S 10.9S 螺 栓 公 称 直 径 (mm) 12 16 20 22 24 27 30 45 70 110 135 188 205 250 100 155 190 225 290 388 第2.2.2条 螺栓杆轴方向受拉的连接中,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应按下式计算:

b Nv?0.8?P (2. 2.2)

第2.2.3条 摩擦型连接同时承受剪切和螺栓杆轴方向的外拉力时,一个高强度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b Nv?k?nf???(P?1.25Nt) (2.2.3)

式中 Nt——每个高强度螺栓在其杆轴方向的外拉力,其值不得大于0.8P。 无外拉力时,连接普通钢结构构件的每个高强度螺栓,在一个摩擦面上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可由表2.2.3中查得。

3

摩擦型连接中每个高强度螺栓一个摩擦面上的受剪承载力(kN) 表2.2.3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lO 11 12 13 14 螺栓的性能 等 级 8.8S 10.9S 螺栓公称 直 径 (mm) M12 M16 M80 M22 M24 M27 M30 M12 M16 M20 M22 M24 M27 M30 预拉力 (kN) 45 70 110 135 1 55 205 250 55 100 155 190 225 290 355 O.25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9 0.35 O.40 0.45 18.22 28.35 44.55 54.67 62.77 O.55 22.27 39.65 54.45 66.82 76.72 10.12 14.17 16.20 15.75 22.05 25.20 24.75 34.65 29.50 30.37 42.52 48.60 34.87 48.82 55.80 46.12 64.57 73.80 88.02 101.47 56.25 78.75 90.00 101.25 128.75 12.37 17.32 19.80 22.50 31.5O 36.00 34.87 48.82 55.80 42.75 5985 68.40 22.27 40.50 62.77 76.95 27.22 49.5O 76.72 94.05 50.62 70.87 81.OO 91.12 111.37 143. 66.25 91.35 104.40 117.45 79.87 111.82 127.80 143.77 1 75.72 注:1.当用于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连接时,表中值应乘以0.89予以降低。 2.当高强度螺栓连接同时承受剪切和螺栓杆柚方向的外拉力时,其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中数值乘以(P?1.25Nt)予以降低。 P 第2.2.4条 在轴向受力构件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处,构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N??f(2.2.4—1) AnN?f (2.2.4—2) A式中 N——轴向拉力或轴心压力;

N′——折算轴力,对普通钢结构构件为:(1?0.5n1)N; nn1)N; n 对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构件为:(1?0.4 An—构件净截面面积; A—构件毛截面面积;

4

n1——所计算截面(连接最外列螺栓处)上高强度螺栓数; n——在节点或拼接处,构件一端连接的高强度螺栓数; f——构件钢材抗拉或抗压强度设计值。

第2.2.5条 抗剪摩擦型连接在动力荷载重复作用下,可不进行疲劳计算;但其连接处的主体金属,应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中有关规定进行疲劳计算。

第三节 承压型连接的计算

第2.3.1条 高强度螺栓的承压型连接,应按表2.2.1—2中数值施加预拉力设计值P,其连接处摩擦面的处理方法与摩擦型连接要求相同。 第2.3.2条 在受剪承压型连接中,每个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应取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的较小者;同时尚应按第2.3.5条控制受剪承载力的取值: 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N?nv?bv?d24?fvb(2.3.2—1)

承压承载力设计值

Ncb?d??t?fcb (2.3.2—2) 式中Nv——受剪面数;

d—螺栓公称直径;在式(2.3.2—1)中,当剪切面在螺纹处时,应用螺纹有效直径de代替d,但应尽量避免螺纹深入到剪切面; ?t——在同一受力方向的承压构件的较小总厚度;

fvb,fvc——螺栓的抗剪和母材承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3.2中采用。

承压型连接的强度设计值(kN/cm2) 表2.3.2

名 称 螺栓性能等级 构 件 钢 材 8.8S 10.9S 3号 钢 16Mn钢或16Mnq钢 钢材厚15MnV钢或 16MnVq钢 度(mm) 钢材厚度(mm) ≤16 17~25 26~36 ≤16 17~25 26~36 抗剪fbv 25.0 31.0 / / / / / / / 承压fbc / / 46.5 64.O 61.5 59.0 66.5 64.O 61.5 5

第2.3.3条 承压型连接承受螺栓杆轴方向的外拉力时,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所应按式(2.2.2)计算。

第2.3.4条 承压型连接同时承受剪切和螺栓杆轴方向的外拉力时,每个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外力应满足式(2.3.4—1)和(2.3.4—2)的要求。

(Nv2Nt2)?()?1 (2.3.4—1) bbNvNtNcb Nv? (2.3.4—2)

1.2式中 Nv,Nt--每个高强度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

Nvb、Ntb、Ncb——每个高强度螺栓的受剪、受拉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 第2.3.5条 在承受剪切或同时承受剪切和螺栓杆轴方向拉力的承压型连接中,高强度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不得大于按摩擦型连接计算的1.3倍。 第2.3.6条 轴心受力构件采用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处,构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N?f(2.3.6) An第四节 接头设计

第2.4.1条 在同一接头同一受力部位上,不得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与承压型连接混用的连接,亦不得采用高强度螺栓与普通螺栓混用的连接。在改建、扩建或加固工程中以静载为主的结构,其同一接头同一受力部位上,允许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与侧角焊缝或铆钉的混用连接。并考虑其共同工作。 在同一接头中,允许按不同受力部位分别采用不同性质连接所组成的并用连接(如梁柱刚节点中,梁翼缘与柱焊接,梁腹板与柱高强螺栓连接)并考虑其共同工作。

第2.4.2条 在不同板厚的连接处,应设置垫板,垫板两面均应作与母材相同的表面处理。当板厚差小于或等于3mm时,可参照表3.4.3所列方法处理。

第2.4.3条 在下列情况的连接中,高强度螺栓的数目应予以增加: 一、一个构件借助垫板或其它中间板件与另一构件连接的承压高强度螺栓

6

数,应按计算增加10%;

二、搭接或用拼接板的单面连接的承压高强度蠕栓数,应按计算增加10%: 三、在构件的端部连接中,当利用短角钢连接型钢(角钢或槽钢)的外伸肢以缩短连接长度时,在短角钢两肢中的一肢上,所用的高强度螺栓数,应按计算增加50%。

第2.4.4条 组合I字梁翼缘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图2.4.4),宜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并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翼缘板与翼缘角钢连接的高强度螺栓:

aV?S1()?Nvb (2.4.4--1) nI式中 S1——冀缘板毛截面对梁中和轴的面积矩; d——翼缘上高强度螺栓间距;

n——在间距。范围内的高强度螺栓数; V——梁计算截面上的剪力; I——梁的毛截面惯性矩。

二、翼缘与腹板连接的高强度螺栓:

aV?S22?1???F2()?()?Nvb (2.4.4—2) nIlz式中 F——集中荷载值(对动力荷载应考虑动力系数);

?——系数,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1.35,其它梁=1.0;

lz——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边缘上的假定分布长度,可按下式计算lz=a1+2hy

a1——集中荷载沿梁跨度方向的支承长度,对吊车梁可取为50mm; hy---自吊车梁轨顶或其它梁顶面至腹板与翼缘连接栓孔中心的距离(当双排孔时为下孔);

?1——系数,当荷载作用于上翼缘且梁的腹板刨平顶紧上翼缘时,?1=0.4;其它情况?1=1.0;

7

S2—翼缘毛截面(包括翼缘板、翼缘角钢和腋板)对梁中和轴的面积矩。

图2.4.4 组合I字梁翼缘连接示意图

第2.4.5条 T型受拉连接接头(图2.4.5),应采用刚性较大的端板,如加厚端板或设置加劲板。

一、弯矩作用下,受拉边端高强度螺栓承受杆轴方向的最大拉力按下式计算:

Nt1?M?y1(2.4.6—1) 2m?yi式中 y1—螺栓群中和轴至最大拉力螺栓的距离; yi—每列第i个螺栓至螺栓群中和轴的距离, m——螺栓列数。

由公式(2.4.6—1)算得的螺栓最大拉力不得超过0.8P。 二、普通钢结构构件端板接头的受剪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b[Nv]?0.9?(nP?1.25?Nt1)(2.4.6—2)

式中 n—接头螺栓总数;

∑Nt—受拉区各螺栓听承受批力之和,即 ∑Nti—Nt1?Nt2?Nt3???????

8

第2.4.7条 承受轴向力、弯矩、剪力共同作用的拼接接头(图2.4.7)中,高强度螺栓承受的剪力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N1?[N(M?V?e)y12V(M?V?e)x12?]?[?]?Nb (2.4.7—1) 2222nn?(xi?yi)?(xi?yi)式中 N1—受力最大处(对角)的一个高强度螺栓承受的剪力; M、N、V—拼接接头处所承受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 n——拼接接头一侧高强度螺栓数;

xi、yi—拼接接头一侧螺栓群中心至第;个螺栓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x1、y1—螺栓群中心至最远端一排螺栓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e——螺栓群中心至拼接中心的水平距离; 当yi/xi?3时,公式(2.4.7—1)可简化为下式:

N1?(NMy12V2b(2.4.7—2) ?)?()?N2n?yin 公式(2.4.7—1)、(2.4,7—2)中Nb为一个高强度螺栓的设计承载力。对摩擦型连接,该值按公式(2.2.1)寸算;对承压型连接则按公式(2.3.2—1)、(2.3.2—2)二者计算所得承载力设计值中的较小值。

第2.4.8条 I字形截面梁的全截面拼接接头(图2,4,8),可按弯矩由翼缘和腹板共同承担的方法计算,也可按弯矩由翼缘承担,剪力由腹板承担的简化方法计算。

9

按弯矩由翼缘和腹板共同承担计算时,翼缘上的高强度螺栓承受的剪力可按下式计算:

N1f?M1?Nb(2.4.8—1) N?h式中 N1f—翼缘拼接处每个高强度螺栓承受的剪力;

M1?M?I1(2.4.8—2) IM—拼接处的弯矩,

n——翼缘拼接接头一侧的高强度螺栓数;

h——梁高;

I1—冀缘对梁中和轴的毛截面惯性矩; I——梁的毛截面惯性矩;

Nb——按第2.4.7条规定采用。

腹板上的高强度螺栓按公式(2,4.7—1)或(2.4.7—2)计算,但取N=0,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在线全文阅读。

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6247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