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2016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 气候复杂多样

【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度特点,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2、 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 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读图,再结合上一节课学习的“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以及初一所学的“纬度与气温”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以及特点,属于知识的递进。同时学完本节为学生下一节更好的掌握我国“气候类型”做铺垫。 【重难点】 我国气温、降水分布以及对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读图探究、引导分析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用多媒体播放东北地区、海南岛地区冬季的图片,并找同学说说到两个地区旅游时见到的景观。 思考:为什么同一时间景色不同? 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发言,说出旅游时的所见所闻。 生答:在海南三亚见到的是阳光沙滩、在东北见到的是冰天雪地。 学生间相互探讨为什么会这样?与第一章学的“我国幅员辽阔”有什么相关性? 设计意图 用美丽的图片与同学的所见所闻,直观性强,吸引学生兴趣。 同时引入本节 感悟 导入 衔接与过渡 合 作 探

那么我国的气温夏季具有什么特点呢?大家暑假旅游时是否 发现两地的巨大差异? 探究一:气温的南北差异 (将P34 活动题在讲课时就顺带出来,不让学生单独作思考题,减轻学生“遇 1

究 到题目就不知怎么说了”的固定思维,在看图的同时就顺着老师的思维将答案说出来,然后再看活动题,让学生再说一遍答案,强化记忆,同时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1. 学生说出等温线大致与纬中国1月(代表冬季)平均气温分布 线平行,引导学生说出纬 度因素影响温度。 读图指导: 同时看到距离冬季风源地的1、找:16℃、8℃、0℃、—8℃、—16℃、—24℃地方温度较低,引出冬季风因素。 等温线; 看:等温线与纬线的大致位置关系 同时以内蒙古为例结合上节课学的“季风区与2,.学生用彩笔将此线重点画一遍,加深记忆。 非季风区”知识说一说“温度与冬季风的”关系 2、画:0℃等温线 3.海口市与漠河县的温差 看:大致经过的地区及南北气温的分布 16-(-24)=40℃ 再加上漠河低于-24度,海口 高于16度因素,所以称为近50度 3、算:海南海口市与黑龙江漠河县的温差 想一想为什么课本上有“温差近50℃” 的说法? 师小结: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 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和冬季风

通过同学讨论既能加深以前所学,又能对本课知识自然引出 让学生认真分析每个数据的由来,而不是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 2

(展示) 1、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6℃以上——普遍高温 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地势高 影响因素:地形地势 中国7月(代表夏季)平均气温分布 2、28—8=20℃ 读图指导 3、7月份等温线分布较1月份找: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 稀疏——温差小 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 算:南北的温差 比: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 的疏密程度 4、夏至日,太阳照射北半球{补充} 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夏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的太阳光热多,且越向北白昼分析:三地温差不大的原因? 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 就越多,所以夏季南北温差不 大。 地点 纬度 正午太 昼长时间 阳高度 漠河 53°N 59°58′ 16时55分 北京 39°N 73°32′ 15时1分 重点记忆:青藏高原 广州 23°N 89°41′ 13时35分 师小结: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影响因素: 地形地势因素 教师归纳总结气温分布特点:

3

由于上述原因,我国各地气温差别很大,造就了热量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也有深刻的影响。展示一组水果图片。教师点评小结,这些水果的分布需要有适宜自己生长的热量、水源和土壤,因而呈现出南北的差异性。根据各地的热量差异划分不同的温度带。 学生说出日常的水果,并讨论起来源地。 衔接 与过渡 探 究 合 作 (探究二)温度带 1、 找学生朗读“活动积温”的定义: 记住名词与计算方法 通过计算展 示比较,对定义进行解读。 2、 一段时期内 ≥10℃持续期内的 3、 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计算:某段时间内日平均气温分别是: 动手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11、10、10.5、9.9 、12 让学生计算此段时间的活动积温。 2、多媒体展示我国6个温度带 学生动手画简图 找出五带一区, 说出名称: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加深印象 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指出以下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特别注意:新疆维吾 尔自治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 华北平原所在的温度带? 枣庄市处于 :_____________ 读图2-2-8进一步了解农作物及其熟制

4

中温带:喜凉作物,一年一熟 暖温带:喜温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亚热带:一年两至三熟 小结:积温值越大,可供作物生长的种植期越长,因而一年内成熟的次数随之增加。 【思考题】:为什么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质量好? 学生讨论 老师从“熟制”角度提示 东北大米一年一熟,生长期长,养分积累多 用生活中的常识,与本课知识相关联,避免学生走神,时刻关注,并放松思维,避免劳累。 承转 合作 探究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还表现在各地的干湿状况差异很大。 (探究三)干湿地区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 读图分析 1、我国主要有哪些干湿地区? 2、指出以下地形区: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 华北平原所在的干湿地区, 并指出枣庄市所在的干湿地区。 3、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3. 找出800mm、400mm、200,mm 等降水量线,分别5 与干湿地区对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2016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在线全文阅读。

2015-2016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624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