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天山景物记(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天山景物记

碧 野

[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学习交错运用时间和空间顺序组织材料,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 3.了解天山奇丽的景色和丰饶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运用比较复杂的记叙方法写景状物;写景,按一定的顺序;状物,须抓住景物的特征。

2.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专业链接]

天山中的名贵药材 [教学方法]

讲解法、欣赏、PPT、图片、天山视频 [课堂拓展]

与天山有关的影视剧和人物:《七剑下天山》、天山童姥、歌曲、 [教学步骤及内容]

【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天山景物记》,天山是位于我国新疆的一座神奇、雄伟的山脉。今天我们就要随着作者碧野,一天去领略天山之美。在进入天山之前,我们要做好一些知识准备工作。首先了解一下美丽的新疆。

师生互动:我对新疆知多少?(让学生回答,自己知道的新疆)。

知识补充:(新疆地图)妙解新疆的“疆”字形结构:“畺”——三山夹两盆”。 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166万平方公里,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陆地边境线最长(5000公里,占全国四分之子)、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其地形可用“三山夹两盆”形象的概括。三横代表三座山脉,即北面的阿尔泰山脉,南部的昆仑山脉,中部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即“两田”。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

1

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

新疆气候属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水量少,空气干燥,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号称“火洲” 的吐鲁番为33℃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49.6℃,居全国之冠。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之说。

在新疆人眼中,南疆与北疆是截然不同的:北疆意味着高山和草原,意味着喀纳斯和那拉提草原;南疆则意味着沙漠和戈壁;北疆意味着草原文化,南疆则意味着农业文明;北疆意味着哈萨克和卫拉特蒙古,南疆意味着维吾尔和塔吉克;北疆意味着骏马和歌声,南疆意味着木卡姆和舞蹈。

歌曲欣赏:新疆景物奇美,物产丰饶,就像歌曲中唱的“我们新疆好地方”(播放MTV《我们新疆好地方》,时长3分37秒)

了解了新疆,下面我们就正式开始我们的“天山之旅”。

【引子】

欣赏天山专题片: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个短片,先对天山有一个直观印象。(播放专题片《自然奇观:亚洲天山》,时长:8分38秒)

欣赏完美丽的天山,想必大家已对天山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要想进一步了解天山,我们就必须走进天山,接触天山,感受天山。下面我们就走进天山,我们的导游是作家碧野(原名黄潮洋,广东人,现代作家)。

课文标题——《天山景物记》。

【自读课文】并思考各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小组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师生互动】体会文章结构

这是一篇天山游记,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天山景色多姿,物产丰富,可供写作的素材广泛,这些素材如不合理安排,就将杂乱无章。这就涉及文章组织材料的顺序问题。

2

1、写景类记叙文组织材料一般有哪些顺序?(学生根据原有知识贮备,讨论回答)。

空间顺序(内外、上下、高低)、时间顺序(早晚) 2、文章写了哪些景物?(11组)

雪峰、溪流、森林、野花;夏季牧场;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天然湖与果子沟

3、文章整体上可以分为几部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天山的地理位置,概括描写它的壮丽景色(概括了解)——远望天山(美丽多姿)(PPT图片)

第二部分:走进天山(感受奇美)。(分四组景物)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表达意愿)。 4、厘清顺序

“雪峰·溪流·森林·野花”

这一部分,从大处着笔,写进山途中所见景物,描绘天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一幅境界开阔、优美动人的风景画。整个部分按天山自然风光为序,极有层次。 这一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试从文章中找到能体现顺序的语句。 进入天山:

雪峰──白云──像白缎绣上暗花

雪水──像银练 (比喻) 溪流──像盛开的白莲 再往里走:

原始森林——密、幽静(映衬) 再往里走:

野花——五彩缤纷、高、大,像织绵、彩霞、虹、赛过玛瑙盘(比喻) 顺序:从外到内(森林、野花),从高到低(雪峰、溪流)

2.“迷人的夏季牧场”

“迷人”是夏季牧场的主要特点。围绕这个特点从七方面进行描写,前三个自然段由远及近,从概貌到牧羊女一步一步按空间顺序描写,后面则从黄昏到深夜,按时间顺序写。既写了声音,又写了色彩;既写了雨中的朦胧景色,又写雨后的清新姿态。主要写草原上活动的景色,最后又特意渲染草原之夜的宁静,使读者跟随作者遐想,

3

回味千里牧场的绮丽风光,领受草原妩媚、温柔、宁静的诗情画意。 (1)牧场概貌(8自然段) (2)牧群肥壮(9自然段) 牧场景物(按空间顺序) (3)牧女幸福(10自然段) (4)阵雨前后(11自然段) (5)黄昏美景(12自然段)

(6)欢乐的夜晚(13─14自然段) 牧民生活(按时间顺序) (7)宁静的深夜(15自然段)

“野马·蘑菇·旱獭·雪莲”

这部分由夜牧,自然地引出“野马”,由“野马”进而写到天山上的奇珍异品“蘑菇·旱獭·雪莲”。

前面两部分是写景,按一定的顺序,这部分是状物,抓住景物的特征。 习性──夜间混入牧群,黎明分群而去 野马 雄姿──鬣鬃的描写

形体──又大又肥厚 按时间顺序 颜色──雪白

蘑菇 数量──繁星似的 味道──鲜甜的滋味

经济价值──用水獭类比 旱獭 习性──冬眠时间长

外形──胖墩墩、圆滚滚、毛色黄发亮 肚子拖着地面 动作──短短的四条腿行走迟缓 按高低顺序

形态──玉琢似的、洁白晶莹、柔静多姿

雪莲 习性──生长在奇寒环境,根部扎入岩隙,汲取着雪水 功用──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4

“天然湖与果子沟”

这部分先写天山高处的巨大的天然湖泊,然后循着山涧而下,再写深山野谷溪流边“果树夹岸的野果子沟”,点出人们利用“大自然珍品”的前景,这里“溪流”又与第一部分末尾相呼应。 奇──山的高处

幽静──天鹅的叫声(以动衬静) 天然湖 高处望──碧水茫茫

湖色多变 近处看──鳞光闪闪 上下为序 近望远──颜色越深 先上后下 春天繁花开遍峡谷 果子沟 富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秋天果实压满枝头

(二)用词造句形象贴切──绘形、绘声、绘色

1.语言清新、优美、洗练、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的风土人情,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把景物描绘得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与作者娴熟地运用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比喻,全文共有30多处。举例如下: 描绘形态:“塔松像无数撑天的巨伞” 描绘声音:“银铃似的丁当声”

描绘动态:“水从悬崖上像飞练似的泻下”

描绘色彩:“绿色的深谷里也散着一顶顶牧民的蒙古包,像水洗的玉石那 么洁白”

描绘感觉:“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崐 以触摸到凝脂似的的感觉” 2.名句赏析:

(1)“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赏析: 写雪水飞流的壮美景象,景象中又见柔美。“飞泻”、“冲激”,言其“壮”;

5

白莲暗喻浪花,言其“柔”。“抛”字用得传神形象,寓美感于景物之中。本句与前句写白云在雪峰间投下的云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2)“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赏析: 用通感的手法,写天山深处树木一片青翠(山色柔嫩)、山坡逐渐平缓(山形柔和)的景状。凝脂,一般比喻皮肤洁白柔滑,文中形容山色和山形,以触觉喻视觉,渗透着作者对天山的热爱之情。

(3)《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第三段、第四段。

赏析: 第三段写原始森林“大”“密”“静”“富”的特点。以“蜿蜒无尽”写大;以“重重叠叠的枝丫间,只漏下点点细碎的日影”及“林外阳光灿烂”与“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光”的对比写密;“马蹄声”及“几声鸟鸣”反衬幽静;“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说明富饶。

第四段主要写野花艳美、高大、茂盛。以连续喻体“织绵”“彩霞”“长虹”的排比,喻野花之艳美;以“花海”喻野花之茂盛;以“朵儿赛过八寸的玛瑙盘”直接写花之大;“浮”既写花长得密,又写花高;“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你最心爱的大鲜花”,熔野花之高、大、密、美于一炉。 (4)《迷人的夏季牧场》第五段。

赏析: 主要用绘色的描述展示牧场黄昏的诱人美景。落日余辉与碧绿的草原互相辉映,宛若一幅灿烂的油画,而银灰色暮霭中点缀着点点红火光的草原,仍不乏宁静而又美好的意境。

欣赏刀郎的《新疆好》

6

白莲暗喻浪花,言其“柔”。“抛”字用得传神形象,寓美感于景物之中。本句与前句写白云在雪峰间投下的云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2)“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赏析: 用通感的手法,写天山深处树木一片青翠(山色柔嫩)、山坡逐渐平缓(山形柔和)的景状。凝脂,一般比喻皮肤洁白柔滑,文中形容山色和山形,以触觉喻视觉,渗透着作者对天山的热爱之情。

(3)《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第三段、第四段。

赏析: 第三段写原始森林“大”“密”“静”“富”的特点。以“蜿蜒无尽”写大;以“重重叠叠的枝丫间,只漏下点点细碎的日影”及“林外阳光灿烂”与“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光”的对比写密;“马蹄声”及“几声鸟鸣”反衬幽静;“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说明富饶。

第四段主要写野花艳美、高大、茂盛。以连续喻体“织绵”“彩霞”“长虹”的排比,喻野花之艳美;以“花海”喻野花之茂盛;以“朵儿赛过八寸的玛瑙盘”直接写花之大;“浮”既写花长得密,又写花高;“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你最心爱的大鲜花”,熔野花之高、大、密、美于一炉。 (4)《迷人的夏季牧场》第五段。

赏析: 主要用绘色的描述展示牧场黄昏的诱人美景。落日余辉与碧绿的草原互相辉映,宛若一幅灿烂的油画,而银灰色暮霭中点缀着点点红火光的草原,仍不乏宁静而又美好的意境。

欣赏刀郎的《新疆好》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天山景物记(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天山景物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287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