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邱丽娟,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大专学历,省骨干班主任,龙岩市语文骨干教师,龙岩市第二批名师。曾获县作文教学评优一等奖,市作文教学评优二等奖,市说课比赛一等奖。主持省、市、县课题研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被评为龙岩市优秀班主任,多次评为县级先进教师。
《以小见大悟母爱》教学设计
执教:永定区高陂中心小学 邱丽娟
指导:永定区高陂中心小学 陈建章 林玉兰 教学议题:以小见大悟母爱 执教年级:五年级
选文篇目:《慈母情深》《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母亲的“存折”》《妈妈喜欢吃鱼头》
教学目标:
1、通过温习课文《慈母情深》及三份阅读材料,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阅读四篇文章,通过默读、浏览、跳读、扫读、猜读等方式,提高阅读的检索和理解能力。
3、通过抓住关键词读读议议,体会深深的母爱,同时关注文章通过选取生活小事,以小见大,表现母爱的方法。
教学重点:阅读四篇文章,通过默读、浏览、跳读、扫读等方式,提高阅读的检索和理解能力,通过抓住关键词读读议议,体会深深的母爱。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通过选取生活小事,以小见大,表现母爱的方法,并在自己的习作中迁移运用。
课前交流:
《朗读者》“同桌妈妈” 出示图片:董卿
问:这是谁?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你看过她主持过什么节目?最近播得特火的节目是什么?(朗读者)《朗读者》为什么吸引人?不是因为他们朗读有多专业,而是他们的故事太感人。
1
出示图片:陶艳波、杨乃斌母子的图片 播放杨乃斌朗读冰心《不为什么》视频。
师:刚才,有不少同学笑了,大概是觉得他读得不好吧。
师深情讲述:这个女士叫陶艳波,她被称为“同桌妈妈”,她儿子叫杨乃斌,他们曾获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在儿子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失去了听说能力。为了让儿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地读书、工作,陶艳波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儿子听课,她记笔记,回家以后再为儿子梳理讲解,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陪伴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而如今,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为残疾人工作。16年的陪伴,16年的不离不弃,为了什么?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孩子们,这就是母爱,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母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议题
同学们,母爱是个永恒的话题,她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欣赏、去品味、去敬仰。今天“群文阅读课”我们要欣赏四篇有关母爱的文章。第一是梁晓声的《慈母情深》,第二是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第三是肖铃的《母亲的“存折”》,第四是陈运松的《妈妈喜欢吃鱼头》。这四篇文章都是选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表现母爱的。(板书课题)
二、温习课文《慈母情深》 1、温习《慈母情深》
⑴想一想课文写一件什么事,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指名交流。
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贫苦辛劳的母亲不顾的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相机板书:买书。
师:读了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其中的母亲留给你什么印象? ⑵出示阅读单
师:一块五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可是梁晓声却把当作一份沈甸甸的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读进文中就能感受到作者的体会。
2、出示阅读提示:用跳读的方法找出最能表现母爱的句子,用“△”标出关键词,并简单的短语批注自己的感悟。
2
(温馨提示:跳读,就是不依次序,跳越章节读书。) 3、交流展示:被母爱感动的关键词句,感悟母爱。 重点交流句子:
⑴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关键词“震耳欲聋”突出母亲工作环境噪音大,为了养家糊口,母亲长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承受家庭的。)
⑵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关键词:“龟裂”体会母亲的辛劳,长期干脏活、累活,手到处裂开了口子。) ⑶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动作描写,关键词四个“立刻”,体会母亲分秒必争,拼命挣钱,刻画出一位辛劳的母亲形象。)
过渡:梁晓声读懂了母爱,可是有一个孩子却没有读懂,我们来听听毕淑敏是如何对孩子解释的。用同样的方法再读肖铃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倾听毕淑敏作为一个母亲的内心独白。
(二)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1、出示阅读提示:
⑴快速地默读,想一想《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的主要内容。
⑵用跳读的方法找出最能表现母爱的句子,用“△”标出关键词,并简单的短语批注自己的感悟。
2、交流展示
⑴课文选取的事件及主要内容。 指名交流。
主要内容:这篇讲述了作为母亲的“我”不曾打过其他任何人,却因孩子越来越不懂事,万般无奈下不得不拿出最后的武器“打人”,然而却是打在儿身疼在“我”心。
⑵解读我被母爱感动的关键词,感悟母爱。 重点交流句子:
⑴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
3
(关键词:谨慎,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比作“穷人”,“殴打”比作“最后的金币”。形象地表明了殴打是母亲在所有方法和努力都宣告失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最后的手段。)
⑵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相等”“精确”惩罚孩子时,也在惩罚自己,体现了母亲的孩子时的无奈与不舍。)
⑶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写出了母亲打孩子时心里的凝重和辛酸,写出了作为母亲们的共同心声——打在儿身上,疼在娘心里。这些充满睿智和哲理的话,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母亲在爱的天平上面对真爱和溺爱的痛苦抉择。)
3、完成阅读单
(三)读《母亲的“存折”》和《妈妈喜欢吃鱼头》 1、出示阅读提示,同上。 2、交流感悟《母亲的“存折”》 ⑴课文选取的事件及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母亲的存折存的不是钱,内页其实是一叠白纸,上面爬满了许多歪歪斜斜的汉字,记录着家里所有人喜欢吃的东西,所穿衣服和鞋子的尺寸。
⑵解读我被母爱感动的关键词,完成阅读单。 《母亲的“存折”》重点交流:
a.她看到我正在帮她洗那件衣服,一种紧张的神情一下子爬到了她苍老的脸庞上。母亲叫住我,一把从水里提起那件衣服,然后一边埋怨我,一边十分着急地把手伸进衣兜里一阵摸索。
(“紧张、埋怨、着急”看出母亲视这一份“存折”如珍宝。)
b.我偷偷地拿起母亲放在桌上的存折,那根本就不是一本真正的存折!内页其实是一叠白纸,上面爬满了许多歪歪斜斜的汉字,记录着家里所有人喜欢吃的东西,所穿衣服和鞋子的尺寸。
4
(“爬满”记录得非常详细,母亲老了,记性大不如前了,生怕自己忘了孩子的喜好,所以把它们记录下来。母亲记性大不如前了,甚至好几次在外面迷路了,但她却能详细地记得孩子们的喜好,正如作者说的:岁月能够冲垮的只是她的记忆力,但根本无法抹去母亲对子女们无尽的爱。)
3、交流感悟《妈妈喜欢吃鱼头》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小时候作者家里很穷,吃鱼时妈妈总是把鱼肚子上的肉给作者,鱼头留给自己吃。后来作者外婆来他家,他发现外婆也爱吃鱼头,作者长大以后,有了女儿,他的妻子也是喜欢吃鱼头,把鱼肚子的肉留给女儿吃。
重点句子交流:
⑴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
⑵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孩子,你吃。” ⑶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的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
(外婆、妈妈、妻子扮演一个相同的角色,他们的动作都是一样的:夹起鱼头到自己碗里,或挑或捡去几根大刺放到孩子碗里。)
⑷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女人作了母亲,都充满本能的母爱。) 4、完成阅读单 阅读单 文章 《慈母情深》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母亲的“存折”》 《妈妈喜欢吃鱼头》
(四)看表格,梳理四篇文章异同。
1、相同点:几篇文章都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写,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真情”;都表现母爱的无私、伟大。
5
选取事件 买书 责打 记喜好 吃鱼头 感悟到的母爱 辛劳慈爱 用心良苦 无微不至 不留痕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以小见大悟母爱”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