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
方案
1
目 录
一、学院概况 ......................................................................................................................... 4 二、建设基础 ......................................................................................................................... 4
(一)区位环境优势显著 ............................................................................................. 4 (二)适应工业强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优势和服务面向 ...................... 5 (三)良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 6 (四)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 6 (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具备良好基础 ................................................................ 7 (六)“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基本形成 .................................................................... 7 (七)建立了“四个融合”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 7 三、建设内容 ......................................................................................................................... 8
(一)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 8 (二)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扩大企业在职职工培训规模 ............ 11 (三)开发一体化课程,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 ..................................................... 16 附件一:重点专业校企合作项目建设方案 ..................................................................... 21
(一)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 21 (二)数控技术专业 ................................................................................................... 22 (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 24 (四)现代纺织技术专业 ........................................................................................... 25 (五)光电子技术专业 ............................................................................................... 27 (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 29 (七)电子商务专业 ................................................................................................... 31 (八)空中乘务专业 ................................................................................................... 33
2
附件二:罗田理工中专教师转岗培训相关材料 ............................................................. 35
(一)罗田理工中专教师转岗培训各专业课程设置 ............................................. 35 (二)罗田理工中专教师转岗培训安排 .................................................................. 41 附件三:数控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 44
(一)我院国家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概况 .............................................................. 44 (二)一体化教学课程改革及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 ............ 46 (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发 .................... 48 (四)加强适应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 66 (五)加强适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训条件的建设 ..................................... 71 附件四: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 77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 77 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课程开发思路 ...................................................................... 83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发 ............................ 85 四、建设适应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师资队伍 .......................................... 112 五、适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训条件建设 .................................................. 118 附件五: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一览表 .............................................................. 123 附件六: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 124
3
一、学院概况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湖北省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全国重点建设师资培训基地;2004年12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06年12月被确定为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7年11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07年12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校园占地面积1610亩,建筑面积51.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73亿元;教师总数1228人,其中专任教师819人,兼职教师287人;教授14人,副教授204人;14个系、57个专业;在校生数17364人;年办学收入1.2亿元;教学设备值9708.69万元;实训中心37个、实验室162个、校外实训基地183个;图书馆纸质藏书65.5万册、电子藏书40万册。目前已具备了容纳在校生20000人、每年为社会输送6000-7000名高技能人才、年职业技能培训10000人次的人才培养能力。 二、建设基础
(一)区位环境优势显著
学院地处湖北最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湖北省是我国工业大省,“十一五”期间,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确定了4个目标:做强做大支柱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发展和完善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以培育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石化、食品和纺织6个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支柱产业为重点,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现代制造、网络通信、纺织、生物制药、电子商务和航空服务等行业将会有大的发展。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经济政治中心,在“十一五”期间,要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
4
教育基地、交通通信枢纽,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心,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十一五”期间实施10个“百亿产业”,分别是光通信、移动通信、半导体、消费电子、激光、创意软件、生物医药、高科技农业、环保、现代装备制造业等,逐渐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现代制造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以富士康、中芯国际、美国IBM等为代表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落户“武汉·中国光谷”,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近50家。这些企业入驻后,每年带来人才需求(指“十一五”期间)年均20万人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高技能人才。
良好的区位优势为学院实现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产业依托,为学院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保障,也为学院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适应工业强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优势和服务面向
多年来,学院针对湖北省经济发展战略和学院所在区域的产业特征,利用校企相依、产学相连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综合性职业院校专业布局适应面广的优势,灵活调整和设置光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空中乘务等专业。目前,学院已开设专业57个,有国家精品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校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0个。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光电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现代纺织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空中乘务等专业已经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同类学校中具有一定影响。
学院根据“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方向,利用“学校+企业+社会”的合作机制,根据东湖开发区及光谷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华中数控、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武汉联合药业集团等100余家企业签定订单培养协议,学院已为周边企业培养4000余名毕业生,成为开发区及光谷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所需高技能人才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