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这是一场怎样的雪?谁来说一说? 生:好大的雪。
师:谁能说说这场雪大到什么程度? 生:大到不能再大。 师:还是没有说清楚。 生:顶到我们的膝盖了。 师:没到膝盖了。
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鹅毛大雪。 师:还不够大,也不就像个鹅毛吗? 生:冰天雪地。 生:无法想象。
师:无法想象,但还得想。 三、品雪之情怀
师:我们中国有一位伟大的,了不起的充满想象的诗人,就是李白。他的想象绝对的超凡脱俗。请看,他写过这么最大的雪。(出示课件: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在燕山这个地方,读燕山(生齐读燕山)读第一声不要读第四声。请看,李白看到的这个雪是大到什么程度?(学生齐读燕山雪花大如席) 师:它大得像什么? 生齐:席子。
师:就是我们夏天铺在床上的那个的席子,你们小时候还不行,睡爸爸妈妈的大床。看我的手势才能读好。
生1:读燕山雪花大如席。(教师配上动作) 师:再上去呀,你那是小席子。 生1:读(教师配上动作)
师:再练一遍,教师示范读。生1读,教师配上动作。(学生鼓掌)
师:错了,拍什么手,根本就没读准。教师范读大如席,不要读大如席(教师学学生的语气读) 再给你一次机会,能行吗?不敢啦!读,冰雪聪明的人。一起做动作,你会更加读得好。(指名生读)
师:好的,这次给点掌声了。要听得懂,要看得懂。(齐读) 师:读大雪该怎么读?谁明白读大雪该怎么读?
生:读大雪的时候,雪刚下下来要读得声音小点,读到最后比喻句就要读得很大。 师:尤其是哪个字要读得很大? 生:席。
师:不仅是席字,而且还有(生:大。)
师:大字要读得响,席字要读得(生:长)往上(生:升)扬。来,预备齐。(学生齐读) 师:大雪会读了,小雪会读吗?小雪会读吗?(出示课件:微风揺庭树,细雨下帘隙。)读读看自己琢磨(学生自读),第一遍读通了,第二遍该琢磨了怎么把大雪读小了。(学生自读) 师:肯定行吗?你比别人少练了一遍,肯定行吗?给你个机会。(指名读)
师:我说了吧!我说了吧!这样学习能成吗?人家在练你不在练,拼命想着要表现自己,结
果摔了一大跤。谁读? 生2:读。
师:刚才声音要注意了,刚才大雪是声音响的,现在小雪就(生2再读) 师:你知道什么原因吗?我不敢把话筒凑过来什么原因吗? 生:要是把话筒凑过来,他声音太大了就不像小雪了。 师:要控制我们的声音。你来把第二句再读好一点。(指名读 教师范读 师生齐读)
师:这真是一首神奇的诗呀,如果这首诗中的雪是一场大雪,咱们该怎么读?(师读题《咏雪》生齐读整首诗)
师:如果这是一场下零星的小雪该怎么读?(生齐读整首诗) 师:这真是一场神奇的雪呀!
师:看到了这样一场雪,你最想做一件什么事情? 生:打雪仗。 生:堆雪人。 生:划雪。 生:溜冰。 生:堆雪人。
师:都喜欢堆雪人,是吗?同学们如果你堆雪人堆得细一点,堆得精一点。堆得巧一点,那就堆出了艺术来,那叫雪雕。
师:看到雪雕了吗?你在哪儿看到的? 生:在南京北门桥那儿有一个。
生:在下雪的时候看到其他人能堆出雪雕。 师:那看看我看到的雪雕,好吗?你看,在我国的哈尔滨,有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叫太阳岛。每年的12月到1月,全世界许许多多的人都涌向这里,他们或者是来欣赏雪雕,或者就是来创作雪雕。看,这个雪雕的作者就是我的朋友,他雕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雪雕。今年是牛年,这座牛的雪雕高达8米。哇!再看呀,看呀,这像不像咱们神话小说中的城堡呀。再看看,再看看这驴,这是童话中的谁呀? 生齐说:苏伯伯。
师:08年奥运会结束后,咱们的雪雕艺术家们把奥运英雄和他们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凡是去看过雪雕的人无不为这艺术深深地感染,深深地陶醉,写下了许多赞美雪雕的诗篇,咱们今天就也来读一首。(师生接读《雪雕》,生齐读《雪雕》) 四、总结谈话,引导读书
师:亲爱的同学们,要不是这一场神奇的雪,我们又怎么能看到如燕山之雪大如席的奇景,又怎能看到下零星的小雪,要不是这场神奇的雪,我们又怎能看到这如诗如画的雪雕艺术作品呢?所以我们看到这么多美景,一定会想起有这样一首诗。(师生齐读《咏雪》) 师:我想此刻这神奇的雪一定飞进了我们的心里,所以这雪花飞入心田也不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咏雪》课堂实录(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