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途径是发达地区的园区与次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园区)订立合作协议,由前者把后者推介给进入总部汇聚地的企业,使企业把生产制造基地放在次发达地区。这也是一种不错的补偿方式与共赢方式。近年来,有不少发达地区的园区与次发达地区的园区以这种方式合作。如江苏苏南的江阴市与苏北的靖江市签署了《关于建立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工业园的协议》。双方约定,联合开发靖江沿长江一线60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些发达地区的园区干脆直接到次发达地区购地,开设自已园区的分园区。如杭州市向海宁市购买3000亩土地使用权;无锡市南站镇在梅林镇购地3000亩用于工业园区的扩容。
其实,多赢共赢的发展模式无论对企业对园区,还是对地区而言都是最有前景、最有未来的发展模式。
2.有赖于全社会:营造有序竞争的环境
社会环境的好坏必定影响到总部经济的发展。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会推动发达地区总部经济发展。无序竞争下的混乱必将阻碍和破坏总部经济的发展。营造总部经济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加强总部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立法研究。总部经济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有些总部经济下的经营活动不一定
5
用现有的理论能解释清楚,有些经营行为依照现有的政策法规不一定适用。因此,要在现有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和法律基础上加强对总部经济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立法研究,借以引导、指导和保护总部经济的发展。
第二,加强舆论宣传。在宏观层面上,国家要宣传市场条件下总部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加快转变人们的观念,真正确立大市场大发展的理念。
第三,国家要加快推进全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企分开,打破政府干预国有企业的行政链条,确立企业自主决策、独立经营,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第四,搞好规划和调控。有必要将宏观规划和调控纳入议事日程,立即启动对总部经济的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开展总部经济园区在全国的科学布局和有效调控。
3.有赖于发达地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总部经济对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园区提供的高端物业服务,更要有园区所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提供的专业优质化服务。这是由于企业总部主要从事的是战略规划、经营决策、商务洽谈、资金营运、产品研发等活动。因此,需要有与之密切相关配套的咨询业、会计业、律师业、银行、保险、专利机构、教育培训、酒店、会展、商场等。总部型经济园区的发展状况与园区所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直接相关。为此,需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6
第一,放松管制。贯彻落实国家促进民企发展的有关政策,降低高端服务业对外资和民企的准入门槛。打破垄断,强化竞争,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高端服务业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
第二,改革和完善现代服务业的税收制度。建立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征管制度,稳步推进增值税改革,扩大增值税的实施范围,并处理服务购入、租赁的抵扣问题。对上海来说,对纳入全市重点发展服务业目录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支持政策。
第三,创新体制。打破体制垄断,打破所有制限制和地域限制,鼓励外资、民资加快进入高端服务行业。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推动服务业国有资本向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集中,加快竞争性领域国有服务企业股份制改造,使其成为市场化的竞争主体。理顺服务业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高端服务企业的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强化人才奖励和保障制度,制订住房、医疗等方面对高端服务业人才的激励制度。
4.有赖于总部企业:谨慎决策
次发达地区的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的空间结构,将总部迁移到中心城市,利用中心城市的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一般能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如,蓝星集团,总部于1996年从兰州迁入北京时,资产5亿元。2004年,集团资产达到200亿元,9年扩张了40倍。众多企业的发展实例证
7
明,面临同样发展形势的企业联合起来,加入一个总部汇集的资源最优化配套大平台,凭借群体的力量去寻求合作机会,合理利用资金和资源,一起去抢占市场,远比单个企业孤军奋战强得多。此外,总部集聚区入驻企业还可以相互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资源最优化,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信息、技术、渠道、企业形象等一系列问题。
在企业迁入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企业有最大的自主权。企业决定着迁与不迁,决定着迁到哪里这个重大决策。然而企业行使权力时,并不能随心所欲,它必须考虑一些重要因素。首先,受到行业性质的约束。高新科技行业的企业受人才、资金、市场信息、教育培训等的影响较大。这些行业的企业总部迁入中心城市的迫切性较大;而那些劳动密集性、产品品种单一的行业受人才、资金、市场信息、教育培训等限制、影响较小,这些行业的企业总部迁入中心城市的迫切性较小。对这些行业的企业而言,如能在原地保持企业的发展势头,则不必迁入中心城市。其次,受到企业规模大小的约束。规模较大的企业,产品往往销往国内外,面临的市场竞争较激烈。因此,受人才、资金、市场信息、教育培训等的影响较大,迁入中心城市的必要性较强。相反,规模较小的企业,受人才、资金、市场信息、教育培训等的影响较小,迁入中心城市的必要性不明显。企业要根据企业自已的情况,在分析市场、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得失,慎重决策。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设总部经济要做到四个33(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