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居民素质与小区环境的关系1改(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三) 人文习惯

作为城市小区,物业管理的介入令小区环境走上规范的道路,它保障着居民在小区有一个群体生活的相对舒适的环境。但是,由于我国物业管理起步较晚,居民对于小区物业管理的理解和认同程序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和不理解,一些老的小区更是不习惯接受在物

3

物业环境管理论文

业管理下所应尽到的义务,因此而产生诸多问题,据笔者在家乡(县级市)实习所感: 一是物业管理费的收缴率低的问题。这始终是物业管理公司感到头痛的问题,2008年,经济适用房物业费收缴率为76.09%,而商品房物业费收缴率为79.48%[1]这对于物业服务企业而言却是太低了,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有房产公司遗留的房屋质量及规划变更问题;住房对小区环境、车辆占道停放不满意;小区拆迁回迁住户不愿交费的问题;小区安全防范问题造成的失窃住户;对小区物业服务不满意或业主接受付费服务的意识较差、素质较差的住户。收缴率低导致的后果是:不出钱的人免费享受服务,而交钱的人享受不到质价相符的服务,物业公司因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或出现亏损,而降低服务质量(包括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的降低),服务质量的下降又使更多的人不愿交费,由此造成恶性循环,最终物业公司只能撤离小区。

二是业主委员会发挥不了应有作用的问题。业主委员会本应是一座业主与物业公司沟通的桥梁,应该充分发挥维护业主自身权益、调解小区矛盾、提出服务建议、监督物业公司财务、服务行为的职能,为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据了解,北京80%的小区没有成立业委会,很多业委会处境艰难[2]。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住宅小区的业主委员会形同虚设,仅仅是空挂招牌,内部却无一人真的在做实事,此外,对于业主委员会的报酬问题,向来也是社会上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的之一。

三是小区停车难的问题。随着这几年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用车的保有量随之增加,但由于大部分的住宅小区配套设施较差,无地下停车场和地面停车场的设置,停车只能占用小区道路,加之有的住户虽已购汽车库,但为图方便或是怕被堵住库门不愿将车停入车库,造成了公共通道被占,带来了小区居民的出入不便,而物业公司由于没有相应的权力,又怕得罪住户不愿管也管不好。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小区公共资源被占引发物业纠纷;小区显现交通安全隐患;行人道被侵占,儿童游戏时“危机四伏”;物业整体美观度下降,林荫小路变为“停车场”等等。

上述问题无不体现着小区居民的人文习惯问题。良好的习惯会为小区带来和谐与温情,而不良习惯只能破坏环境和秩序,由此可见居民的素质的的确确在对小区的环境起着相当明显的影响。

二、小区环境影响着居民素质的品位定位

这里笔者有一个案例:回龙观云趣园小区,总户数:3500户,停车位:600,绿化率:30%,

4

物业环境管理论文

容积率:1.4,总建筑面积:500000平方米,设施齐全,环境优美,道路和公共场所整洁明亮,小区内居民便鲜有随地吐痰,乱扔纸屑,高声喧哗的不文明现象,因为居民觉得破坏这么舒适的环境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更是辱没自身形象的表现,所以大家自觉的保护环境,最终使得小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回龙福地”。

然而,在北京另外一些开放式小区,这里道路四通八达,卫生死角却无人清理,日久天长,居民也不以为意,为图方便,垃圾甚至从窗口扔出,一派脏乱差的形象,就连从楼里出来的居民也不禁让人侧目而视。

通过上述例子,不难看出小区的环境建设对提高居民素质是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理由有四: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居民需求多样化,人们不再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更希望提高生活质量。优美的居住环境、便利的休闲娱乐设施、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高尚的社区文化氛围等,无疑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也更加有利于和谐社区建设。

其次,居民对居住小区的依存度日益提高。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学习、休闲娱乐等需求的满足日益依赖社会,居民希望能得到社会多方面的服务,尤其是家门口的小区的功能服务。这是因为随着传统“单位制”的解体,当代人的跳槽和自由择业比例远高于上一辈,社会成员与单位的关系变得松散;同时,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的分离,使人们对小区的依赖性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那些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与自由从业成员,他们在生活、工作、安全、学习等各方面需要的满足更离不开小区的帮助,对小区的依赖性更高。

第三,小区环境可以培养居民的归属感,有助于居民的心理健康。小区归属感就是小区成员对本地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下,人们十分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通过建设一个和谐的小区环境,培养居民小区归属感,将有利于缓解人们的社会压力,消除孤独感,并带来社会安全感,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最后,从小区居民自身发展而言,建设一个和谐的现代化小区有助于居民自身的全面发展,维护和保障居民利益的主观要求。良性循环的小区能为小区居民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居民产生对于生活的喜悦,而这种喜悦会进一步扩张、影响,犹如蝴蝶效应一般,对人的情感、意识,甚至是人格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居民素质与小区环境的关系1改(2)在线全文阅读。

居民素质与小区环境的关系1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598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