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正确的
1.下图是甲骨文的“高””和“宫字。“高”字反映的是一种建造在土台上的房子,其下部是土台
中挖有一口地窖。“宫”字反映的是在一个大屋顶下罩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室内空间。
从这两个文字的结构状况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A.人们从商朝开始建筑房屋过上定居生活
B.当时的社会分化和特权观念非常明显
C.当时已经实现了居者有其屋,而且房屋高大宽敞
D.当时社会是比较平等的
2.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个部分。孔子就是 礼乐 的坚决维护者。他在评价乐舞中的《大武》时,
认为“尽美矣,未尽善矣”,对其中充斥的暴力内容给予否定。这说明礼乐制度初创时“乐”
的主要功能还有
A.教化 B.娱乐 C.传播文化 D.宣扬和平
3.顾炎武说:“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
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
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顾炎武主要是想阐明
A.分封制的危害 B.封建社会的反动
C.郡县制阻碍经济发展 D.郡县制容易产生暴政
4.东汉王充《论衡·是应》:“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这表明
A.东汉之前我国还没有发明指示方向的仪器
B.最迟到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发明了指示方向的仪器
C.东汉以前我国已经在航海中使用指示方向的仪器
D.东汉时期我国在内河航海运中使用了指示方向的仪器
5.唐朝初期,中书省、门下省分别负责起草和审议皇帝的诏书。但是,到了唐朝后期,这两个
机构合署办公,变成了一个机构,称为中书门下。引发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A.行政效率 B.权臣专权 C.精简机构 D.中央权力削弱
6.通过《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1943年,美国和英国放弃了在中国的
领事裁判权。这表明
A.中国取得了独立自主地位
B.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C.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D.民族平等原则在世界得到普遍认同
7.右图为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土地所有权证)。这表
明太平天国
A.已经转变成为新的封建政权
B.在农村开始实施《天朝田亩制度》
C.彻底放弃了最初的革命理想
D.把现实问题看得高于理想问题
8.“中学”和“西学”谁为体用在中国争论了上百年,“中学”和
“西学”在中国相互竞争、相互渗透也有上百年。其中使“西学”对中国影响最大、使“中学”
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西省南昌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