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2
压配电网直接面向用户,负荷情况复杂,各节点阻抗不匹配,所以信号会产生反射、谐振等现象,使得信号的衰减变得极其复杂。信号的衰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信号的衰减与频率、工频电源的相位有关,一般来说,随着频率的增加,信号的衰减也将增加,而在某些特殊的频段,由于反射、谐振及传输线效应等的影响,衰减会出现突然剧增。在100-- 400kHz频带内,信号的平均衰减为40dB,标准偏差为20dB。
(3) 随机性和时变性
低压电力线直接面向用户的特点导致其干扰具有随机性和时变性,这是低压载波通信面临的又一挑战。由于用户负荷的随机接入和切除,网络结构的变化以及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如雷电等的影响,使得其干扰表现出很强的随机性和时变性,从而难以找到一个准确的数学模型来加以描述。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
在国外,自动抄表系统的技术发展比较早,欧美等国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试验探索自动抄表技术,70年代美国引进欧洲音频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负荷监控及抄表系统,80年代,以色列研制成功低压电力线载波集中抄表技术,九十年代初自动抄表技术逐渐成熟,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近年来,美国、以色列、德国和英国的科技人员一直从事这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开发。90年代初,自动抄表技术被引进到中国,早期的AMR系统主要用于大电网的电能量考核结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1997年开始研究电力线载波通信PLC(Power Line Carrier)技术,主要考虑PLC技术用于低压抄表系统,1998年开发出样机,并通过了试验室功能测试,1999年在现场进行试运行,获得了产品登记许可。1999年5月开始进行PLC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主要对我国低压配电网络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基本取得了我国低压配电网传输特性和参数,为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开发提供依据。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则具有它的先天优势,只要解决相关的技术性问题,它的成本将是最低的。它的研究成功不仅可以替代人工日常抄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加强用户管理,而且能够实现远程监控管理工作的全面自动化,是电力部门实现远程自动抄表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虽然出现了一些自动抄表系统,但是安装量并不大,而且技术并不成熟,成功率低,所以自动抄表系统的研究还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课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将现场总线技术、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和电话通讯技术结合起来,以实现远程集中式抄表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1.4设计电力载波抄表集中器的目的和意义
自动抄表系统是指采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自动读取和处理表计数据的一项新技术。发展自动抄表技术是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1]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