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有:液位的检测及其自动上水;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值;设定预约时间;并且保证加热时间和系统的误差。
针对以上目标,我们对系统各部分设计做了仔细的论证和比较。
1. 液位的检测功能的方案设计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液位传感器检测液面达到的位置,以此处理得到的信息,优点是电路模块简单,但是它需要单片机对它进行数据处理,所以占用软件资源,增加单片机的负荷,故不选用。
方案二:采用三个三极管组成的共集电极放大电路,通过连接两点之间的电路,检测并放大电信号,进而驱动小水泵的工作。其中利用LED显示区别各个液位点。这种方法不仅设计简单,而且思路清晰,便于控制。所以,我们选择此种方案。
2.加热电路的设计及温度传感器的选择的方案设计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热电偶传感器测量温度,用普通的800W电功率的电热水器,采用普通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开关闭合。但是热电偶读取温度数据时处理麻烦,并且在精度要求不是过高的场合,不需要这么精密的测量。800W的电热水器又因为功率小,在要求的时间内不能满足要求,普通的继电器又不能控制交流电源,所以不采用这种方案。
方案二:采用18B20温度传感器,用1200W电功率的电热水器,采用固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闭合,18B20测量精度为0.5°C,可以设定9~12位的分辨率,最高分辨率为0.065°C,分辨率是可调的,所以满足要求;1200W的电热水器能在要求的时间内加热到指定的温度;固态继电器能实现弱点直流对强电交流的控制。所以,选择这种方案更符合要求。
3. 预热时间的设定的方案设计与比较
方案一:采用数码管显示设定的温度,用EEPROM存取设定的温度值,并且采用IIC总线控制数据的传输、处理。DS1302时钟芯片实现时间的读取和设定。数码管虽然显示方便,但是在占用同样I/O的情况下,数码管显示比较麻烦,不能显示足够的信息量,并且DS1302自身就能存取时间,不需存储在EEPROM内,所以考虑不用这种方案。
方案二:采用1602显示界面,用DS1302调节时间和设定预约时间值。DS1302时钟芯片能够保存时间数据,并且存储时间长。1602液晶能够在一定I/O的情况下显示更多的内容,方便数据的调节和数据的读取。所以此种方案更合适热水器电路的设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河南理工大学电子设计大赛--智能家用电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总结报(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