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突出特征的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中俄《爱珲条约》割地最多:
中日《马关条约》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辛丑条约》中国赔款最多:《二十一条》:灭亡
中国的条约。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
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三、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史
1、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
强意志。关天培为国捐躯: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
2、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斗争和探索: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
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3、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杨靖宇;佟麟阁;;张学良等。
4、地主阶级探索强国之路的主张和实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5、资产阶级的探索和实践: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1898-6-11——9-2):2)、资
产阶级革命派掀起辛亥革命(1911)。结果:都失败。原因: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
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3)、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一
场思想大解放运动。
6、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五四运动)
四、中国近代化(现代化)问题
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及对近代化的作用
1、思想主张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维新运动——维新变法(或变法图强;或救亡图存)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或推翻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2、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道路。
维新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中国近代化起步的特点和启示:特点: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 变革(或
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五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
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
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
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遵义会议。1935年;会议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
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
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中共七大。1945年;主要讨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
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
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3(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