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所说的“解体”指的是什么?答:封建制度解体;
2、此前清政府采用什么手段使自己处于“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 答: 闭关政策。
3、材料所指的是哪一次战争,对中国有何影响?
答: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由战前的反封建斗争转变为战后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总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这段史实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答: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客观上打击了腐朽的封建势力,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材料四】
材料1:诸位会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材料2: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1、材料一是谁讲的话? 答: 亚历山大二世。
2、两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发生的什么事情? 答: 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3、“维护地主利益”说明改革中存在什么问题? 答:这次改革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4、这次改革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对该国有何影响?
答: 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材料五】
材料1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
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救国运动的八
项主张。
——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士兵书》
材料2 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
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根据材料1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件什么大事? 答: 西安事变
2、这个历史事件最终是怎样解决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一事件?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
么启示?
答: 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启示:
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前嫌,作出正确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3、根据材料2,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答:七七事变。
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有哪些?(至少说出二个)答: 台儿庄战役 、
百团大战。
5、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中共的正确领导,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战是胜利
的主要原因,外部原因有苏联的出兵中国东北,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材料六】
材料1 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2 引进外国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民族经济。
1、我国现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是党的哪次会议后开始实行的?这次会议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答: 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它重要内容:①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③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材料七】
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3(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