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真实感受: 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意思是你控告主簿,虽然目的就像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是我就像那条躲在草里的蛇,被大大地吓了一跳了!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笔也掉到地上去了。
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引申出 打草惊蛇 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一方面给予甲惩罚,另一方面乙也受到了警戒。现在人们多用这一成语比喻做事不够机密,往往由于一些不必要的举动,导致对方察觉到了自己秘密的意图。
大公无私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品行高尚的大夫,名叫祁黄羊。一天,晋平公召见祁黄羊,问: 现在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派谁去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说: 叫解狐去吧。 晋平公道: 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们见了面彼此连招呼都不打,你怎么会推荐他到这样重要的地方当县令呢? 祁黄羊笑了笑,说: 您并没有问我的仇人是谁,而是问我什么人能胜任南阳县令,因此,我就把我认为最合适的解狐推荐给您。 于是,晋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结果解狐充分发挥他的才干,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和欢迎。
后来,晋平公又问祁黄羊: 现在朝廷缺个法官,你觉得谁可以胜任呢? 祁黄羊很诚恳地说: 祁午去做法官再合适不过了。 晋平公十分惊讶地说: 祁午是你的儿子啊,你推荐自己的儿子,难道不怕别人说闲话吗? 祁黄羊说: 您是问我谁可以当法官,并没有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啊。 晋平公于是就派祁午当了法官。祁午办事十分公正,处理案件果断公正,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祁黄羊的行为受到了许多人的赞扬,连孔子都称赞说: 祁黄羊这样做很对,他推荐人,对外不排斥仇人,对内不回避儿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可真是大公无私呀!
后来,人们就用 大公无私 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办事公道、顾全大局、毫无私心。
大器晚成
三国时期,袁绍身边有一位门客,名叫崔琰(yǎn)。他从小学习武艺,不过直到二十三岁才开始读《论语》、《诗经》等书籍。崔琰为人耿直,很有见识,朝廷的官员们对他十分推崇,连曹操都很敬重他。当时,袁绍手下的士兵非常残暴,甚至挖开坟墓毁弃敌人的尸骨,于是崔琰劝说袁绍命令士兵不要这样做,袁绍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听取了他的建议,并且封他为骑都尉。
崔琰后来跟随曹操的时候,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崔琰就反对说: 自古以来的规矩都是立长子,怎么能立小儿子呢?这是不可以的啊! 曹植虽是崔琰的侄女婿,但他也不偏袒,曹操很佩服他的公正。
崔琰在对人才的识别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崔琰有个堂弟名叫崔林,年轻时没有什么成就和名望,亲戚朋友都瞧不起他。但是崔琰却对这位堂弟相当器重,常常对别人说: 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意思是说,能做大事的人往往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受到重用,先是在曹操手下担任主簿、御史中丞等官职,后来在魏文帝曹丕朝中担任司空,被封为安阳乡侯,成为魏国的重臣。
大器晚成 原意是大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来常用以比喻一个人成材成名较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成语故事(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