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实体的抽象,它是由描述实体属性的数据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所有操作封装在一起构成的统一体。传统的数据是用传统方法学开发软件时对客观世界实体的抽象,但是,这种抽象是不全面的:数据只能描述实体的静态属性,不能描述实体的动态行为。必须从外界对数据施加操作,才能改变数据实现实体应有的行为。
对象与传统数据有本质区别,它不是被动地等待外界对它施加操作,相反,它是进行处理的主体。必须发消息请求对象主动地执行它的某些操作,处理它的私有数据,而不能直接从外界对它的私有数据进行操作。
模型是什么?简单地说:模型是对现实的简化。
模型提供了系统的蓝图。模型既可以包括详细的计划,也可以包括从很高的层次考虑系统的总体计划。一个好的模型包括那些有广泛影响的主要元素,而忽略那些与给定的抽象水平不相关的次要元素。每个系统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模型来描述,因而每个模型都是一个在语义上闭合的系统抽象。模型可以是结构性的,强调系统的组织。它也可以是行为性的,强调系统的动态方面。
建模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正在开发的系统
通过建模,要达到4个目的:
(1)模型有助于按照实际情况或按照所需要的样式对系统进行可视化。 (2)模型能够规约系统的结构或行为。 (3)模型给出了指导构造系统的模板。 (4)模型对做出的决策进行文档化。
建模并不只是针对大的系统。甚至像狗窝那样的软件也能从一些建模中受益。然而,可以明确地讲,系统越大、越复杂,建模的重要性就越大,一个很简单的原因是:
因为不能完整地理解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要对它建模。
第十章 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
面向对象分析,就是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
对象模型5个层次:主题层、类与对象层、结构层、属性层和服务层。
面向对象分析一般顺序:寻找类与对象,识别结构,识别主题,定义属性,建立动态模型,定义服务。
第十一章 面向对象设计
1。面向对象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准则?
1)模块化 2)抽象 3)信息隐藏 4)弱耦合 5)强内聚 6)可重
用
2。简述每条准则的内容,并说明遵循这条准则的必要性
1.模块化:对象就是模块,它把数据结构和操作这些数据的方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模块。
2.抽象:面向对象 方法不仅支持过程抽象,而且支持数据抽象。使用者无须知道这些操作符的实现算法和类中数据元素的具体表示方法,就可以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软件工程答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