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优秀辅导员材料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7-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动中学习 用心助推“大学梦” ——中央财经大学辅导员林艺茹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林艺茹,女,中共党员,1986年3月生,教育学硕士,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团总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2010年从事辅导员工作,先后担任2010级、2014级本科生辅导员,累计带班人数453人。 二、工作情况

她是学生眼里雷厉风行的“林老大”,也是亲切的“艺茹姐”。她梦想成为一名专家辅导员,像个小小发光体,用正能量去影响身边的人。几年来,林艺茹不断拓宽工作领域,提升职业能力,从个体心理咨询到学校心理健康课教学,到学生党团建设、学业辅导,再到就业指导课程研发,她都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她坚持在行动中探究规律,主持、参与市级及以上课题12项,校级课题15项,撰写近30篇调研报告,发表论文4篇。她坚持探索嵌入式思政教育,用爱心陪伴成长,将思政工作融入到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成长环境;致力辅导员自媒体建设,创新深度辅导。所带学生获市级及以上奖励150多项,校级及以上集体奖励18项。 (一)爱心陪伴成长,探索嵌入式思政教育

90后大学生更强调切身体验,因此,林艺茹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探索嵌入式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周边社区环境,促使学生依托成长环境“从做中学”。

1.核心价值观教育嵌入专业成长,渗透“小会计”的“大责任”

教育学背景出身的林艺茹在“会计”面前,是一名妥妥的门外汉。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助力学生专业成长,是她面临的首要挑战。为此,她边工作边探究:考察了近十年的就业数据,分析学生毕业去向;研究了近百份学生简历,了解会计专业学生特点;走访了十几家用人单位,了解就业市场。她发现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较为稳定,而80%的毕业生也主要从事财会工作。但她希望学生不仅仅是一名“会计”,还应该是具备世界眼光与时代精神的爱国青年;遵循民主法治,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者;具备人文品格与青春梦想的实干家。

她尝试将价值观教育嵌入学生专业成长,将学生成长划分为5个时期:适应期(第一学期)、磨合期(二、三学期)、素质提升与核心竞争力培养期(四、五学期)、发展方向储备期(六学期)、择业期(七、八学期)。根据不同时期

的成长规律和需求,先后开展了“我的大学”“理解与关爱”“理想去哪儿了”“职业探索”四个不同主题的团体辅导,帮助学生逐步明晰成长目标。 两校区办学背景下,她打破年级限制,以班为单位创特色,以年级为单位创项目,以院为单位搭平台,为学生成长铺路架桥。每周1次“朋辈聊天室”,每月2次“学长论坛”,每学期20多场学术讲座,每年5个大型学术赛事已成为她和学生不成文的约定。她希望学生开拓视野,坚持人生理想,做一名能够勇担“大责任”的财会精英。

2.党团建设嵌入学生生活,搭建“家庭式”教育平台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团员就是一捧星光,林艺茹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团支部的力量,以宿舍楼宇为单位,构筑“家庭式”教育平台,将思政教育嵌入学生生活园区。针对新生入学教育,组织党支部每年开展“1+X”计划,即1名党员与若干名新生结对,通过“假期迎新早知道”“入学送温暖”“教育传党性”三个阶段,为新生提供咨询与帮助,该项事迹曾被《北京支部生活》宣传报道。针对宿舍园区文化建设,她带着团支部通过“宿舍文化节”“每日天气预告”等活动,营造温馨氛围;编撰《支部服务手册》和《先进事迹播报》,发放到宿舍分享交流。她自己也坚持每个月1次宿舍走访,3次集体座谈,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度访谈,为学生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说“有事情就找林老大”。 3.使命教育嵌入周边环境,让青春在服务中闪光

实践出真知,行动筑品格,5年来,林艺茹带队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足迹遍布北京100多个社区,30多个乡镇,10所学校,建立了37个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增设15个常规志愿服务项目,发放问卷2万多份。她和学生形成了多批次志愿服务大军,到太阳村小学、智光小学等学校义务支教;深入社区,为残疾居民开展英语教学,教老年人学电脑,将温暖与关爱撒向社会。她带着学生以“红色感知与传承”为主线走访30名先进老党员,录制党员微电影;深入蚁族聚居地,考察民生,形成调研性报告获北京市社会实践优秀成果;赴京郊农村,关注农村生态经济和乡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举办大学生公益巡演,每次路上都要花费2个多小时车程,但她和学生无怨无悔,脸上总挂着满足的笑容。

(二)用心做辅导员“自媒体”,创新深度辅导

2014年6月,林艺茹写给毕业生的博文《流年有爱心随花开》被转载500多次,感动了许多毕业生,她深知新媒体的巨大力量。先后展开《印象管理视角下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的特点与成因》《我国高校红色微博影响力及发展趋势调查》等研究,知行合一地利用新媒体开展深度辅导。

1.微博实践,拓宽师生互动平台

微博好比一把双刃剑,信息传播方便快捷却又繁多冗杂。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有序地开展工作?2010年,林艺茹在2010级5个班级内开始实践探索,建立了年级“大微博”定期更新学院动态,并号召300多名师生开设微博,将彼此列为关注对象,增进师生交流。2010-2012年,她坚持两周召开1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热点,合理利用微博获取学习资源。运行至今,她的微博账号也早早被加V,拥有近2000名粉丝。 2.微信推送,提供个性化就业套餐

2012年微信异军突起,林艺茹建立了“青春会院”和“就业志愿服务队”两个微信公众账号。前者用于发布重要通知和活动动态,后者以推送就业信息和“服务套餐”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申请“修改简历”“面试指导”“职业测试”等个性化服务。2014年,林艺茹通过微信平台为100多名学生修改简历,为60多名学生提供面试指导等个体化就业帮扶。同时,她还通过微信平台组织志愿队编写了学院首部《应届毕业生就业推介手册》发放给200多家校友企业,主动对接就业市场。会计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100%,就业质量贡献近率93%。 3.未雨绸缪,建设学业辅导APP

从微博运行的广受欢迎,到微信账号的高关注度,林艺茹在学生群体中已经是小有影响的“自媒体”。但她不满足于此,而是不断反思探究辅导员工作创新,2014年主持开展北京市思政课题《自媒体环境下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并整合网络资源,初步建成了辅导员学业辅导APP。通过APP,专业教师可以随时发布课程动态,每周组织1次财经热点线上研讨;学生可以制定学习计划,建立交流群组,共享学习资源,预约学业辅导。目前,APP还在完善之中,她的目标是让学生像玩“游戏”一样地喜欢上她的APP。。 (三)在行动中学习,争做专家化辅导员

在实践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研究中精细化工作思路。在林艺茹看来,职业发展可以是既定的轨迹也可以自己创造,只要能把自己的路走宽,在一个位置上不可替代,那就是不言而喻的成功。她探索网络背景下的思政教育规律,形成较为系统的分析报告;聚焦90后,探索新时期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去年,她又与同事共同申报了北京市辅导员专项课题《研究型大学辅导员胜任力发展路径研究》和教育部专项课题《辅导员胜任力与大学生学业成就相关性研究》,以期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在行动中学习,厚积薄发。年轻的她并没有太多经验的积淀,但带完一届毕业生,她深有感触,深刻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特征。2012年,她开始承担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分课程教学,从《大学生适应》到《自我探索》再到《爱情与幸福》,她细心备好每堂课,给学生呈现充满惊喜和奇妙探索的课堂。从幕后走上讲台,这一职业上的新刺激,让她很兴奋,也充满期待,她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和感悟去影响更多90后,去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接纳自我与他人,去攀登人生一个又一个险峰,去培育梦想,实现梦想!

流年有爱,心随花开,林艺茹感激学生在青春岁月中留下的感动。今后,她将继续用言行渗透,用梦想的力量激发90后大学生的无限潜能,帮助他们用最美的姿态谱写青春。 三、获奖情况

2014年:北京市优秀辅导员、北京市十佳辅导员 2013年:北京市党建理论研究优秀课题成果(参与) 2012年:

两次被评为“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北京市先锋杯优秀团干部 全国高校辅导员创新论坛三等奖

财经类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特色案例征集一等奖(参与) 2010年:两次被评为“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一片丹心润桃李 立德树人育英才 ——广东医学院辅导员周慕丹事迹材料

二、工作情况

五年的辅导员生涯里,在这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周慕丹老师坚持所愿,执着所爱,无悔所作,勇敢所当,紧紧围绕学校党政的中心工作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抓思想,强素质,重实践,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 讲真诚、善沟通、求实效,学生思想的引路人

1、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周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励之以信,导之以行”。为此她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的基础上,努力以自己的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人格魅力和人生态度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她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论是学习上的困惑、思想上的波动、信仰上的迷惑还是感情上的危机,她都会认真地分析问题所在,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2、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系统安排,精心布置,通过座谈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兴起学习宣传实践十八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提高大学生的政治

鉴别力和社会责任感。并抓住有利契机,在节庆日、纪念日开展爱国教育、爱校教育、爱院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用真心、洒真爱、可依靠,学生心中的知心人

1、人生导航,学生前行的灯塔。周老师每带一届学生,都会为学生建立生涯档案,记录学生成长的点滴。根据学生成长需求,她构建“立体式”的辅导生涯体系,按照夯实基础、重点发展、提升层次、培育英才4种模式对不同学生进行生涯教育,按照这4种模式,分别设立学科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各展所长,明确发展方向,提升素质和能力,就如学生前行的灯塔,引导学生找到成才的方向。根据临床医学教育的特点,对学生在不同的求学阶段,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大一开展“我的大学,我规划”新生适应性教育,大二开展“我的班级 我的宿舍 我的家”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及纪律教育月活动,大三、大四开展了“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活动及“医者仁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大五开展感恩毕业季的主题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

2、健康心理,学生成长的港湾。大学生抗压能力差,受挫能力低等现场日益凸显,而这些问题正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难点,许多传统的工作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心理排斥。在现代网络技术成熟发展的今天,微信、微博、QQ、飞信等方式已经成为与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周老师抓住了网络通讯这块重要阵地,利用网络沟通的特有优势,与学生加强联系,因势利导,互吐心声,成为学生们的知心朋友。经过努力,她与学生亦师亦友。很多学生,如果心中有事或者碰到什么困难或者有什么难以启齿的烦恼,一般都会在通过网络渠道与她联系。就是这样用温情包容学生漫无边际的沉默,用心田盛装他们的愁苦与泪水,用真诚的语言、温柔的微笑融化了一块块坚冰,抚慰了一个个受伤的心灵。

定制度、求创新、树品牌,学生成长的好伙伴 1、打造思政工作品牌,探索感恩教育路径。

在2012届毕业生工作中,开创“感恩毕业季”先河,以感恩教育贯穿毕业生工作。以“修身崇文、毕业之歌”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举办首届“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颁奖典礼”。学生自发组织评选最喜爱的十位老师、并由学生粉丝团为老师致颁奖词和颁奖,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到处洋溢着感恩、感动的一幕幕,深受老师的好评和学生喜爱,影响广泛。紧接着在2012级新生工作中,分别通过“感自然之恩、感父母之恩、感母校之恩、感社会之恩、感祖国之恩”为线索不断贯穿于学生大学五年教育里。同时,在广泛贫困生中开展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渗透贫困资助全过程,让社会公益服务成为学生资助与感恩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平台。所带的贫困学生中有1人曾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2、打造学风建设品牌,建设学习型班集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优秀辅导员材料在线全文阅读。

优秀辅导员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354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