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5.主题学习,通过阅读《窗外的春光》里的文章,你会发现,原来如此平凡的事物,因为春天的到来,也会变得如此美丽! 导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突破措施:
1.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2.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山岭植树前后的变化,带动学生的情感,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2课时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诗文。 2.初步了解诗文大意。 二、预习学案:(出示课件)
(一)我会读
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歌谣 寂寞 咆哮 荒山野岭 茂密 拥抱 裸露 枝繁叶茂 (二)我能知
1.山岭换新颜。(填上课文中的两字词语)
( )的山岩披上绿袍,山下的河水不再( ),( )的荒山涌起林涛,( )流淌的溪水滋润( )。 2.动物乐翻天。(填上动物名)
( )快活叫,( )抖彩翼,( )开心跳,( )不怕雕。 (三)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导学案 一、导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有感情的朗读诗文,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山岭在植树前后有什么不同。 2 .春光为什么会染绿我们双脚? 三、作业布置(选择其一) 1. 摘抄关于赞美春天的诗句。
2.春天来了,观察春天的美丽景色,尝试以诗歌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拓展阅读:
主题学习内容《春天的旋律》 导学目标:
通过阅读《窗外的春光》里的文章,你会发现,原来如此平凡的事物,因为春天的到来,也会变得如此美丽!用我们全部的身心去领悟这多姿多彩的春天吧!请你看看作者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导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 窗外的春光 (二)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故事
1.选取自己喜欢的故事,初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谈谈自己的感受。 3.总结课文,看看这些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 (三)合作探究 1.分组交流: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读书笔记上,小组内评出优胜者。 检测反馈:
1.抽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锨镐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 2.我会选。
锨镐(gāo gǎo ) 流淌(tǎn tǎng) 河畔(pàn bàn ) 裸露(luǒ kē ) 树丛(chóng cóng) 撑起(chēn chēng) 3.我会辨
谣( ) 袍( ) 裸( ) 遥( ) 抱( ) 棵( ) 4.我会填
( )的树丛 ( )的山岩 ( )的家园 ( )的秋天 ( )的果园 ( )的草地 课外拓展:
1.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课文。 2.小组内抽查背诵情况,评出优胜者。 板书设计: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 教学反思: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只拣儿童多处行》 红河镇小学 主备人:吴启芳 一、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3.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会找到春天,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儿童和春天的花儿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三、突破措施: 有感情的诵读。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只拣儿童多处行》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 理清课文脉络。 二、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1.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给下列词语注音
倚着 栏杆 纽扣 欢畅 四肢 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成千盈百 浑身解数 (二)我会填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导学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