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复习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板书设计,以“溶液”为中心,辐射并有所侧重地复习溶液的七方面内容,即溶液的组成、特征、命名、用途、配制、浓度和分类。复习时努力做到既注重基本知识的巩固,又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管理,同时在复习过程中借助对知识点的讲解或练习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常碰到的困难麻烦,升华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力。
考虑到本单元复习内容的容量和难易度,本单元复习安排两个课时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整合复习第1和第3课题的内容,主要包括溶液的六方面的内容(即溶液的形成、特征、命名、用途、配制、浓度),第二课时主要借助“溶液”辐射出来的第七方面内容——“分类”这条复习主线对本单元的课题2中的重要知识进行穿连复习和加深理解。 二、教案 课 题 教学目标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第1课时) 1.复习第1、3课题的主要基本知识和技能; 2.如何利用第1、3课题的主要基本知识和技能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培养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意识和能力。 1.复习第1、3课题的主要基本知识和技能; 2.如何利用第1、3课题的主要基本知识和技能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培养学生管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问答、讨论、练习 电脑或投影仪 教师活动 [讲述]大家回忆小时候读幼儿园时是如何画太阳公公的?是不是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在其周围画了一些辐射的线? [讲述]大家把教材装进书包,只留笔记本、练习簿和笔即可。今天我们将以大家儿时学过的画太阳的方式来复习第九单元溶液的一些重要的知识。假如我们以“溶液”为辐射中心,那么如何来辐射地复习溶液有关方面的知识? [板书] 组成 溶液 [提问及板书]溶液由什么组成? (板书按板书设计逐步进行,以下板书同) [填空式提问] 也就是说,溶液是由溶质分散到溶剂里形成。溶质溶解于溶剂时伴随热量变化,如 等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而如 等溶于
重 点 难 点 教学方法 仪器用具 学生活动 微笑。 开始思考 复习方法激活 设计意图 引导以学生最亲近的方式来整合本单元的知识点,为教学的开展设计好总路线。 总体回答 总体回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浓硫酸等;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等。 - 1 -
复习基本知识 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提问]溶质和溶剂如何界定? [投影练习](内容见“学案”第13题) [提问] 溶质、溶剂和溶液在质量上有何关系? [提问]若溶质和溶剂都是液体,那么溶质、溶剂和溶液在体积上又有何关..系?(教师看具体给予一定的引导) [提问]溶液的特征? [板书] [提问]刚才大家说溶液是澄清透明的,那澄清透明等于无色吗? [提问]大家回忆一下前面老师简单介绍过的乳浊液和悬浊液,振荡后会出现什么现象,静置又出现什么现象? [提问]乳浊液有不稳定性,但加洗涤剂并充分振荡之后,却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谁来简述乳化原理? [提问]大家想想在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讲述和板书]溶液的命名和应用 [投影练习](内容见“学案”第1~9题) [适当点评] [提问]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或者说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溶质质量分数。哪一位同学来说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板书] [提问]很好。那这一概念如何用数学表达式来进行表达? [投影练习] (见“学案”第18、19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表征问题] [习题评讲] [讲述]到现在我们已经复习溶液的组成、特征、命名、用途和浓度表示方法。接下来复习溶液的配制。 [板书]
生1:固体、气体分散到液体里,固体、液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若两种液体互溶,量多的为溶剂;若溶液里有水,水为溶剂。 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解决。 生2: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复习基本知识 强化判定溶质的能力 复习基本知识 这是一个思维升华性问题,让学生讨论有 学生辩论最后明确: 利于避免在以后的关于 生3: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液体积 溶液的计算中出错,同时又检测学生对“分子之间有间隔的应用”。 回答:均一、稳定;外观上是澄清透明。 回答:不是,溶液颜色丰富多彩。 回答:振荡后变化浑浊,静置后乳浊液出现分层,悬浊液出现沉淀。 生4:原理是洗涤剂把原本分散在水中的油滴进一步细化成更多更小的小油珠并均匀地分散到水中。 洗涤剂就是利用这点性质来达到去除油污的目的。 生5:…… 听讲 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解决。 生6: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生6:w%?m(溶质)?100% m(溶液) 两位学生上讲台分别演练“学案”第18题和第19题,其他学生在台下练习。 听讲,总结得失。 听讲 - 2 -
复习基本知识 帮助学生避开学习阻碍。 变换一个角度理解溶液的稳定性,同时引出对乳化现象的复习,有着过渡之用。 联系生活,体验学有所用。 注重知识整理的系统性 加深对所复习的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复习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要回归课本的意识,以及如何提高练习题的利用率意识。 再次明确复习思路 [提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一般步骤什么?各步骤涉及哪些仪器? [提问]现欲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100g,试简述配制过程。 [提问]若配制的溶液浓度小于10%,那么在配制过程中,哪些因素会造成这种影响?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赞赏有创意的回答] [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回顾和整合了一些知识,有的同学还已经想到溶液的分类问题,但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容量的关系,我们把剩下的内容留在下节课再来复习。大家课后先复习“课题2溶解度”的内容,试着承接我们今天建构的知识网络,把本单元的知识网编织完。 今天的作业,见投影内容。 总体回答:…… 生7:…… 学生先讨论,然后抢答。 复习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表达能力。 听讲,接受任务。 明确下节课的任务并,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第1课时) 溶质 溶剂 组成 (溶解时能量变化) 特征 分类 命名 溶液 用途 浓度 配制 计算、取用、溶解 溶质质量分数
三、学案 [知识梳理]
1. 溶液的形成是溶质以 或 形式分散到溶剂之中,形成具有 等特点的混合物。溶液的质量 = + 。
2.当固体、气体与液体之间形成溶液时,习惯上把 、 当溶质,而 当溶剂。常见的溶剂有水、 、 等,在没指明溶剂的情况下,溶剂默认为 。在一种溶液里,溶质可以是 种,也可以为 种,而溶剂只有 种。
3. 溶质溶于溶剂时,有时基本不产生吸放热现象,如 溶于水;有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 溶于水;有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如 溶于水。
4.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有广泛的用途,如利用有些的反应在溶液中反应比较 的特点,缩短生产周期或节约大量的研究时间。还有溶液对人类和动植物的 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 3 -
5.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 ;乳化现象就是 。
6.(1)表示溶液的浓度方法很多, 是最常见简易的方法,它的数学表达式是 。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是我们一项必备的技能。操作步骤主要有: ① ;② ;③ 。为检验糖尿病的尿液,医院要配制8%的硫酸铜溶液。现有16gCuSO4固体,可配成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 g,需水 mL(水的密度为1g/mL)。配制时需要用到的六种主要仪器的名称是 、 、 、 、 、 。 7.溶液大多数是无色的,但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 溶液名称 硫酸亚铁溶液 氯化铁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硫酸铜溶液 高锰酸钾的汽油溶液 植物油的汽油溶液 颜 色 ① ② ③ ④ 紫红色 淡黄色 [学习训练] A.基础练习
1. 下面物质是溶液的是( ) A.洗发水 B.豆浆 C.牛奶 D.食醋 2. 下面操作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把碘放入水中 B. 把冰放入水中 C. 把植物油滴入含有洗涤剂的水中 D. 把干冰放入水中 3. 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因为溶液澄清、透明,所以溶液是无色的
C.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长时间,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从一瓶盛有浓度为10%KNO3溶液中倒出10mL溶液,这10mL溶液浓度无法确定 4. 物质的溶解性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种类 C.溶质和溶剂的多少 D.温度的高低
5. 向下图的装置中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观察到U型管中的液面左降右升,则该物质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 C.硝酸钾晶体 D.白糖 6. 把ag食盐放入bg水中溶解,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 ) A.<(a+b)g B. =(a+b)g C. ≤(a+b)g D. >(a+b)g 7.许多化学反都安排在溶液中进行,其主要原因是( ) A.反应速率快 B.易于操作 C.不需加热 D.设备简单 8. 向掺水的酒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晶体( ) A. 观察到的现象是高锰酸钾晶体不溶解 B. 观察到的现象是掺水的酒精从无色变紫红色 C. 溶解后得到溶液,但溶质只是高锰酸钾 D. 溶解后得到溶液,溶液颜色仍为无色 9.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剂中所用洗涤剂不具备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桌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 D.用沐浴露洗澡
10. 现有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10g硝酸钾 B.加人20g硝酸钾 C.蒸发45g水 D.蒸发50g水 11.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的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2. 已知钾的化合物易溶于水。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完全分解后,欲从剩余残
- 4 -
渣中回收二氧化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蒸发、过滤 B.溶解、过滤、烘干 C.结晶、溶解、过滤 D.溶解、烘干、过滤
二、填空题
13. 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溶 液 澄清石灰水 53°白酒 0.9%的生理盐水 碘酒 浅蓝色的液态空气 碳酸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铁粉溶解在足量稀硫酸中得到的溶液 (1) (3) (5) (7) (9) (11) (13) 溶 质 (2) (4) (6) (8) (10) (12) (14) 溶 剂 14.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科学地节约用水。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液为100g,其中含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则湿衣服上残留的洗涤剂的质量为 g。现用5700g清水对这件衣服进行漂洗,有以下两种漂洗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任残留100g溶液)。 方法一:用57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 g。(用分数表示,下同 方法二:用5700g清水均分成质量相等的三份(每份1900g),分三次漂洗。
第1次:用19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 g; 第2次:再用19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 g; 第3次:再用19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 g。 通过计算,从节约用水的角度看,衣服进行漂洗最好采用方法 。 15. 如下图是配制8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中加入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 (2)D操作应选用?? 毫升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三种规格的量筒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 处保持平衡,若仰视读数,则量取水的体积比要量取的体积偏 。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除了用到量筒,还应用到 。 (3)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若配制的溶液浓度小于20%,那么在配制过程中,哪些因素会造成这种影响?(至少列出三种可能因素) 。 。
B.提高练习 三、简答题
16.现有24%的硝酸钾溶液、2%的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水,请用上述不同物质配制成10%的硝酸钾溶液,将用量的最简整数比填入下表中:
24%的硝酸钾溶液 2%的硝酸钾溶液 - 5 -
硝酸钾固体 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九单元溶液复习(课时1)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