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001 1.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和利润额( ) A.均是连续型变量 B.均是离散型变量
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 2.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对一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 B.对工业设备的普查
C.对某市工业企业进行典型调查
D.调查几大彩电厂商,借此了解全国彩电的生产情况
3.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将总体按照一个或几个分组标志分成( A.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数量相同的若干部分
D.数量不同的若干部分
4.在出生婴儿中,男婴比重53%,女婴比重47%,这两个指标是( ) A.比例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比较相对数
5.在下列平均数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 A.中位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6.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 A.增长速度=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B.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 C.增长速度=增长量/平均水平
D.增长速度=增长量/最末水平 7.根据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总指数是( ) A.固定构成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8.抽样调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随机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系统原则
D.及时性原则 9.下列各项中,肯定错误..的是( ) A.?y=-40-1.6x r=0.89 B.?y=-5-3.8x r=-0.94 C.?y=36-2.4x r=-0.96
D.?y=-36+3.8x r=0.98
1
) 10.采用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是( ) A.收入法 C.生产法
B.分配法 D.支出法
11.下列不属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基本核算表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表 C.国际收支表
B.自然资源核算表 D.投入产出表
12.设某地区某年年初人口为2100万,年末人口2150万,年内死亡人口11万,计算人口死亡率的正确算式是( )
11A. 210011C. 2100?215013.土地总面积是指( ) A.陆地面积 C.耕地面积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服务产品的是( ) A.工业生产的钢材 C.建筑业建设的住宅
B.金融业的理财产品 D.农业生产的粮食 B.可耕地面积
D.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
11 215011D. (2100?2150)/2B.
15.某商场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指数为108%,商品销售额指数为120%,则商品销售量指数为( )
8%A.
20%C.
B. D.
20% 80% 1088% 120.某家电生产商将其生产的产品卖给销售商的行为属于( ) A.中间商品流通 C.最终商品流通
17.商品周转速度的正指标是( ) A.商品周转次数 C.商品周转次数指数
18.财政收入是指国家参与社会产品( ) A.生产所得的收入 C.分配所得的收入
B.流通所得的收入 D.消费所得的收入 B.商品周转天数 D.商品周转天数指数 B.最初商品流通 D.直接商品流通
19.当某地区恩格尔系数值为20%-40%时,表明该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是( ) A.贫困
B.小康
2
C.富裕 D.很富裕
20.按现行价格计算的经济增长率称为( ) A.实际经济增长率
B.一般经济增长率
C.平均经济增长率 D.名义经济增长率 0910 1.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D.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调查单位 B.填报单位 C.总体单位 D.报告单位 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 ) A.经常性全面调查 B.一次性全面调查 C.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4.反映统计总体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5.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须采用的变异指标是( A.标准差 B.平均差 C.全距 D.标准差系数 6.反映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 ) A.环比发展速度 B.环比增长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平均增长速度 7.将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反映的指标不同 B.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 D.采用的方法不同 8.在类型抽样中,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是( ) A.总方差 B.极限误差 C.组内方差 D.组间方差
9.假定样本容量是原来的3倍,则随机重置抽样允许误差为原来的( )1A.3倍 B.13倍
C.3倍
D.3倍
10.下面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 A.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85
B.商品销售额和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67 C.单位产品成本和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90 D.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工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88
11.已知x与y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则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
的是( 3
))
?=-5-6.5x A.y?C.y=-5+6.5x
?=5-6.5x B.y?=25-6.5x D.y12.一般情况下( )
A.就业人数等于劳动力资源总数 B.就业人数等于总人口数 C.就业人数小于劳动力资源总数 D.就业人数大于劳动力资源总数 13.下列各项中,不列入经济活动人口的是( ) ...A.有酬从业人员 B.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 C.自营从业人员 D.失业人口 14.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 ) A.自然资源的总和 B.金融资产的总和 C.财富的总和 D.国民财产的总和 15.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的项目是( ) ...A.最终消费 B.资本形成总额 C.中间消耗 D.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16.下列各项中,包括在商品购进总额的是( ) A.销货退回商品 B.商品溢余 C.未通过买卖行为收进的商品 D.从国外直接进口的商品 1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 )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金融项目 D.储备资产 18.货币流通量指标是(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19.消费率的计算公式是( )
资本形成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00% ?100% A.B.
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量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量C.
居民消费总量?100%
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量D.
最终消费总量?100%
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量20.根据联合国提出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当恩格尔系数在60%及以上,则表明该地区
居民生活为( ) A.绝对贫困 B.小康水平 C.勉强度日 D.很富裕 0901 1.下列分组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 A.人口按性别分组 B.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 C.产品按质量分组 D.企业按行业分组
2.通常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所采用的相对数表现形式是( ) A.倍数 B.成数 C.百分数 D.千分数
3.下列调查方法中,主要用于推算总体指标的调查方法是( )
4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4.变量值以平均数为中心,愈接近中心,分配次数越多;离中心愈远,分配次数愈少的分布是( ) A.均匀分布 B.J型分布 C.U型分布 D.钟型分布
5.下列变异指标中,受极端标志值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 A.极差 B.标准差 C.平均差 D.标准差系数
?xf6.加权算术平均数x?中的f是( )
?fA.变量值 B.权数 C.同度量因素 D.标志总量 7.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方法是( )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调和平均法 D.加权算术平均法
8.在下列指数公式中,属于派氏指数公式的是( ) ?p1q0?p0q1A. B. ?p0q0?p0q0C.
?p1q1
?p0q1D.
?q1p1
?q0p09.根据各年的季度资料计算的各季节指数分别为:一季度100%,二季度120%,三季度130%,四季度50%,则淡季是( ) A.一季度 B.二季度 C.三季度 D.四季度
10.某地区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2%,则货币购买力指数是( ) A.3.1% B.3.2% C.96% D.96.9%
11.对一般商品而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完全相关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表的是( ) ...A.国内生产总值表 B.投入产出表 C.资金流量表 D.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13.就业率指标的计算公式是( ) A.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B.就业人数/劳动力资源总数 C.就业人数/有酬从业人员数
D.就业人数/(经济活动人口数+非经济活动人口数) 14.从广义上讲,国民财富( ) A.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B.是国民财产和自然资源的总和 C.等同于国民财产 D.等同于自然资源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单选汇总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