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采煤方法:采煤工艺和回采巷道在空间和时间上配合的总称。
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个块段称
为一个采区。
盘区:开采近水平煤层的采区,习惯上称为盘区。
矿井开拓:一般来说,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 矿区: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组合称为矿区。
炮采工艺系统:指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落煤、爆破及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
普采工艺系统:是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单体支柱和铰接顶梁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
综采工艺系统:是用机械破煤、装煤、运煤、液压支架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
正规循环作业:是指按照作业规程中循环作业图表安排的工序顺序和劳动定员,在规定的时间
内保质、保量、安全地完成循环作业的全部工作量,并周而复始地进行采煤工作的一种作业方法。
无煤柱护巷:巷道位于煤体边缘和采空区交界处,与传统的留煤柱巷道相比,取消了上、下区段之间的护巷煤柱,因此被称为无煤柱护巷。
对拉工作面:两个回采工作面对在一起,中间是一条进风顺槽、两侧是各有一条回风顺槽,外形酷似字母“M”,两个工作面回采出的煤炭通过中间的顺槽运出。
水平分层:将煤层划分成若干个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分层。 石门: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 上山:
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辅助水平:辅助水平设有阶段大巷,担负辅助水平的运输、通风、排水等任务,但不设井底车场,大巷运出的煤需下运到开采水平,经开采水平的井底车场再运至地面。
DC624-3-12:对称道岔,600mm轨距,轨道型号为24Kg/m,道岔的辙岔号码为3,道岔曲线半径为12m.
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含碳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
矿井开拓延深:矿井开拓延深就是多水平开拓的生产矿井为接替生产而进行的下一开采水平的井巷布置及开掘工程。
矿井技术改造:利用原有的基础和设施,用现代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对矿井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工艺等进行更新和改造,即矿井技术改造。
中央边界式通风:进风井布置在井田中央,回风井布置在井田上部边界中部的通风的方式。 DK918-3-9:单开道岔,900mm轨距,轨道型号为18Kg/m,道岔的辙岔号码为3,道岔曲线半径为9m。
开拓煤量:在井田范围内已开掘的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放煤步距:在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上,两次放煤之间的推进距离。 1液压支架移架方式及其适用性? 2、影响采煤机选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简述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类型、优缺点与适用条件。
4. 单体支柱与铰接顶梁组合的悬臂支架有哪几种布置方式?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如何? 5. 试述液压支架的分类?及时支护与滞后支护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6. 试说明处理的方法有哪几种? 7. 采空区. 简述爆破落煤的炮眼布置及其适用条件? 8. 工作面端头支护形式有哪几种?其适用条件如何?
9. 单向割煤和双向割煤的主要区别是什么?采煤机进刀方式有哪几种? 10.提高炮采、普采和综采工作面产量的途径各有哪些? 11. 常用的作业形式、劳动组织形式有哪几种?采煤工作面作业循环图表的内容有哪些? 12. 回采巷道基本支护有哪些主要类型?可缩性金属支架有何优越性? 13. 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有何区别?简述各自的适用条件。 14. 走向长壁采煤法中区段平巷布置有哪些特点?
15. 长壁工作面回采顺序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如何。 16. 绘图说明单一长壁采煤法的通风方式有哪几种?
17. 分别简述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倾斜分层采煤法的适用条件。 18. 与走向长壁采煤法相比,倾斜长壁采煤法的特点是什么?
19. 倾斜分层走向长壁下行垮落采煤法,分层同采时巷道布置有何特点? 20. 人工假顶主要有那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21. 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主要优点及适用条件? 22. 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主要技术特点是什么? 23. 采煤方法选择的依据与原则是什么?
24. 准备方式有哪几类?确定准备方式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25. 薄及中厚煤层单层布置和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两种准备方式各有什么特点?试述两种布置方式和适用条件及优缺点。
26. 分别说明采区上山、区段集中巷布置方式的类型?各有什么优缺点? 27. 根据哪些因素确定采区走向长度?
28. 说明采区上部车场、中部车场、下部车场的形式及适用条件 29. 如何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30. 斜井开拓、立井开拓和平硐开拓各有什么特点?适应什么条件?
31. 选择井筒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合理的阶段斜长要考虑哪些因素?
32. 阶段和开采水平两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开采水平要有一定的股务年限? 33. 试分析上、下山开采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34. 分别绘图并说明立井环形式、折返式井底车场的基本类型。 35. 看图回答问题。
36. 简述区段斜长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长度范围及区段斜长与阶段斜长的关系。答:区段斜长由采煤工作面长度、区段煤柱长度和区段上下两平巷宽度组成。(区段斜长=采煤工作面长度+区段煤柱长度+区段上下两平巷宽度)采煤工作面的长度一般为120-180m,对于炮采约为80-120m,对于普采约为100-150m,对于综采约为120-200m,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可达250m。区段煤柱长度一般为8-15m。薄煤层埋藏浅时可取小些。区段上下两平巷宽度:对于普采约为2.5-3.0m,对于综采约为4.0-4.5m。阶段斜长为本阶段内所有区段的斜长之和。
37. 简述为综采工作面服务的区段平巷布置特点和要求。答:在运输巷内,为了适应产量的需要均设置转载机和胶带输送机,同时为了减少支架的麻烦,要求工作面长度等长,区段上下两平巷尽量做到直线或分段取直且互相平行布置,区段平巷沿直线和曲线折线布置时,需注意采取措施注意解决局部地段的积水问题,必要时设置专门的小水泵排水。
38. 简述普采工作面(缓倾斜中厚煤层)正常生产期间一个正规循环内的工艺过程。答:条件是:双滚筒采煤机双向割煤,每班进两刀,三采三准,三五排控顶,截深与顶梁长度相等。采煤机上行或下行割煤,机后随机挂梁,机后10-15m推移输送机,同时铲运浮煤,接着支设单体支柱,直至上切口或下切口,翻转挡煤板,采煤机下行或上行割煤重复同样的工艺过程。采煤机一次进一刀,往返进两刀;共支设两排单体支柱,当支设五排支柱后,将最后两排支柱回收,即三五排控顶。
采矿学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一
一、概念
1、矿井生产能力:矿井生产能力一般指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就是矿井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矿井每年生产煤炭的吨数,以Mt/a为单位
2、井工开采:开掘一系列井巷进入地下岩层,采用合适的采煤方法与回采工艺采出煤炭的方法
3、开采水平: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4、开拓巷道:为全矿井、一个水平、几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运输石门、主要运输大巷、回风大巷、风井称为开拓巷道。
5、:在柱式体系采煤法中,在煤层内开掘一系列宽度在5~7米左右的煤房,煤房间用联络巷相连,形成长方形或块状煤柱,煤柱宽度10~20米,采煤在煤房中进行,只采煤房不采煤柱叫房式采煤法。 二、填空题
1. 采场内为采取煤炭而进行的破煤、 装煤、 运煤 、支护及采空区处理等一系列工作称为回采工作。
2.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方式分为割三角煤 和留三角煤两种。
3.井底车场是连接 井筒 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提升两个环节的枢纽。
4.按煤层赋存条件,准备方式分为 采区式、盘区式、带区式三种。 5.据调车方向,采区上部平车场分 顺向平车场和逆向平车场。 三、简答题
1.采煤方法分类依据是什么?
答:按理化属性分,可分为物理采煤法和气化采煤法,按割煤方式分,可分为水采和旱采,按工作面长短分,可分为长壁式采煤法和柱式采煤法,按开采厚度分,可分为整层(或单一)采煤法和分层采煤法,按回采工作面推进方向分,可分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按采空区管理方式分,可分为垮落式采煤法和充填式采煤法。 2.普采面使用单滚筒采机如何确定滚筒旋向?
答:在回采工作面内面向煤壁,运输机煤流从左手侧向右手侧为右工作面,反之为左工作面。右工作面单滚筒采煤机滚筒逆时针旋转。左工作面顺时针旋。 3.说明放顶煤采煤法特点?
答:在缓倾斜厚及特厚煤层中,沿煤层底部布置一个长壁工作面。用综合机械化方式进行回采,并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工作面上方的顶煤破碎,在工作面支架的后方(或上方)的放煤窗口放落,运出工作面。 4.立井开拓方式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在井田的储量中心附近,自地表向下开掘1-3条(一般为两条)铅垂井筒,其中一条装备箕斗提升煤炭,叫做主井,兼入少量风流;一条装备罐笼,提升矸石、下料、运送人员和入风,叫副井。初期移交的井底标高一般在一水平运输标高。井底设有井底车场。井底车场通过总石门与主要运输巷联系,或直接与主要运输巷联系。通过主要运输巷布置采区、盘区或条带。 四、计算题
某采区开采M1、M2二个近水平煤层,上层M1与下层M2层间距为18米,从煤层综合柱状上看,两煤层间为坚硬岩石。由于采煤接续紧张,同一区段的上下二个煤层工作面必须同时进行开采,才能保证采区生产能力。M1煤层工作面采用四排柱控顶,排距为0.6米,柱距为0.75米,机道宽度为1.4米,为了保证上下二煤层工作面同时安全生产,上、下两煤层工作面最小安全距离为多少?
解:Xmin =H*ctgδ+L+b=18+ctg60o +25+0.6*4+1.4=39.2m Xmin----最小安全距离, H----层间距,
δ----岩石走向移动角,坚硬岩石为60o到70o,从安全角度考虑,取 60o ,
L----考虑上层采空区岩石冒落稳定及上、下层推进速度不均衡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20到25m,从安全角度考虑取25m, b----上层回采工作面最大控顶距。
五、绘制循环图表
一个回采工作面长度为150米,工作面采用四~五排柱控顶,排距为0.6米,柱距为0.7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采矿学复习资料(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