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练习题1
一.某企业产品1—3月份的需求预测如下表。该企业正常班的情况下,每月可生产500台,如果加班,每月还可多生产500台。相关成本已在表中给出,请列出求总成本最低的综合生产计划所需的生产成本分布表。
月份 预测需求 产出成本 正常班生产成本=5美元/台 加班时生产成本=7美元/台 存货成本=1美元/台·月 延迟交货成本=5美元/ /台·月(如合同规定的罚金)
二.某企业的产品由2个A部件和1个B部件组装而成,装配周期为1周。其中A部件是自制的,生产提前期为1周;B部件是外购的,订货提前期为2周。已知A部件目前持有库存50件,B部件目前持有库存60件。产成品的主生产计划如下表。试确定A、B部件生产(或采购)的时间和数量。 1 2 3 4 5 6 7 8 第×周
70 110 (交货)数量
三.单项选择题
1.在服务行业,运营系统所转化的对象是:( ) A.原材料 B.零部件 C.顾客或顾客的财产 D.顾客的订单 2.从生产管理的角度看,企业的竞争力指标包括:( )
A.成本 B.质量 C.速度和柔性 D.A+B+C 3.如果要把顾客的需要转化为产品设计指标,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ERP B.CAD C.MRP D.QFD
4.一个齿轮的生产可能包括以下所有环节,其中不属于工艺过程的环节是( ) A.毛坯制造 B.机械加工 C.热处理 D.检验 5.单件生产适于采用什么样的设备?( ) A.通用设备 B.专用设备
6.在工艺专业化布置方式下,设施布置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
A.生产线平衡 B.总运费最小 C.最省空间 D.最省时间
7.在多点选址且仅考虑运输费用的情况下,应该用哪种模型评价选址方案?( )
A.运输模型法 B.重心法 C.成本—利润—产量分析 D.因素分析法
8.下列哪项因素属于工作系统设计的技术约束?( )
1 400 2 800 3 600 合计 1800 A.生产工艺 B.岗位设计 C.计酬方式 D.雇员稳定性决策
9.主生产计划(MPS)的规划目标是( )
A.平衡产能与需求 B.确定产成品出产的时间与数量 C.确定原材料采购的时间与数量 D.确定零部件的投产时间与数量 10.制定物料需求计划(MRP)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主生产计划、( )和库存信息。
A.生产大纲 B.物料清单 C.采购计划 D.生产作业计划 11.丰田生产方式传递送货指令的手段是( )
A.三个月销售预测 B.旬订货 C.日变更 D.看板 12.在一个轿车生产企业中,下列哪一种需求属于独立需求?( )
A.总装车间对发动机的需求 B.总装车间对变速箱的需求 C.发动机车间对发动机零件的需求 D.顾客对成品车的需求
13.统计质量控制是一种( )。
A.事前控制 B.事后控制 C.过程控制 D.全面质量管理
14.构成服务包的要素包括:支持性设施、辅助物品、显性服务和( )。
A.隐性服务 B.服务质量 C.服务对象 D.服务提供者 15.在服务业,平衡服务能力和服务需求的措施是( )
A.需求管理 B.供给管理 C.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 D.库存
四.案例分析:
生产电炉
10人小组负责组装用于医院和药物实验室的电炉(一种将溶液加热到指定温度的装置),他们生产的电炉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带有振动装置,以便加热时溶液能混合均匀;有的仅用于加热试管;还有的是用于加热不同容器里的溶液。
工厂每个工人都运用一些恰当小工具组装电炉的一部分。完成好的电炉部件由传送带送至下一工序。当电炉完全组装好后,由一个质检人员检查整个电炉以确保生产合格。检查好的电炉由工人放到早已准备好的特制纸盒中以备装运。
整个组装线由负责时间和动作研究的工业工程师来协调平衡。他将整个组装工作分解成若干个恰好用3分钟能够完成的子任务,这些工人的工资直接用其工作时间来计量。
然而,这种组装工作方式出现了许多问题:工人的士气很低,质检员检查出来的不合格电炉的比例很高,那些由于操作原因而不是由于配件原因引起的可控废品率高达23%。
经过讨论,管理人员决定对生产采取某些革新措施。管理人员将工人召集起来,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自己单个组装电炉。工人同意尝试这种新方法,条件是如果这种方法不能奏效,他们可以回到原来的工作方式。经过数天的培训,每个工人都开始能组装整个电炉。
经过了半年,情况就开始有了改观。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开始迅速上升,生产率超出上半年84%;尽管没有任何人事或其他方面的改变,整个期间可控废品率从原来的23%降低到1%;工人的缺勤率也从8%降低到不足1%。最终,由于废品率降低到如此之低,以致原先由质检员所担任的检查工作改成由组装工人自己来承担,全职质检员转到企业的其他部门中去了。 问题:
(1)请说明改革前后工人工作分工的区别?
(2)为什么这种改革能提高生产率、降低可控废品率和缺勤率? (3)为什么用了近半年时间,改革的效果才表现出来?
(4)就改革后的现状看,是否可将工人的工资计算办法也进行改革?如何改,改革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运营管理》练习题1答案
一.
1 正常班 加班 正常班 加班 正常班 加班 1月 2月 3月 剩余能力 生产能力 5 7 10 12 15 17 400 6 8 5 7 10 12 800 7 9 6 8 5 7 600 0 0 0 0 0 0 12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3000 月 2月 3月 需求合计
二.
总需求 计划持有存货 净需求 计划收到订货 计划发出订货 第 周 交货量 50 60 10 1 50 90 60 2 70 140 50 90 90 70 60 10 10 3 70 70 70 4 70 110 5 220 6 110 220 220 220 110 110 110 7 110 110 110 8 110 产成品 部件A 总需求 计划持有存货 净需求 计划收到订货 计划发出订货 部件B 总需求 计划持有存货 净需求 计划收到订货 计划发出订货
三.单项选择题:
1—5 CDDDA 6—10 BAABB 11—15 DDCAC 四.案例分析
(1)改革前,工人实行的是专业化分工,每个人的工作简单重复;
改革后,工人的工作内容丰富化,每个人对整个产品负责; (2)改革前,由于工作简重复,工人会觉得工作单调,并且对整个产品的质量责任感下降。
由于专业化分工情况下,工人能够掌握的技能有限,缺少晋升的机会,难以自我实现;改革后,工人的工作内容丰富,兴趣增加,产品质量责任感增强。 (3)工人学习掌握全部工序相关技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
(4)可以实行改革,实行计件工资制,但要控制好质量,还要考虑工人的最低收入得到保
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运营管理练习题1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