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1课时
1.重点:能描述眼的结构和功能。 2.知道视觉的形成过程。
3.重点: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知识点一:眼的结构和功能 眼
知识点二:视觉的形成
外界光线经过: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感光细胞)→视神经→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知识点三:近视的形成与预防 1.近视的成因与矫正 近视 2.近视的预防
“三要”与“四不看”。
(1)三要:①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 33 cm 左右;②看书、看电视 1小时 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③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2)四不看:①不在 直射的强光下 看书;②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③ 不躺卧 看书;④ 不走路 看书。
1.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官,如果所看物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到物体。解释下面的问题。
(1)光线进入眼睛后,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是一种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矫正? 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属于近视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这种近视为真性近视,一般难以恢复正常;二是晶状体的曲度因过度调节而过大,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就会在视网膜前方成像,这种近视属于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注意用眼卫生,通过适当的调节,能够恢复。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可以通过带凹透镜进行矫正。
(2)光线进入眼睛后,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是一种什么现象?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矫正? 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属于远视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为眼球的前后径过短,光线进入眼内会在视网膜后方成像,因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可通过佩戴凸透镜来矫正。
2.现在的中小学生眼睛近视的越来越多。请分析相关问题。 (1)调查同学中患近视的原因,总结一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 ①睡眠时间不足。
②用眼方式不正确:眼与物体距离较近;用眼时间较长;光源过明或过暗;写作姿势不正确等。 ③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过多的甜食对视力影响很大。
(2)在日常生活中,中学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上述状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看书学习1小时后,要向远处眺望,缓解眼睛的疲劳感;不要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电脑荧光屏的光对眼睛会造成强光的刺激;注意饮食营养全面;等等。
见《导学测评》P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1课时》导学案[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