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手工参比测试数
作为一个有效数据对,这里的i是采样器的序号,j是比对样品的个数,
每个样品的采样时间为24hr(±1hr),至少取得10个样品(有效数据对)进行比较。
按式(5-21)计算3台参比采样器手工参比方法测试每个PM10样品的平均值
,
应尽量选择在15~300μg/m3。
(5-2
1)
按5.3.3中式(5-18)和式(5-19)分别计算参比3台仪器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当计算结果符合表3-2中相关要求时,参比测试有效。
如果参比测试有效,按式(5-22)计算3台被检测自动监测仪器测试的对应时间段内的自动监测数据的平均值
。
(5-2
2)
当参比方法测定值≤60μg/m3时,计算每个样品 当参比方法测定值>60μg/m3时,计算每个样品
与 与
的绝对误差。 的相对误差。
每个PM10样品的参比方法比对检测结果均应满足表3-2中的相关要求。 5.4 子站自动校准设备检测 5.4.1 多气体校准装置
① 稀释比率和工作环境
考查仪器子站自动校准设备的稀释比率、工作环境,应满足表3-3中的相关要求。
② 流量计准确度
仪器预热校准稳定后,将一级标准流量测量装置(皂膜流量计、湿式流量计、质量流量计等)串联到仪器气路中,使气体发生装置产生80%~100%满量程的流量,分别记录自动校准设备流量值和标准流量计实测流量值,连续测量3次,计算两者算术平均值的相对误差,应满足表3-3中的相关要求。
③ 渗透室温度准确度(如没有渗透管装置可不测) 仪器预热校准稳定后,采用电阻模拟法对渗透室温度准确度进行检测。操作步骤如下:
从渗透管恒温装置上断开测温热敏电阻,用一个精密电阻箱代替原测温热敏电阻的位置;
调节精密电阻箱的电阻设置,使设置的电阻与渗透室设定温度相应的测温电阻值一致,观察并记录恒温装置的稳定温度指示值;
连续测量3次,计算恒温装置指示值的算术平均值与渗透室设定温度的绝对误差,结果应满足表3-3中的相关要求。
④ 臭氧发生准确度 仪器预热校准稳定后,调整多气体校准装置,使其发生浓度约为满量程20%、50%、80%的臭氧气体,同时用参比方法(手工采样分析或仪器分析)对发生的每种浓度气体各采集3个平行样品进行臭氧浓度分析,计算每种浓度下手工测试样品均值与仪器显示发生浓度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应满足表3-3中的相关要求。 5.4.2 零气发生器
仪器预热校准稳定后,调整零气发生器产生零气。同时用参比方法(手工采样分析或仪器分析)测试3个平行零气样品,分别测定样品中的NOX、O3、SO2、CO和HC的浓度,得到不同污染物三个平行样品浓度的算术平均值,应满足表3-3中的相关要求。
5.5 子站控制单元和中心站数据处理单元检查
运行子站采集控制和中心站数据处理软件,检查各功能是否符合3.6的相关要求。
6 开放光程监测分析仪器的检测说明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一般包括点式监测仪器和开放光程监测仪器两种原理。上述5中的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针对点式监测仪器,针对开放光程监测仪器的检测方法可参考《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中附录E中E.2的相关检测方法。
由于开放光程监测仪器的采样监测全部暴露在完全开放的环境空间中,因此该类仪器不能采用直接同标准进行校准检测的方式,一般采用在监测光束中插入一定长度的检测池,用等效的方法进行校准检测。
等效检测方法:
① 检测必须在没有气象因素干扰(大雾、雨雪或沙尘等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进行;
② 按照HJ/T 193-2005附录E.2中的等效方法及计算公式计算标准气体的等效浓度以及通入标气后的显示的修正浓度;
③ 可将计算得到的上述浓度值按点式自动监测仪器的检测试验方法进行相关检测,技术指标要求不变。
④ 由于开放光程监测仪器的监测原理,5.2气体分析测试单元中5.2.15“参比方法比对测试”检测项目就目前的检测条件尚无法完成,因此该项目检测可暂不进行。
7 原始记录表
原始记录表详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