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咬紧牙齿,一捶桌子,大怒道:“哼!这帮混蛋!!”
卫鞅了解了情况,回到了左庶长官邸。
时公元前356年,卫鞅开始了变法。在新法典中主要有如下内容: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以五家为一组,叫“伍”;以十家为一组,叫“什”。一家犯法,其余几家没有举报的话,就会同罪“连坐”。不论是卿大夫还是士大夫,都不可以犯法,因此极大地减少了犯罪率。
奖励生产。生产多的人,全家免役;生产少的人,沦为奴隶。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率。奖励军功。按军功封爵。这就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军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承认土地私有。这条法令保护了农民自己的田地不被贵族侵占。
依军功行田宅。按照军功授以田地,既提高了秦军在战斗中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农民生产的效率。
推行县制。把户、邑、村连起来,成为县。县里的最高长官叫县令,由国君亲自任命。有了县制,权势有人管理,不能再骄横一方了。
全国范围内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了测量长短、体积、轻重的标准原器。防止了商家短斤缺两的现象。
这些法令极大地维护了人民的利益,为秦国的政治开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此,秦国从危机的悬崖边缘猛然退了回来,走向富强的道路,国力大增,使日后兼并六国的梦想成为可能。卫鞅时常着便衣,下访民间。一发现有官吏贪赃枉法,立刻严惩不贷。于是,卫鞅在人民中广为流传,极受百姓的赞誉。同时,卫鞅得到了秦孝公的奖赏,升为大良造,封在商地,所以,卫鞅又叫商鞅。商鞅因此成为孝公身边的宠臣。他出门的时候,仪仗队伍车水马龙。走在最前面的步兵举着朱红色的大旗,后面跟着骑兵。队伍的正中间那辆白色车盖的车就是商鞅的了。你且看他:面带微笑,上着铁青色蛟龙纹朝服,下着湘绣丝绸裤子。鞋子被朝服遮住了,看得不太清楚。腰间拴着条玉带。玉带上挂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那就是威力无边的泰阿剑。再看队伍的末端,是一大堆的长枪兵。这样的排场恐怕只有秦孝公才会拥有吧!
正所谓树大招风、盛极而衰。商鞅的地位从此开始下降了。酒贵族们觉得商鞅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而且这些法律也极大地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旧贵族们对他恨之入骨。他们不断罗织了各种罪名诬陷、排挤商鞅。
也许是秦孝公忘了龙阳泣鱼的故事吧,秦孝公慢慢地改变了对商鞅的看法。
有天,甘龙来拜见秦孝公了。这个人长着一双淡淡的眉毛,眉毛是平的,但是在眉尾却形成了一个钩形。一双三角眼中显露出阴险和狡诈的眼神。塌鼻子,下面一张薄薄的嘴唇,苍白而没有血色。头发花白,用一个紫红色的铜箍箍在头上。身上穿着黑色的布衣。他严肃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像是快要哭了的样子;如果笑起来,那时的表情比哭还难看。只见他上前,拜了三拜,说道:“启奏大王,商鞅最近在家里训练军队,大有谋反之象。”秦孝公回忆起了商鞅说的话,于是他寻思道:商鞅说过:“君主不能太宠信大臣。大臣的地位太尊贵,就会剥夺了国君的位子。就像后宫的嫔妃如果没有等级之分,就会乱了套;兄弟间不和睦,就会影响日后江山的稳定。”他自己说过的话,难道他自己忘了?不可能。我到底是该相信他,还是不该相信?
秦孝公站了起来,双手交叠在背后,徘徊着,环视着四周。忽然,他眼前一亮。他看到了桌上还没批完的奏章。他一手抓起桌上的奏章,用另一只手从剑鞘里拔出剑来一削,削下两根竹篾来。他捏住了笔架上的一支笔,提起来,行云流水地分别书写了“有罪”和“无罪”两个字。他闭上了眼睛,拈了一支。第一次拈了“无罪”,他想再拈一次;第二次又拈了“无罪”,他还想再拈一次。他突然停住了,在心里默默地说:“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自己明明不信任商鞅,何必这样一次次地抓阄呢?商鞅有没有叛变,把他抓来问下不就明白了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二作文大秦的曙光(4)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