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面貌焕然一新”: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交通标志,搭接道口、沿排水沟,陡坡警示标柱、防撞墩等交通安全设施得到完善设置,同时公路交叉口、公交站台、集镇段“机非分离”边道线及“硬路肩”禁停标线得到漆划和刷新,不仅可以减少交通事故数量,而且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个方面:地理指示牌和重要厂矿企业名称牌得到规范设置,不仅方便了公路使用者的出行,而且也满足了企事业单位日益强烈的自身宣传需要。同时还增设一批“路政管理宣传牌、公示牌、承诺牌、投诉牌、责任牌”,方便日常管理,方便社会的监督。第三个方面:根据出台的公路道口、公路非标设置技术规范,公路两侧搭接道口和广告牌、指示牌、公益宣传牌得到规范设置,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及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而且钝化了路政管理与企业的矛盾,同时又把对行车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二)、巩固和长效。
一是按照市处制定的目标责任书,对涉路管理部门、各镇(区)、行政村的公路工作职责、标准和考核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创建成果及经验长效化。
二是交通公路部门加大路政管理技术规范全区实施工作,将非标设置、安保工程、公路广告、集镇段治理、摊点管理等新举措、新规范落实到实处。
三是将公路工作具体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公路管理创新发展。
四是进一步明确路政管理工作的内外分工、个人职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做到奖惩依据合理,目标明确。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局通过开展创建路政管理示范工作,在探索公路工作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念更新不够深入,路政管理联动机制不够严密。
二是公路管养经费仍存在较大缺口,制约公路管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是责任主体不够合理,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路管养主体分立,既造成了管理资源上的极大浪费,同时造成社会群众认识模糊;
三是队伍业务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队伍整合能力不强,路政管理业务素质仍需改善;
四是宣传工作要持久深入开展,通过走访调查,社会群众对公路工作的普遍认识达到了一定高度,但对管理上诸多细节问题了解程度仍嫌不够,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活动,如:超限治理、打谷晒场等。
四、几点建议:
一是按照拾遗补缺的思路,对照“省级文明路”建设标准,进一步强化已经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使之成为各相关部门、镇(区)、村的基本工作内容,为老百姓所接受并自觉遵守,防止路域环境“脏”“乱”“差”问题的反弹,稳定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
二是按照“强基工程”的思路,强化路政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行政理念、执法能力、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增强从事路政工作的自豪感,增强服务经济、保障畅通、方便出行的责任感,适应路政管理新的发展要求。
三是按照“三个服务”的思路,即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交通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交通条件;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在更高的层面,总结提炼路政示范建设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政府通过路政管理得到的实惠,老百姓及企业通过路政管理得到的实惠,公路使用者通过路政管理得到的实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团委工作总结公路管理局2009年工作总结(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