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宜业宜商宜居城市为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泉州市在推进旧城改造和新片区开发过程中,注重做好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中心城市及各片区组团内医院、学校、公园、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早在1995年泉州市就开始规划建设第一批经济适用房,先后建成市区云谷、圣湖、东美、西湖、新华、邮电、建南、华大新南、宝洲等经济适用房小区,以及德化宝美小区、洛江吉源小区、晋江竹园小区、南安普莲路小区、石狮宝塔小区等县(市、区)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2007年公开摇号销售的“江南雅园”为全国首宗普通(限价)商品房,吸引了1000多户市民参与公开摇号。近年来又建设了规模更大的见龙亭、江南花园城、城东经济适用房及洛江杏园小区等经济适用房项目,其中见龙亭经济适用房小区广泛应用了建筑节能新科技,今年以来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114.97% ,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见龙亭和江南花园城计划年底竣工后,可交付使用住房达1500套,将有效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为解决旧城区交通、医疗、教育资源紧张的压力,开展中心市区交通综合整治,修复坎坷路,打通断头路,建设坪山路高架桥,畅通内环路,改造晋江滨江环路。在城东、东海新片区规划建设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新院、名牌中学分校、海峡体育中心,以及污水垃圾收集、中转、处理等基础设施。其中海峡体育中心的建成投入使用,为2008年泉州成功举办全国第六届农运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泉州市目前市区供水普及率为98% ,出厂水质合格率达99.19% ,供水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供水能力35万吨/日。至去年年底,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也位居全省前列。积极推进晋江两岸综合开发,规划建设泉商大厦、世贸中心等晋江南岸综合商务区,为周边产业型县市提供高品质的金融、商贸、科研及企业总部基地服务。同时发挥泉州依山靠海沿江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文化积淀,建设滨江公园、郑成功公园、观音山公园、东海海上公园,着力打造高品质的人文景观公园和滨水城市景观带。
3.以管理到位健康有序的软环境服务城市建设
一是抓监管到位促保障。抓住项目招投标的重点环节,积极推进招投标改革,近年来在制度上创新设立小额工程随机抽取制度和预选承包商制度,优化预选施工承包商、预选招标代理机构、预选造价咨询及预选监理单位名录库等。一系列的创新做法有效保障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摆脱“熟人经济”束缚,确保项目建设成为阳光工程、廉政工程。该做法得到福建省建设厅的充分肯定,在全省广泛推广应用。同时严格设计变更管理,规定设计变更必须通过专家咨询评估,变更后的造价需委托中介部门以及上报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两个单位进行审核。在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方面,深入开展“两场联动”检查和各项专项检查,实施“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竞争机制,编制《泉州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图集》。几年来泉州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圣湖经济适用房小区等4个项目先后获得了“鲁班奖”。
二是抓前期工作促开工。在每年年初,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施工计划,实行倒计时施工。同时在年底提前抓好明年的预备项目前期工作,邀请专家充分论证,做精做实项目前期准备,待项目酝酿成熟后即可转为新建项目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保障了项目建设稳步、有序进行。
三是抓项目融资保进度。2007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泉州的项目建设资金瓶颈凸显,泉州市建设局致力于探索破解项目融资难题,挖掘其直属的市住宅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融资潜力,通过资产划转、专项资金注入、赋予投资经营权及土地整理运营职能等多种形式扩大企业融资规模。通过召开项目推介会,向商业银行推介城建项目,成功融资20多亿元,保障了项目建设资金及时到位,顺利推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团委工作总结城市发展工作总结范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