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努力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不断丰富我县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我们重点抓了两项活动。一是春节期间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团拜会、秧歌调演、焰火晚会等活动,让全县人民切实体会到节日的欢乐氛围;
二是广场文化周活动。我们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组织教育、文化、社区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编排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在活动期间,观看的群众每晚都达近万人次。
(三)新闻宣传工作
全年在省、市级报刊(主要指吉林日报、通化日报)上稿542篇,其中吉林日报上稿164篇,头版头条4个,专版1;通化日报上稿378篇,头版头条14个,专版1个。
1、认真组织了先进性教育活动上稿工作。分阶段、分批次组织了上稿工作。结合教育活动每一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上稿,为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围绕县域经济认真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经济工作一直是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今年,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要实现县域经济由快走变快跑的工作目标,以工业经济、项目建设、支柱产业、农业产业、牧业产业为主要内容,以在省、市委机关报上宣传为主要形式,先后刊发16个头版头条,2个专版。在《吉林日报》重要版面刊发稿件在全省县级排在前列。
3、认真抓好通讯员的培训工作。按照市部的统一部署,组织近30人参加了新闻写作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基层通讯员的写作水平。
(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1、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目标,以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着力开展了六项工作。县文明办制定了全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突击月活动方案,对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进行了明确的安排部署。4月23日,县五个班子的领导率先垂范,带领县直机关的干部群众,分别到指定路段开展义务劳动,当日共清除垃圾200余吨;清洗“牛皮癣”、“小广告”200余处。为保证突击月活动不走过场,我们通过层层组织动员、工作调度、新闻跟踪、联合检查等方式,强化工作促落实,从而使城区的越冬垃圾在突击月得到了彻底清理,特别是各单位办公楼室内外卫生,较以前有了较大改观,基本达到了室内窗明几净,室外无垃圾和白色污染的标准。
2、以创建精神文明村镇为目标,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果。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纳入到县委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召开了专项动员大会,对整治的内容、任务、标准做了具体部署。
二是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各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对全县拟达标乡镇、村屯进行了层层包保。各乡镇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乡镇村社干部包屯包户,自上而下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奖励机制。把责任落实到了个人。
三是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击月活动。各乡镇村屯全面启动,从整洁干净入手,重点对村屯内外及连乡路沿线的越冬垃圾、白色污染以及“五乱”现象进行集中清理整治。
四是坚持督查和跟踪报道相结合。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坚持标准,有力地促进了整治标准的提升。今年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共投入人力28万人次,总投入资金折合人民币11085万元,其中现金10230万元,各种物资折合人民币855万元,,出动车辆15万台次,清理三小五堆8380余处,屯屯通水泥路246公里,绿化美化963公里,新建、改建杖栅、围墙22万延长米,修建门桥876个,清理河道边沟573万延长米,整建垃圾点、垃圾箱、垃圾场408个,新建卫生厕所965座。
3、农村“一推双带”工作初见成效。一是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辉南县2004—2007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对转移培训的目标、任务、培训方式、保障措施都做了具体安排部署。
二是建立了富余劳动人员资源库。对农村富余劳动人员的自然状况、转移能力及需求等情况进行了普查登记、造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年终工作总结县委宣传部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计划(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