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及生猪保险
生猪发展在去年的基础上,搞好生猪示范区项目续建工程建设。现已建设人工授精站11个,引进种猪30余头,对全县的能繁母猪实行免费配种。标准化生猪示范小区建设确定了11个建设户,现已完成工程任务的70%左右。生猪出口基地建设项目选择在养猪基础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琵琶镇实施。建成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户890户,投资总额1400万元,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经省、市检查验收合格。
今年我局加强了与财政、保险公司的密切合作,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全县已参保生猪130998头,其中:能繁母猪48757头,完成任务数46935头的103.9%;育肥母猪82241头,完成任务的46.2%。
三是加快白鹅产业化进程
①促进产业带发展。通过近三年的发展建设,已有16个乡镇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肉鹅生产基地认证。白鹅产业化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以飞龙镇、永年镇、骑龙镇三镇为点,沱江河沿线,邓隆公路沿线为线的“三点二线”白鹅产业带。现存栏60万只,年出栏200只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户1000余户,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0个。
②搞好白鹅产业重点工程建设。一是按省上下达的项目任务,完成了三个示范镇种鹅养殖户的建设任务,其中狮市、东湖各30户,飞龙50户。举办专题技术培训62期,参训人数达4000多人次,共发放技术资料和实用小册子6000余份。新增种鹅存栏15000只,带动发展了肉鹅养殖户500余户。扩建了黄葛种鹅场达1600㎡,养殖规模可达饲养种鹅5000只。全县种植牧草1410亩。二是根据市科技局下达项目建设要求,我局在深入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在怀德、东湖、狮市、骑龙、飞龙五个镇乡规划发展年出栏商品肉鹅4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500户,现已发展550余户。科技入户已显成效。三是白鹅养殖示范村建设。在骑龙镇马耳桥村规划发展白鹅养殖户200户,现已发展到220户,其中养殖200只以上的有200户。四是肉鹅直补项目全面启动,全县已发展年出栏400只以上的大户500户。
四是推进肉牛规模化育肥
肉牛生产以当地丰富的酒糟资源为主要原料进行规模化育肥,实现了规模化养牛的高速发展。全县形成以**县鑫鑫肉牛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中心场+适度规模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了常年存栏1000头以上肉牛场1个,200头以上15个,50头以上55个,规模养殖场出栏肉牛达1.5万头,占全县肉牛出栏60%以上。
五是强化科研科教工作
今年采取入户指导和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科普培训活动50余次,参训人数达4.5万余人,发放科技资料46000多份,把养殖实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通过与其他高等学院联合办学,有10人取得了畜牧兽医的大专以上学历,提升了畜牧系统年轻骨干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科研项目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自贡黑山羊高效综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已全部展开,取得星火项目证书。
(二)认真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
1、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以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治工作重点,按“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继续采取统一时间、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免疫标识、统一操作规程的“五统一”措施,认真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配合,全面完成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在搞好常年春防、秋防和日常防疫工作基础上,根据今年灾情和夏天高温高湿天气专门增加了夏季防疫工作,组织了全县47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168名基层在编兽医人员,对全县的猪、羊、牛、禽进行了免疫注射(或饮水免疫),共注射猪瘟疫苗682496头(次),猪口蹄疫695890头次,牛口蹄疫22790头次,羊口蹄疫172414只次,禽流感6489582只(次),鸡新城疫1573634只(次)。在做好免疫注射的同时,畜禽免疫标识佩带整齐规范,共佩戴猪耳标393847套,牛耳标13660套,羊耳标126667套。防疫记录清楚完整,消毒面宽,灭源彻底,共消毒农村圈舍947716个次,1421万平方米,动物屠宰加工场所700万平方米,动物交易场所150万平方米,养殖场150万平方米,消毒运载车辆43234辆(次),张贴免疫、消毒卡25万张,使用消毒药物9吨(其中养殖场户自购4吨、县局统供5吨),消毒面达100%。通过省、市检查组的交叉检查,我县的动物防疫工作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年终工作总结2008年畜牧局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