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与区政府及社区居委会的网络互通,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成立**街道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制定《**街道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评方案》、《**街道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奖励实施方案》、《**街道机关大楼保卫管理制度》。聘请效能监督员,改进机关依法行政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作风。
切实抓好党风廉政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六项机制,增强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修订社区居委会财务管理制度,实行集中报账和统一核算。坚持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制度,全年共审核采购资金达220.8万元,节约资金15.6万元。
同志们!2005年各项任务的全面超额完成,为“十五”计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取得有史以来最好佳绩的同时,街、居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据统计,2005年荣获国家级先进单位奖项4个,省级8个,市区两级70个,并有3人获得国家级先进个人,4人获省级先进个人,95人次获市、区先进个人。不久前,朱亚衍、何立峰、陈炳发、黄笑影、裴金佳、郑云峰等多位省市区的领导先后莅临调研时,充分肯定**街道“三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成就,并为街道加快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给街道上下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振奋。
过去的五年,是**街道发展历史上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是凝聚各方力量、团结奋进的五年,是街道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社区及广大居民群众受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部署,立足街情创特色,开拓创新求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发生大的变化:
一是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实力跃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商业营业额等经济指标实现四个“五年翻三番”的可喜局面,即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8亿元到2005年的14.4亿元,年均递增51.8%;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5600万元到2005年的4.4亿元,年均递增51%;招商引资由2000年的6千万元到2005年的16亿,年均递增92.8%,为经济腾飞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商业营业额从2000年的1.6亿元到2005年的85亿元,年均递增120%。12月27日,何立峰书记莅临街道调研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街道十五期间经济实现跳跃式的大发展,是个奇迹。”
二是街道排序前移,位居街镇前列。“十五”期间,街道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财政收入五年净增总量绝对额和增长幅度均居全市街道和乡镇前列,综合财力由2000年时在原开元区六个街道排序第四位,2001年提升为第二位之后,至今一直保持在厦门市各街道和乡镇第二强的排位,且经济总量逐年上扬。财政收入与总量第一的街道差距逐年缩小,由2000年的相差1个亿缩小为目前的1千万元左右。2004年街道财政滚存结余高达1496万元,在全区十个街道排列第一,占全区结余总量的42%,街道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逐步取得领先优势和地位。
三是挖掘社区“亮点”,培植“精品社区”。五年来,街道致力“精品社区”建设,社区“精品”、“亮点”不断挖掘,形成了“一居一特”、“一街多特”、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社区建设新格局。如文屏社区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爱心帮扶、再就业、便民利民、关心帮教”四项“民心工程”,切实关心、解决辖区弱势群体的生活生产问题。万寿北社区长期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此外,开展“交通安全进社区”活动的金祥社区,文明祥和的文灶社区,争创“科普示范社区”的滨中社区,首创“楼宇党支部”的**社区,互帮互助的双涵社区,服务为先的东坪社区,温馨和谐的浦南社区,亲民近民的溪东社区都各具特色。金榜山社区开展“无邪教、无毒害、无黄丑”的“三无”社区试点创建活动,其成功经验及时在全市范围普及推广,并取得成效,得到全国、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央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在2003年第456期《简报》,以题为“厦门市创建‘三无’社区活动初见成效”,专题向中央政治局常委及相关中央领导报告并转发给全国省、区(市)进行推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年终工作总结街道2005年工作总结及2006年工作目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