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人事改革,为实现科学发展营造活力。
一是抓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确立科学用人导向。为预防权力失控,我们实施了把最优秀的青年吸引到党内来,把最优秀的干部下放到基层去的“两最”工作法,开展了“双培双带”活动;坚持“干部选得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的原则,在公推直选、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工作进行积极试点和探索,不断完善科学察人用人工作机制。今年初来,县委初步建立了领导干部绩效考评办法,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等的整体效果,不再单纯追求量的极大化。经过对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领导班子和50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2006年换届以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评,县委根据结果对7个班子的20多名领导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围绕科学发展用人才、看绩效用干部的正确导向。二是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为科学决策提供民主保障。为预防决策失误,我们建立了“三步”决策法,即决策前“问计于民”,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吸收群众全程参与决策;充分征求咨询专家意见;召开县委全委会、县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等会进行多会论断,确保科学决策。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六)认真总结提高,力求体现经验性成果。
在第四阶段即检验考评阶段,我们着重抓好工作总结和查缺补漏。回顾学习实践活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抓好“八个一”工作。一是编好一本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读本。我们在多渠道收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关于科学发展观论的同时,编写了具有**特色的《**县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二是修订一个全县科学发展规划。三是撰写一个全县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报告。使人们都懂得我县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验、做法;各乡镇、各单位也撰写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分析报告。四是组织一批学习科学发展观案例材料和体会文章。五是清理出一批旧的制度、文件及工作办法。真正在文本上解放思想,在文本上接近科学发展观。六是找出一批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问题。通过学习、实践、探导,发现并提出**当前存在的经典问题是哪些、在哪里,然后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七是解决一批影响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问题。找出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县四家班子领导、乡镇、县直单位的每一个领导干部都针对自己所负责的一些问题开一个以上的现场会,解决一个以上的主要问题。做到现场会有造册,解决问题有过程记录。八是发掘、培育一批先进典型。发掘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的模范、先进人物。对现有的典型加强巩固,对典型之外的抓好挖掘、培育和有效引导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结合实际,特别是结合农村的实际,进一步本地化、通俗化,如以山歌、警句、顺口溜等形式体现出来,尽可能地让每一个村干、每一位群众都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内涵。县科发办先后编发了《领导干部学习体会文章选编》、《重点案例分析选编》、《重点调研课题选编》等科学发展成果性文本。
三、**县试点工作的主要成效
在第三阶段即实践阶段,这一阶段是我们工作的主要成效。我们根据前两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对比“六查六看”,紧密围绕“工业发展园区化、农业发展合作化、城乡统筹一体化、县域环境生态化、基层党建联动化”的工作要求,认真开展实践活动,把着力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放到经济发展上,放到社会发展上,放到民生问题上,把科学发展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上,落实到推进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四新”、“五两”工作思路上。
(一)“六查六看”查彻找准制约**实现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1、从全县的角度看:我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主要存在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不够、推进重大制度创新的攻坚克难力度不够、密切联系群众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锤炼不够、在推进科学发展中资源制约的瓶颈日益明显、推进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效果不够明显富民强县的项目带动能力不够强劲、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太缓弱、关乎民计民生的群众生活还未得到根本改善、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加大、社会管理压力日渐增大、政策和制度不健全影响了工作责任的落实等“十二大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八大根源”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不够全面,造成对科学发展的认识不够统一,对正确政绩观的认识不够完整,对科学发展的思考不够深入;思想作风不硬朗,精神状态不够振奋,许多同志干劲不足,不愿干,拼劲不够,不敢干,闯劲不强,不善干;工作作风比较飘浮,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大,情绪浮躁,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简单粗糙,作风疲沓;民本意识比较淡漠,群众观念不够牢固,富民利民的办法不够多,与民联系的渠道不够畅;责任意识比较薄弱,狠抓工作落实的力度不强;方式方法比较简单,统筹协调工作不够有力;与时俱进观念不强,应对挑战不够及时;开拓创新比较缺乏,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个人工作总结某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