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加强信息化队伍建成设,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营造高效、快捷的网络环境,我县目前已经建立了育龄妇女信息管理平台,各乡镇通过vpn网络技术,基本上都能登入。我们在信息平台和委网站上可以发布新的消息,指导各乡镇工作,各乡镇也能通过这个平台及时获取、及时更新,县、乡两级已经达到了信息互通、信息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健全制度,责任到位,信息化应用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健全制度。为实现信息化引导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和优质化,我委先后制定了《新建县育龄妇女信息管理办法》和《新建县、乡、村资料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从制度上规范全县计生系统的信息采集、录入、核查等各个环节,提高信息的准确率,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从而更好地引导基层开展服务。
二是细化分工。每年年初,我委都要派出一名干部挂点一个乡镇,同时要求各科室按照职责分工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化,将核查、引导、带动等各项任务细化到每一个挂点干部;委领导则定期抽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明确了各科室长为信息化带动工程首要责任人,要求委机关每个干部都要熟练操作和运用wis系统。
三是规范运行。在委机关信息平台建立以后,每月要求各乡镇从县人口计生委网站下载当月育龄妇女信息和各科室核查出需调查落实的信息,由乡镇和村居专干一一核实并录入wis系统,建立定期分析信息制度,严把“三关”,提高信息质量。
四是确保信息质量。信息质量的好坏,首先是信息采集的质量。为此,我们决定从源头上提高信息质量,一方面针对上传到县人口计生委的数据信息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召开相关系统信息采集员工作调度会,提高数据采集准确率;另一方面,要求村(居)专干必须一个不漏的入户采集数据信息,准确录入到wis系统。其次是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各科室每月依据职责分工将各部门通报的信息及委机关干部上户督查掌握的情况与wis系统中数据分析对比,评估数据质量,并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内容进行梳理,形成分析报告。再次是跟踪落实服务。根据各科室每月数据分析报告,我委分别在每月召开的计生办主任例会和统计员例会上进行通报,分析原因,找准对策;要求各乡镇将需要跟踪服务的对象落实到乡镇分片蹲点干部和村组专干,进行逐一跟踪服务到位。
四、依托网络,服务到位,不断开拓人口信息化服务新领域
我县人口信息化网络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有效地加强和规范了基层管理,增强了计生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信息网络,搭建信息平台,充分挖掘和延伸信息系统功能,达到人口信息资源的部门间共享,全社会共享,开拓了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新领域。
我县人口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为育龄妇女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汇总提供了便利。基层将采集到的育龄信息录入微机,对乡镇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通过网络汇总上报。县人口计生部门对基层上报的问题提出意见后,通过信息网络自上而下逐级反馈,使基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答复,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微机对各类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为科学决策,制定年度计划提供依据,创造条件。
人口信息网络系统的建立,为委机关内部局域网信息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通过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应用,可以简化县乡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各级计生干部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业务水平,依靠信息化逐步建立起科学管理与优质服务相结合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资料微机化、信息网络化,服务高效化。
当然,我县的信息化管理工程建设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与上级的要求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县区的好经验、好作法,不断开拓创新,强化措施,优化网络环境,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使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个人工作总结人口计生工作信息化带动工程工作总结(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