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物理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也义不容辞。本人在教学中注重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理想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动手习惯和操作技能;互助协作,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培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物理教学 德育渗透 爱国热情 人生观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培养目标指导我们,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是: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有明确的理想志向。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首先是对整体培养目标来讲的,新课标要求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德育是放在第一位的;其次是要求每一个教师成为德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是历史供过付于老师的现职,而“道”即是德育的基本内容;最后是每一个学科都应当从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要求各学科的教师要把德育渗透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作为物理学科,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知识基础和技能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容易渗透那些德育内容呢?本人实践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渗透。
一、通过介绍古今物理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物理学的成就就是以自身的成果,促进社会的发展,我国古代人就对物理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指南针的发明,不仅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而且在航海、军事上作出过重要贡献。造纸、印刷术使书写、记录、复制的工作量减少很多,使“汗牛充栋”成为了历史。火药的发明,至今还在军事、生产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近代物理学的成就表现在对“两弹一星”的研究上,在以钱学深为首的科学家协手努力下,我国先后试验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并把卫星送上太空。今天更是实现了中国人的太空行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表面也将留下中国人的足迹。通过这些事实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树立了为民富国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通过名人故事及其成功经历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任何一位名人的成功没有一帆风顺的,在成功的背后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决心。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介绍牛顿的事迹, “苹果落地”事例对同学们来说也是耳熟能详,但他们不知道,从“苹果落地”到“万有引力”的诞生经历了漫长的十几个年头,这中间所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牛顿非常勤奋,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他常通宵达旦地做实验,有时一连几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直到把实验做完为止。学习电学中,欧姆在1827年发表《伽伐尼电路的数学论述》,从理论上论证了欧姆定律,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科普利奖章。其间,经历了责难、挖苦、打击等不白之冤,但他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不懈的努力是他坚持十几年时间的动力。焦耳在1840年就发现了焦耳定律,但在以后的四十年里他仍然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为热运动与其他运动的相互转换,运动守恒等问题,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焦耳因此成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本文来自:免费范文网(www.77cn.com.cn)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深,在建国之初,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历经磨难回到祖国的怀抱,并致力于“两弹一星”的研究,使我国在国家最艰难时期先后成功爆破了原子弹、氢弹并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我国的尖端科技驻足世界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三钱”的另一位伟人,钱伟长同样值得我们敬仰,他本来中文历史科目是强项,却因国耻之故,执意转学物理,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追求,成就了他的学业,也奠定了毕生的事业基础。1947年,有人带来美国有关方面对钱伟长全家赴美工作生活的邀请。在表格最后一栏,要求宣誓一旦中美交战忠于美方,钱伟长明确填“NO”,予以拒绝。
这样的科学家数不胜数,因此教育的机会也就随时都可以进行。利用科学家这种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学生勇攀高峰,利用科学家这种敬业爱国的情操,激励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通过特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所以学好物理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解答生活中的现象很有帮助,同时也能让同学们养成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比如在学习速度的过程中通过计算,说明超速行驶所带来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在学习能量守恒的时候,通过对能源的耗散的学习,知道能源是有限的,很多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从而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习惯。通过学习电能的与其他能源的关系,了解电力资源与其它能源的关系,使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四、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动手习惯和操作技能。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形成物理概念和验证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途径,而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的重要前提。实验中操作要求学生耐心细致,这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现象时要细致入微,这会培养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实验多是和他人合作完成,这又培养了小组合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还可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之不断探索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德育工作总结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线全文阅读。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