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速农村依法治理进程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以推进村民自治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为目的。街党工委、办事处积极主动,迅速有序地开展了全街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到小组和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我们具体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以点带面,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全面铺开。我们首先在街章程村、余姚村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村务公开是一项政策性强,法规性强和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一是宣讲政策,重点保障农民“四权”。二是履行程序,完善章程,达到“四民主”、“两公开”。三是打消顾虑,调整思路,促使农村村级干部观念转变。四是释虑解惑,让过去在农村村级经济中的一些遗留问题,通过村民代表会的形式,研究解决方案,并进行村务公开。提高农民参政议政能力,提高村级干部管理水平。
2、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建章立制。为了切实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把推行村务公开与创建示范村的活动紧密结合。对全街的40个村实行同步进行,帮助各村建立相关制度,大大促进了农村村级民主自治,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使农村村级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3、立足农村改革、稳定、发展,切实做到“三结合”、“三服务”。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注重了把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与农村土地延包,税费改革,减负等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为农村各项改革服务。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大局相结合,为农民安居乐业服务。通过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目前已有8个村达标,其余村也基本达标。维护了村民“四权”,保障了村民的“四民主”,实现了农村民主自治的新格局。
四、让学生带法回千家,用法律服务于万户
学生带法回家是我们多年普法工作所创造的宝贵经验。在十多年的普法实践中,我们街普法办与学校紧密配合,采取课堂面授,回家作业,全家答题,人人学法,效果俱佳。我街现有18所小学,4所中学,1所高中。在校学生14800名。其中五年级以上学生6300名。我们根据城镇人口密集的特点,坚持把学生带法回家的活动,作为普法教育的有效途径。
2004年7月,邾城街红旗社区居民袁水清与其两个儿子就家庭房产分割赠予发生纠纷,直至父子关系恶化,家庭矛盾激化。社区干部多次登门做工作,效果不佳。然而,袁水清的儿子袁杰余从学校带回了《继承法》、《民法通则》的有关法律条款,通过家庭祖孙三代人的共同学法答题,使全家人顿开茅塞。两个儿子也明白了其父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赠予决定,同时也欣然接受了父亲的依法赠予,一场接近白热化的家庭纠纷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带法回家的普法形式,使全街千万个家庭学法、用法、守法的风气蔚然成风。
五、“把普法、民调、两劳”紧密结合,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基础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我国一项伟大方略,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长远工程。因此,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始终坚持把普法与民调,“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扭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声有色地开展司法行政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司法行政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1、把普法教育与民事调解有机结合,是向社会宣传法律的最直接途径。近四年多时间以来,我街累计通过直接受案调处和指导基层调处各类民事纠纷3000多件,调处达成协议2960余件,成功率占98%。调处就是向当事人宣讲法律,让当事人对照法律找坐标,在是非面前,依法定论。达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我们近几年处理各类非正常死亡案件16起,而新洲农村的风气是逢丧必闹。当这些案件发生后,我们都是坚持法律学习将双方当事人引导到法律上来认识。通过依法、依理,依情的化解工作,使每一起闹丧案件从相持不下,互不让步,漫天要价,无理苛求,胡搅蛮缠,准备械斗发展到平心静气,围桌而论,相互让步,握手言和,平息事态,维护了一方稳定,弘扬了社会主义法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党支部工作总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依法治街工作总结(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