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占65.2%的人选择业余学习,占9%的人选择全日制,可见更多的失地妇女期望在业余时间来提高自身素质,但却不愿意牺牲大量的工作时间.
总之,尽管许多妇女期望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高的学历以及相应的技能证书,但对于不同的失地妇女而言,学费的来源以及学习的方式则有很大的差异.许多妇女尽管有学习的愿望,但因为自身及家庭的限制不能够真正走进课堂,真正花费时间和金钱来实现愿望.
2,失地妇女诉求政府及社会的建议
对政府决策的建议.各年龄组对于政府方面建议最多的是安排农转非工作,可见就业仍是摆在失地妇女面前一道最大的难题之一.在25-44岁年龄组,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有着自主创业意识,期望使用补偿金来自行创业.
对租地单位的政策建议.有55%的人希望用招工指标置换租地,有45%的人期望租地单位与乡政府合办企业吸收失地妇女就业.
对各级妇联组织的建议.有77%的人希望妇联组织能够举荐失地妇女到各行业服务部门就业,另有18%的人希望妇联组织能够安排失地妇女从事家政服务.这两方面建议尤以35-54岁两个年龄组的妇女所占比例较大.
总之,大多数失地妇女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就业,其中尤以年龄在35岁以上的失地妇女的需求最为强烈.在对于政府及社会的诉求方面,大多数失地妇女希望能够将征地与就业挂钩,在失去土地的同时能获得相应的就业岗位.
五,总结及建议
1,当前京郊失地妇女存在的几点问题
首先,城市化水平提高使郊区妇女的就业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农业不再是主业.使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郊区妇女,尤其是中年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而法制不健全所造成的性别歧视又加重了这一趋势.其结果之一是部分妇女的贫困化.这在无业的失地妇女以及一些单身母亲中显得尤为明显.
其次,观念较保守,一时难以适应新的就业环境要求.一是依赖性较强,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相当一部分失地妇女普遍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寻找就业机会及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就业期望值较高,不能切合自身实际.失地妇女普遍都不考虑自身素质和技能实际,希望找到一份收入高且离家近的工作,不愿外出就业.
再次,自身文化素质,工作技能低,就业信息不畅通.40岁以上的妇女情况更加严重,这些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一技之长,学习能力弱,加之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家务负担较重,因此年龄和技术已成为就业的最大制约因素.另外,急需有关部门有组织的对于失地妇女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活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就职演讲妇女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