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在征地发生后,政府给予的经济补偿及社会保障较低.以户为单位,一次性补偿在千元以下和5000-10000元的户数居多,以我们抽样调查的平均户规模2.58人,人均失地0.35亩来计算,那么人均每亩补偿则非常低.另外,社会保障没有得到普及,大多数只有医疗保险一项,养老保险,生活救济等比例极低,难以解决失地的后顾之忧.从失地妇女来看,未就业者大都依靠丈夫供养,有68%的家庭有失业的劳动力,家庭生活状况堪忧.
三,当前失地妇女再就业心态
在所调查的失地妇女中,表示愿意再就业的占96%.从原因上来看,因为想增加收入愿意再就业的占有再就业意愿妇女的76%;因为家务事多不愿意再就业的占不愿再就业妇女的52.3%,不愿意再就业的妇女中45-54岁的中年妇女占一半以上.
1,愿意再就业的失地妇女的人均土地及纯收入情况
愿意再就业的妇女中没有土地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4.6%,有一亩以上的仅占12.7%;收入方面来看,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7.44%,人均收入1万元以上的仅有5.57%.
2,愿意再就业的失地妇女的求职心态
(1)愿意再就业妇女的择业意向
愿意选择就业行业的占总数的94%,其中有62.62%的失地妇女选择了商业服务业;21.64%的失地妇女选择了工业;有15.74%的妇女仍选择农业;相应的在选择职业方面,选择第一职业是商业工作人员的有26.06%,选择服务人员的为21.75%.
(2)选择企业性质和用工形式意向
从选择的企业性质来看,选择了公有制企业的占全部被调查妇女的53%,选择去私人企业的占8%;从用工形式希望是合同工的占70%,约有20%选择临时工.
(3)从选择就业地区意向
选择本乡镇村就业的占52%,选择本区县就业的占31%,选择在本市工作占17%.从年龄看,选择本乡镇,本区县工作的妇女多发生在后两个年龄组,16-34岁年龄组选择本市工作的较多.
(4)期望的工资收入
受教育程度和期望月收入呈正相关的关系.学历越高希望的月收入就越高.占42%的失地妇女选择500元左右的月收入,占41.6%的失地妇女选择千元左右的月收入.
小结:
首先,大部分失地未就业妇女有再就业意愿,希望增加收入.年龄越高学历越低的妇女越倾向于不选择就业,这与她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年龄和学历劣势有关.
其次,在选择再就业时,失地妇女就业观念较保守,但已开始趋向转变.多数妇女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如希望到公有制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期望成为商业服务业的工作人员.这种观念的转变也反映了失地妇女再就业的迫切心情.多数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增强,如对于社会保障各项福利的期望等.
最后,失地妇女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尤其是年龄偏大的妇女不希望离开本乡镇村,只想就近择业,同时月工资收入又期望要到千元左右.这对于刚刚开始步入城镇化建设的农村地区有一定难度.
四,失地妇女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以及诉求社会帮助的建议1,失地妇女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设想
调查显示,大多数妇女认为提高素质是为了有助于自己就业,因此必须学习文化知识.从期望达到的文化程度来看:期望能够高中或中专毕业占53%;期望大专毕业占29%;期望初中毕业占12%;期望大本毕业占6%.年龄偏低的女性期望取得的学历越高.
失地妇女对于通过业务培训取得技能证书方面,也存在差异.被调查人数的70%希望取得求职上岗证书,其中高年龄组妇女更多的是期望获得求职上岗证书,而低年龄组的妇女则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技能,包括电脑,外语,甚至有10%的人希望取得中级职称.
在学费来源方面,收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45.67%的人期望免费获取学习经历,其中有60.51%的妇女收入在3000元以下;也有43.25%的妇女认为可以自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就职演讲妇女现状及发展对策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