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知识产权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民营企业.2002年春天,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连续遭遇"知识产权"的伏击,先是DVD厂家在欧盟被扣货,跨国公司飞利浦拦路收取专利费.其理由是中国企业使用了飞利浦的专利而未付专利费.虽然人家早在1999年6月就已经发出过通知,要求生产厂家购买专利使用权,但国内企业未在意.中国入世后,对方就采取了扣货行动,使国内企业措手不及.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1月17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诉天津港田集团公司,天津港田发动机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商标侵权案,诉讼标的3000万元.这是我国入世以来最大的一起知识产权案.然后,日本摩托车企业联合代表团来华"打假"."打假团"包括本田,雅马哈,铃木,川崎重工等,他们在北京拜会国家经贸委,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等与打假有关的中国政府部门,并向中方递交了大量指控中国同行侵权的材料.日方提交中国的材料称: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年生产的大约1100万辆摩托车中的近900万辆是盗版日方产品,其中200万辆出口到亚洲各国,有的仅仅把日本产品换个商标而已.力帆,隆鑫,宗申,中国最大的从事摩托车生产的民营企业均在调查之列.
这是中国经济在转轨中遗留下来的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以民营企业20多年的历史,和国有企业相比,技术积累和开发能力薄弱,只能普遍仿制国外的产品打开市场.而仿制别人的产品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早就引起外国企业的注意,中国入世使对方终于等到了机会.
银行贷款难仍然是绝大部分民营企业面临得一个最头痛,最现实,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民营企业短期资金来源中的50%依*银行贷款.贷款的方式以抵押,担保为主,信用贷款非常少.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中长期贷款仅占民营企业贷款的5%,只能弥补流动资金缺口.但民营企业非常需要长期限的资金,以进行技术改造和厂房设施建设.许多企业为了发展,往往不得已动用流动资金来搞技改和基建,结果加剧了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为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一份调查资料清楚显示: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我融资.分阶段看,初创时的启动资金有90%以上来自资金持有者,合伙人以及他们的家庭,后继投资中至少62%的资金依*业主自有资金或企业的前期利润.平均而言,中国商业银行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相对较小,只有29%的民营企业在前5年中得到了有保障的贷款.
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我们国家的银行体系来说,在我们国家,企业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与市场经济国家的关系完全颠倒了:企业围着商业银行转,要贷款,还不还并不重要;商业银行围着中央银行转,要再贷款;中央银行发钞票满足贷款需求却不能造成通货膨胀.反正大家都围着"领导"转."官本位"是其最明显的特征.
银行为什么不愿意贷款给民营企业的原因也很简单.银行依然是国有企业,它对国有企业发放贷款即使出现了坏帐,政府会出台"改革措施"比如成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等形式替银行的错误决策买单.但是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则未必能享受相应的待遇.而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如果出现了坏帐,则有"贷款终身责任制"悬在信贷员的头顶.所以国有银行一般都不愿意对私有企业发放贷款.除非民营企业能按照某种"潜规则"来与国有银行有权决策者达成交易.而之所以被称为"潜规则"正是因为它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其中的奥妙.那种另类的人,不遵守银企之间的潜规则,不买银行的帐,比如说孙大午,他的事业只能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孙大午不愿跟"公家人"合作共事,是因为他不愿看人家的眼色.2000年,孙大午发展1000亩的葡萄园,需要贷款600万.当时,大午集团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劝孙大午走走后门,孙大午被说服了,给一家信贷机构的老板送去了1万元,但是,1万元没办成事,孙很气愤,非要将这1万块要回来,最后要回了6000元.从此之后,孙再也不跟这家信贷机构做任何关系疏通.当然此后,大午集团也断了这条贷款财路.走投无路之下,民营企业老板们只好走民间融资这一险棋,于是又牵出"孙大午非法集资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就职演讲中国民营企业考察报告(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