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世博会的史册,人们又惊喜地发现上面多了一个值得回味的新纪录——共有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展上海世博会,国际参展方数量创下历史之最。
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总代表德尔克鲁瓦认为:“在这样一个关口登上世博会大舞台,无疑表明自己会抢占下一轮增长的先机。”
这是一次深刻的激荡和启迪——世博会的举办充分展示可持续发展理念,必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你能想象出,一幢建筑穿上“裙子”会是怎样吗?
西班牙人给了我们最美的诠释,他们让弗拉门戈的裙摆在上海滩舞动起来……
作为建筑史上第一座用藤板为建筑材料的设计,西班牙馆的创意独特而大胆。场馆外墙的藤板全部手工编成,馆内以竹子和半透明的纸为装饰材料。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看到,世博会与世界的进步息息相关,世博会的理念与人类的发展如影相随。而今天,上海世博会倡导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蕴涵在每一个细节之中——
日本馆“紫蚕岛”,外披一层透光薄膜,可吸收太阳能用于夜间发光;
德国“汉堡之家”案例,用上了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无需外输电,也不用空调暖气,室内始终保持25℃恒温;
美国馆的“屋顶城市农场”,将有机垃圾置于屋顶,冬天供暖产生的热能,促进废物分解成土壤,可以种草养花……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核扩散、城市化浪潮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充分展示人类从高碳文明向低碳文明螺旋式上升的艰难探索,城市化浪潮与低碳化努力相互依存的复杂博弈。
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的中国,正在努力探寻着一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这是一次人类在新的平台上的对话,与世界各国最新环保理念和前沿科技成果比肩而立的,是中国对“未来低碳生活”的巧思妙构——
世博中心正南面的双层玻璃幕墙,暗藏金属丝网和惰性气体,实现遮阳保温的良好平衡;城市最佳实践区里,“沪上·生态家”屋顶的“追光百叶”,自动跟踪太阳方位,实现遮阳照明多种功能;世博轴下面的250公里长管道,因地制宜,引入横贯园区的浦江水,天然循环的“空调”使整个通道冬暖夏凉……
在这里,隐含着人类用行动改变生活方式,用智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用生态理念处理城市发展的一大步。这种新的探索恰恰与近40年来历届世界博览会的主题一拍即合,也为世界未来发展带来了发人深省的宝贵启示。
转型中的中国,探索未来发展之路,需要借鉴全球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更是人类的共同憧憬,它呼唤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呼唤着人类携手共探科学发展之路,它的背后是每一名地球人所应承担起的“地球责任”。
世博会曾是中国眺望西方的望远镜,中国人从中感受现代文明无坚不摧的力量,目测与世界的遥远距离。
而今,辗转一个半世纪后交付于中国手中的世博会,是光荣的使命,也是生动的课堂。在这个课堂上,城市学着如何成长,国家学着如何强壮。
这是一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美好家园——中国举办世博会是对“和谐世界”理念的一次巨大推进
“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街区的一栋简易房,红红蓝蓝的一片格外惹人注目。这几天,一直有几位学生在忙着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墙上涂抹得更加鲜明。
4月25日,由于园区工程接近尾声,实践区的总策划师唐子来特意跑过来看看情况。上海同济大学的学生徐嘉康摘下防毒面具,把队员们叫过来和唐子来合了一张影,因为没有唐子来,他们也就没有机会把“涂鸦艺术”第一次搬进举世瞩目的世博园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爱国演讲追赶时代的脚步--献给2010年上海世博会(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