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指导工作,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为重庆发展把脉定向,提出“一个目标”“两点定位”“四个扎实”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推动重庆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指明了方向。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寄托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描绘了重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扬鞭奋蹄、埋头苦干,扎实做好重庆各项工作,向党中央、向历史、向全市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始终紧扣“一个目标”,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个目标”,即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期望,也是激励3300万重庆人民团结奋进的源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第二个百年奋斗愿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按照中央既定要求,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部署,既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放眼更长远发展,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更好地把重庆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推向前进。
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经过直辖20年不懈努力,巴渝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GDP增速、人均GDP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水平等几个反映全面小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看,重庆在中西部18个省市中都居于前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到了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覆盖的领域、人口、区域要全面,要着眼解决既是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又是惠及长远战略需要的突出矛盾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齐步走”,不等于所有区县、乡镇、村同步前进,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梯次推进,鼓励各地立足实际差异发展、加快发展。必须看到的是,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距大,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经济总量不够大、结构不够优,区域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保障改善民生和城乡社会治理任务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再接再厉、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面向未来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际,就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开启之时。在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我们要思考和谋划好更长远发展要求。党代会报告提出力争到2030年前后,初步建成繁荣发展、包容开放、人文荟萃、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是重庆中长期发展愿景,“繁荣发展”体现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包容开放”体现的是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人文荟萃”体现的是文化软实力,“充满活力”体现的是发展潜力、发展后劲、发展活力。归结起来,就是要着眼在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基础上,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从物质、精神、制度等层面全面推进现代化,推动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各方面统筹协调、持续提升,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牢牢把握“两点定位”,在服务全局中审视、发展、提升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点定位”,赋予了重庆新的重要使命和历史责任,体现了党中央对重庆的新期待、新要求,必须牢牢把握。
“两点定位”标明了重庆发展新坐标。“两点定位”把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功能和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的作用统一起来,把重庆的发展需求与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大格局的深刻变化统一起来,更加突出重庆在全国“一盘棋”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强调重庆的战略性、枢纽性、综合性作用,深刻阐释了重庆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标明了重庆发展新坐标、新方向。重庆位于我国内陆西南部和长江上游,西牵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挽长江经济带、南接中缅孟印经济走廊,通过长江黄金水道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连,处于多个经济区域的交汇点,具有承东启西、牵引南北的独特作用,是国家向东向西向南开放的重要节点。近年来,重庆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经济始终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这些优势和特点,共同支撑起重庆“独特而重要”作用,为实现“两点定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两点定位”为指引,落实好党代会确定的定位目标。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必须立足战略定位、把握综合定位、细化功能定位。“两点定位”作为战略定位,在党代会报告确定的“1+1+6”定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统揽和引领作用。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是综合定位,是在结合重庆市情特征和国家赋予使命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目标。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内陆开放高地和美丽山水城市等功能定位,是重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战略定位、综合定位的路径选择和重要举措。综合定位和6个功能定位,既是对“两点定位”的细化、具体化,也是对“两点定位”的具体落实和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准确把握“两点定位”要求,就牵住了落实“1+1+6”定位目标的“牛鼻子”。
积极融入和更好服务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落实“两点定位”要求,必须把握机遇、积极作为,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把战略机遇变成发展动能,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构建便捷畅通的对外交通通道,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综合运输大通道,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加快向东向西向南的大通道建设,强化五大功能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形成内畅外联、高效便捷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以成渝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沿线、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为合作重点,以市场衔接、政策互惠、产业协作、人才交流等为纽带,不断增强国际国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推进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跨区域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生态风险联防联控等机制,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在加快建设经济共同体的同时打造好生态共同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秘书基础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解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决胜全面小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