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目标:
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
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学习、理解内容: 1、师:“谁能来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内容?” A、请2名学生读 B、生评议 2、师:“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 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
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三、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1、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 2、请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
3、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样对吗? 小结: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四、举例说明:
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 1、提问: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 3、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关心自己的父母? 五、家庭作业:
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
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
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教学反思:
《弟子规》入则孝(2)
教学目标:
1、把为人做事的道理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品德要从小事培养起来。
3、使小朋友明白,自己有规劝亲人的义务。
教学重点:
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明白自己对亲人有规劝亲人的义务。
教学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品德的故事,我们做人的品德不只关系到自己,也关系到亲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入则孝”的第5段,来看看我们平时应怎么帮助亲人、规劝亲人。 二、初读文,解答疑难字词。
1、自渎一遍这一段文字,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共同来交流学习。 2、解答疑难字词。
三、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亲有过谏使更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父母亲改正. (二)「怡吾色柔吾声」:
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怡悦,话语要柔顺平和. (三)「谏不入悦复谏」:
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就要等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 (四)「号泣随挞无怨」:
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於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遭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补充故事
1.李世民军营夜哭:
唐太宗年轻时候随父亲李渊南征北讨,一次战役中父亲因战争失利决定退回太原,李世民劝谏父亲军队不可后退,否则士兵会四处逃散,敌军也会乘机攻击.李渊不采纳儿子的建议,当天晚上,李世民在军营外面大哭,李渊出去探看,李世民做最后一次的劝谏,并且分析利害得失,李渊终於接受儿子的进谏,停止撤军的行动. 2.魏徵劝谏:
唐太宗在位期间广纳谏言,政绩显赫,史称「贞观之治」.其中最有名的谏臣就是魏徵,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徵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鹞鹰藏在怀中,魏徵故意上奏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由此可见魏徵行不言之谏的用心.唐太宗在魏徵去逝后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引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幼小课堂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