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课件得出:1角=10分 (板书) 生1:我没见过1分钱的硬币。
生2:我见过,我还见过2分的、5分的,是我奶奶送给我的。现在这些钱已经不用了。
〖评析:教师一改传统教学进率的做法,通过创设学生去“1元店”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领悟 1元=10角,并通过不同付款策略的交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多角度、多侧面地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角=10分不是教学重点,一带而过。〗
3.帮小朋友买文具
师:老师刚才在“小精灵”文具店见到了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她想用2元钱买一些文具,你们能帮帮她吗?(课件出示如下文具价格: 2元钱能买哪些文具?)
橡皮 1元 尺子 1元2角 铅笔 5角 卷笔刀 1元5角 练习本 7角 自动铅笔 1元8角 文具盒 2元9角 水彩笔 5元6角 师:请小朋友们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想好了举手回答。 (小朋友们马上举起了小手。)
生1:可买两块橡皮,正好把2元用完。 师:请你上台来把文具拿到购物车上。
(学生在课件上拖动文具,如果选择的是2元能买到的文具,文具可拖拉到购物车上,否则自动弹回货架。)
生2:可买1个卷笔刀和一枝铅笔。(小朋友演示课件,通过课件进行反馈。) 生3:可买1把尺子和1本练习本。(小朋友演示课件,通过课件进行反馈。) 生4:买一块橡皮和两枝铅笔。(小朋友演示课件,通过课件进行反馈。)
〖评析:帮助别人是小朋友们最乐意做的事情,通过帮助一位小朋友买文具,让学生掌握有关人民币清点和简单换算。课件可反馈学生做得对不对,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
二、分组购买文具,解决实际问题。
1.购物前的准备
师:小朋友们已帮小同学买到了她喜欢的文具,那么你们想不想去买你喜欢的文具呢?
生:想!
师:你们都想买文具,可只有我这一个售货员不够,下面我要在每组招聘一名售货员。
生:我来,我来!
师:你们说当售货员要具备什么条件?
生1:会认钱,会算很多货物的总钱数,会给顾客找钱。 生2:服务态度要好。 师:哪些小朋友愿意报名?
(很多小朋友都举起了手,小朋友们推选出各组售货员,师指定其坐在特定的位置。) 师:除了售货员外,其他小朋友就是买文具的顾客。作为顾客,在购物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1:讲文明、有礼貌。 生:要说“请”、“谢谢”!
生:不要大声喧哗,付钱时要排队不要插队。 2.分组购买文具
师:接下来在每个组都设立一个文具柜。请每个柜台的售货员依次到讲台前来拿货架及商品。
(各组快速布置小文具店)
师:下面开始自由购物,大家可到各个文具柜购物。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分组购买文具,教师关注学生买卖中出现的问题,并充当小顾客到各个专柜去买文具。十分钟后结束自由购物。
课件演示:(文具店关门)“各位顾客,‘小精灵’文具店今天停止营业的时间已经到了”。
各组学生陆续坐好,购物后的欣喜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评析: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新世纪版的教材,都十分强调数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本环节模拟了一个真实的购物环境,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而且对“售货员”、“顾客”都提出了要求,人人参与到购物这一个真实的任务环境中。学生的认知过程融入一种氛围、一种亲身的体验与感受中,让学生自己完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的过程,把已经建立的数学模型加以运用。〗
三、活动后的思考
师:开业的第一天,“小精灵”文具店的生意真红火,小朋友们也都买到了自己满意的文具。现在请“售货员”和“小顾客”说说,经过刚才买文具的过程,你们有什么体会?遇到或发现了什么问题?把你购物的经验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1:当售货员真累,要不停地跟顾客说话。
生2:我们组的售货员不会找钱,我给他1张5元1张2元,买5元8角的笔,他不知该找我多少钱,后来还是我算出来的。
生3:有一个文具上写着¥2.50,是什么意思?(学生边说边举起了这件文具) 师:请拿过来,让大家看看(师把这件文具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这是什么意思? 生4:这是标的价格,表示这件文具的价格是2元5角。 师:商品的标价除了可以写成几元几角,还可写成这种形式。 生5:港币有1000元的,人民币有没有1000元的? 生6:没有,以后可能会有。 生7:购物过程中要识别假币。
生8:只有100元的、50元的才有假币,小票没假币。
生9(很激动地)不对,我听爸爸说1元硬币有很多是假的,我还见过,比真的要轻。
师:万一遇到假币,我们要交给银行销毁,防止坏人用它骗人。 生10:给钱、找钱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不然就会把钱撕破的。
生11: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随便在上面图画、写字,不要把它弄脏了。 ……
师:我还提醒小朋友们,要注意卫生,使用钱后要洗手。刚才小朋友们谈得很好,在日常的购物中还有很多的学问呢,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跟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场购物时,要留心观察,多动脑筋思考,做一个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好学生。
〖评析:在课的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反思,自然地进行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而且这里的反思还将课堂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既有利于引导学生的生活交往,又有利于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拓宽深化,进一步发展学生实践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
1.尊重、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不同地区,不同环 境的学生对于同一教材的适用程度是不一样的,因而教师要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在上《 买文具》这课之前,考虑到深圳学生平时常有零花钱,节日里常逛街,对于小数目的钱,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于是对于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教师不想费太多口舌,而是直接进入购物付钱的环节,让学生快乐展示自我。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生活经验丰富的学生过了付钱关,生活经验不足的学生过了认币关,可谓一箭双雕。
2.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创设形式多样、内容关联、自然紧凑的活动,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感悟数学知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回归生活。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挖掘数学的“应用性”,设计了一系列的“购物”活动。以“购物”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激励学生探索。本节课有效地创设“限时抢购”、“1元店”、“帮小朋友买文具”、“全班同学集体购物”等情景,将数学知识置身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数学应用意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幼小课堂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买文具》教学实录与评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