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杨建中,王启富,黄正东.等.组合曲面的粗加工刀轨算法[J].计算
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6,18(2):295-301.[2]Choi
ning
B
K,JunCS.Ball—end
cutter
interferenceavoidance
inNCmachi-
ofsculpturedsurfacⅪ'¥[J].Comput-AidedDesign,1989,21(6):
37l一378.
[3]刘怀兰,周艳红,周济.自由曲面NC加工无干涉刀具轨迹生成[J].
中国机械1=程,1996,7(3):47~49,59—60.
[4]囝光荣,朱心雄,白俊涛,等.数控加工中等高线刀具轨迹的生成
[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29(7):611—615.
[5]何雪明,张荣,李成刚,等.带角圆柱铣刀对自由瞄面3轴NC加工的
刀具干涉检测[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24(10):1209-1213.[6]同光荣.基于留量模型的数控加工[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结语
本文分析了数控仿真刀具干涉验证的优点及类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后置处理前的数据仿真刀具干涉验证的计算方法;通过构建数控加工仿真模型,给出了毛坯仿真针与常用刀具平移扫掠体求交的运算公式,以及根据交点进行仿真干涉判断的方法。该算法简单容易实现,可以检验刀位轨迹的正确性,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上接第27页)
2001.
第一作者:李艳霞,女,1964年生,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数控技术应用、CAD/CAM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编辑孙德茂)
(收稿13期:2010—05一07)
文章编号:10808
如果您想发表对本文的看法。请将文章编号填入读者意见调查表中的相应位置。
[4]DomenicoUmbrello。Finiteelement
speedmachiningofTi6A14V
simulation
ofconventionalandhi【sh
alloy[J],JoumalofMaterialsProcessing
4结语
(1)本文基于J-C材料本构模型建立了单颗磨粒磨削加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更新的拉格朗日法和网格自适应技术成功的模拟了外圆磨削gOCr钢加工过程。
(2)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磨削加工过程,分析磨削弧区最高温度的变化情况,减少研究中试切的实验次数,提高研究效率,降低研究成本,为实现对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3)分析了砂轮磨削工件过程中,磨削弧区温度和热流的变化规律,沿着磨削弧区方向,温度和热流从磨粒切入端到切出端呈现非线性的先增大,大约在接触弧区中心达到最大值,然后缓慢减小。
(4)分析了不同砂轮线速度下,磨削弧区最高温度的变化情况,温度随着砂轮线速度的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高速磨削可以有效地防止工件烧伤。
参考文献
[1]陆名彰,熊万里.黄红武,等.超高速磨削技术的发展及其主要相关
技术[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5):44-48.
[2]KLOCKEF,BRINKSMEIERE,EVANSC,etal.High-speedgrinding
fundament
Ms
Technology,2008,196(1-3):79-87.
[5]邓文君,夏伟,周照耀.有限无法在切削加工过程分析中的应用[J].
工具技术。2004,38(11):20.[6]bu
x
B,ZhangB.Effect
8
ofGrindingProcess
on
ResidualStressesin
NanostructuredCeramic
Coatings[J].Journal
of
MaterialsScience,
2002,37(15):3229-3239.
[7]HrdiH,Hassanz,Jean-MichelB.ResidualStressesComputation
Grinding
in
a
Process[J].Journalof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4,147(3):277-285.
[8]STRENKOWSKIJS,SHIHAJ,LINJc.Ananalyticalfiniteelement
modelfor
predieingthree—dimensional
tool
forcesandchipflow[J].1Il—
temationalJournalof
731.
Machine‰l&Manufacture,2002,42(6):723-
[9]明兴祖,严宏志,陈书涵,等.3D力热耦合磨齿模型与数值分析[J].
机械工程学报.2008,44(5):17—24.
[10]李传明,王向丽,闰华军.DEFORM5.03金属成型有限元分析实例
指导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1]曾正明.机械工程材料手册(金属材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3.
第一作者:沈琳燕,女,1984年生,硕士生,主要从事磨削机理研究。
(编辑谭弘颖)
(收稿日期:2009—12—14)
文章编号:10807
如果您想发表对本文的看法。请将文章编号填入读者意见调查表中的相应位置。
and
state
ofthe
artin
Europe[J].Japanand
theUSA.
AnfialsoftheCIRP.1997。46(2):715-724.
[3]李伯民,赵波.现代磨削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9-
枷型鲁笔等
\~一,,,‘ulu}_O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学习基于Deform+3D的高速超高速磨削温度的仿真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